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社会与节约型社会关系研究

2016-11-27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节约型节约消费

李 凡

辽宁社会科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生态社会与节约型社会关系研究

李 凡

辽宁社会科学院 辽宁沈阳 110000

中国社会自转型以来,生态问题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这与中国当前的时代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当下,中国正处于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因此现代性特征表现得异常突出。理性主义的思维观念、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以及消费至上的生活态度成为人们主导地位的思想。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重新审视、评价现代性成为了人们的主题。因此,当下中国表现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并存、生态思潮与消费主义并立的特征。这也给当下中国提出了一系列难题。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仅包括如何克服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立一个生态友好的社会,还包括如何在构建生态社会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可持续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包括建立一个节约型社会。

那么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呢?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学界的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大类。

第一类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主要强调消费型节约。有学者指出,勤俭节约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传统美德被大多数人遗忘了,追求高级消费、奢侈消费成为了主流意识;炫耀富有成为了一种消费时尚。因此有必要找回我们的传统美德,建立节约型社会。

第二类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应该强调生产型节约。《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6月刊登的题为“节约不是限制消费”一文中写道:“‘一个铜板掰两半花’的理财方式,是一种在物质财富匮乏,生活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人们不得不采取的生活态度或者说是生存方式。因而,那种节约是产品的节约,是对消费的闲置式节约。如今,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传统的节约精神仍然需要,但节约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消费不仅不应限制,反而应该受到鼓励。”

第三类认为节约型社会既要重视生产节约,也要重视消费节约。有学者提出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项措施,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性资源或再生周期长的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加工的投入产出率和已利用资源的循环消费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

第四类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包括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有学者指出节约型社会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

第五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是一种动态最优化社会。也就是说,节约型社会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种静态最优化的社会,因为它需要的是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联合动态最小化,而不仅仅是生产成本最小化或交易成本最小化。

最后一种观点认为,节约型社会分位5个方面:资源节约型农业、资源节约型工业、资源节约型服务业、资源节约型城市和资源节约型政府。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笔者认为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的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和资源节约型体系。资源节约的观念是指人们从节省的原则出发,克服浪费,合理利用资源。资源节约型主体包括资源节约型政府、资源节约型社会团体、资源节约型企业、资源节约型家庭等等。资源节约型制度是指约束和规范人们合理使用资源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有关的道德规范等等。资源节约型体制包括资源节约型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法律体制等。资源节约型机制是资源节约型制度、体制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互为关联、彼此约束的各种机能的总和。资源节约型体系包括以产业为标准划分的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和战略资源节约型体系。

节约型社会的构建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马克思在《货比论》中说:“节省时间以及在各个生产部门中有计划地分配劳动时间,就成了以集体生产为基础的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是极其高级的规律。但这和用劳动时间来测定交换价值(劳动或劳动产品)有本质的区别。”劳动时间的节省与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将劳动时间的节约规律视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

节约型社会是人们自觉遵守节约原则,进行经济活动,实现资源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社会。节约型社会和生态社会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节约型社会就是根据人们的实际需要,合理调节生产与消费的比例,使资源实现最优化配置,这样就能有力避免在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出现的社会生产盲目性所导致的比例失调造成的浪费。而且节约型社会就是人们在生产、流通、分配、交换、消费等化解中以最低的资源浪费,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的。这样就能避免产品高成本、低效益、低质量造成的浪费,对于有限的资源是一种保护。

节约型社会不仅包括经济层面,也包括文化方面,也就是指理论、文学、艺术等各种以观念形态形式存在的上层建筑。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要有坚实的理论为基础并作为人们生活生产的指导。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离不开人们的理念。只有将生态社会的构建为己任,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时刻放在心中,才能致力于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社会。

可见,节约型社会就是使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能够合理使用和充分利用的社会。对资源的合理使用,就是要物尽其能,让每一个环节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样也就避免了浪费,是构建生态社会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李凡,女,1980年生,山东莒县人,哲学硕士,研究方向:生态哲学,辽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辽宁社会科学院自选课题:“生态社会与节约型社会关系研究”。

猜你喜欢

节约型节