APP下载

江苏省特色体育项目的培育与成长

2016-11-27孟文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013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江苏省特色

孟文砚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013)



江苏省特色体育项目的培育与成长

孟文砚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210013)

编者按:为了贯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探索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特色课程建设路径,进一步整合力量,推进江苏省体育教学改革和教研工作,2015年12月28-29日,“2015年江苏省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江苏省南通市竹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从三门球社团专项教学展示,到六节三门球教学展示,再到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孟文砚教授的总结报告等不同活动环节,均以特色体育项目——三门球为主线展开,为了更好地呈现本次活动,同时基于江苏省体育特色课程建设个案,推动各地特色体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交流,本刊针对三门球运动教育价值及教学实施进行了组稿,同时特约江苏省体育教研员孟文砚教授介绍了江苏省特色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路、实践及展望,敬请关注!同时,也期望广大读者能够根据当地的创新实践积极撰稿投稿。

一、认识与探究

(一)特色体育项目的内涵

特色是指一个事物独有的、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其基本含义是与众不同、特别出色。特色体育项目则是指学校在体育领域的某一方面有其独特创意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的某一项目。

(二)特色体育项目的形成

特色体育项目的形成是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孕育的基础建立在学校规范的教学行为和创新的教育氛围上,而它诞生的条件取决于学校教育的内外环境、教育资源、师生需求、领导决策以及学校相应的凝聚力、执行力和影响力。一旦具备了上述条件,则经过选择与培育、组织与发展、完善与提高日渐趋于成熟,这时这一特色体育项目就成为学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一张名片,进而成为该校校园文化的优秀传统。

(三)特色体育项目的特征

1.全员共创。特色体育项目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拍脑袋的产物,也不是某个项目的运动队捧回几个奖杯就能称之为特色体育项目,特色体育项目是在一种创新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环境分析、资源分析、师生需求和能力分析,由该地区或该学校全体成员参与的体育实践活动。最终应成为广大师生所认同的体育文化和体育传统。

2.可持续发展。特色体育项目的培育不是“一时兴起”,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坚持不懈地努力,是通过选择与孕育、组织与发展、完善与提高逐步形成的。

3.基于规范的独特。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的基础是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规范。没有规范,试图以某一特色体育项目来一美遮百丑是行不通的。而体育教学规范的重建,一是要以国家相关教育法规为准绳,因此我们要研读现行课程标准、研究教材;二是要以一切为了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对原有教学规范进行反思,并在总结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三是要发挥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主人的主体地位,变“要我规范”为“我要规范”。

4.文化传承。体育要回归教育,体育教学要融入教育,要将特色体育项目的发展上升到校园文化的层面,才能传承下来,才能成为优秀传统。不能把所谓的“特色”集中于少数学生,而要真正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形成一种“课程文化”,持续地影响和促进一批又一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四)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建设的意义

1.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5年2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发展振兴足球事业关键是把路子走对,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注重打好群众基础、夯实人才根基,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要让校园足球、新型足球学校、职业俱乐部、社会足球等各种培养途径衔接贯通,使足球事业发展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2.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现行课程标准“关注差异”的理念和“三级管理”的要求,为学校特色建设提供内涵发展的空间和展示舞台。

3.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建设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抓手。特色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其良好的运动习惯的养成,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启示和引导的平台。

4.开展特色体育项目是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南通市竹行小学朱军校长说:“只会教人考试的学校,绝不是一个好学校”。好学校必须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去成全儿童的个性化成长。好学校必须具有唤醒儿童“自我系统”的力量,他认为体育特色项目可以成为撬动全局的支点。因此,他和全体师生正在努力让学校体育教学从有特点抵近有特色,进而这特色最终转变为儿童的人生底色。

二、实践与探索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江苏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为各地区和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加上不少学校校长的远见卓识和教师的创新意识,江苏的特色体育项目培育和成长的态势良好。

(一)江苏省特色体育项目简介

1.地理环境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过去江苏省里下河地区生活在船上的水上人家很多,水性也很好。淮阴师范附小选择游泳作为特色体育项目,学校有游泳馆,开设游泳课,师生人人会游泳。

2.历史传承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江苏省徐州铜山区的排球历史悠久,从武云飞老师开始到他的后任石冰冰,一脉相承。这既来自武云飞老师及其团队的努力,更来自铜山区即原铜山县领导班子一如既往的重视和支持。

3.领军人物带领大家孕育的特色体育项目。江苏省徐州市大彭实验小学伍勤副校长主持的武术特色项目给英国来访的普尔先生很大的惊喜,次年普尔先生带领英国艾塞克斯郡的电视台再次来访,通过电视将该校的武术特色介绍给英国人民。

南京钓鱼台小学袁方校长主持的“武术梅花拳”,针对秦淮河畔学生比较柔弱的体魄和性格,以“武德”教育和“尚武”文化,建构“武术梅花拳”特色体育校本课程,让学生面貌和学校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变。

4.课程改革中涌现的特色体育项目。南京市五塘小学的《童谣操》是体育与德育、语文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奇葩,这套操展示了小学生“上学”、“进校”、“早读”、“晨扫”、“上操”、“上课”、“午休”、“放学”的快乐校园生活,贴近小学生实际,富有童趣,深受学生喜爱。由综合课程引发的特色体育项目还有扬州市大仪小学的“弟子规健身操”、无锡市兰亭小学的“书法操”、南京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的“科技体育”等,另外课改中还涌现出“花样跳绳”、“抖空竹”、“独轮车”等特色体育项目,这些课改中创生的特色体育项目尽管不少还处于萌芽状态,但已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相信离“万物生长”、“百花齐放”已经不远。

5.与高校或体育局合作培育的特色体育项目。江苏省盐城市实验小学与体育局业余体校合作,由俞向阳副校长领衔培育的“校园足球”特色体育项目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在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张元文教授的指导下,由无锡市羊尖实验小学书记、校长奚彬领衔的少儿篮球特色体育项目,参加了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少儿篮球适宜形式研究》的研究,并出版了小学篮球校本教材。

6.省教研室推广的特色体育项目。江苏省已有15个实验学校正创建少儿趣味田径特色学校,另外有30多个实验学校正创建三门球特色学校。

(二)江苏省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的路径和方法

以三门球为例,简要地谈一谈江苏省培育特色体育项目的路径和方法。

三门球的发源地为南通市海安县,该县历年来高考成绩均名列全省前茅,其中折射出的既有智力竞争的优势,又有单打独斗的不足。以刘瑞武为首的体育工作者在探讨素质教育“突破口”的过程中,研发出以团队合作和智力竞争为特点的“三门球”。省教研室适时地进行引导,将单纯的三门球比赛引进课堂,成为江苏一大特色体育项目,并被写进《课标》,在培育三门球特色项目上做了以下七项工作:

1.举办讲座和校长座谈会,宣传三门球运动的特色。

2.举办三门球技战术培训,培养三门球运动的骨干。

3.组织三门球联赛,扩大参与面。

4.建立三门球运动实验学校,进行三门球教学研究。

5.编写校本三门球教材及教辅,把三门球教学纳入课程。

6.进行“特色体育项目的校本开发与行动研究”等课题研究,探寻理论支撑。

7.组织端午体育嘉年华,将三门球运动上升到文化层面。

2015年12月下旬全省在南通市竹行小学举办了江苏省小学体育特色课程教学研讨会,会上我们聆听了竹行小学朱军校长的主题报告,观摩了六节“三门球”实践课和一节“三门球诀”文化课,观看了该校的专项教学展示、社团活动展示和文艺节目展演,聆听了山东财经大学刘旻航教授“三门球的文化价值”和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特级教师施建平副所长“关注孩子的一生—情境教育的核心理念”等两个讲座。从这次研讨活动来看,三门球特色项目的研究开发和三门球课题的推广、应用正在向纵深发展,势头是良好的,它体现了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性和综合性,彰显了学校体育的文化价值,因此,江苏培育三门球特色课程并推动它不断成长的做法是可行的、可推广的。

笔者认为特色体育项目的培育与成长要以创新特色项目校本教研为抓手,以挖掘特色项目的教育价值为重点,以特色项目的有效教学、趣味教学为主线,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主旨,从而形成学校的特色体育文化,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五点:

第一,创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环境,加强育人情境、民主氛围、专业特色、教研载体的建设,形成充分展现科学理念、体育特质和文化品味的特色体育教学和教研环境。

第二,突出特色体育项目的校本课程开发。根据学校历史沿革、校园文化、师资力量、学生来源、场地器材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发展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并建构与之相适应的特色课程。

第三,建设师生共同发展的平台,大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以理论支撑特色,以特色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

第四,开发富有学校特色的课程资源,为不同基础、不同学习潜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学练的选择和帮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第五,形成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实践创新为动力、师生共同发展为主旨的运行机制,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合作学练和创新实践的路径,让学生成为体育特色课程的受益者。

孟文砚,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处级调研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体育教研员,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体育卫生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教研工作部副主任委员,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理事。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苏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多次参加教育部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及由中国教师教育网主办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开发和视频课程录制工作,出版《有效的教学技能(中小学体育)》等专著4部,主持编写《小学体育与健康》读本和教师备课用书《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教学设计探微——初中体育教师备课用书》《探究体育课堂的奥秘》等教学用书,近年来在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江苏省特色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小学校开展民俗体育项目面临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
江苏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选送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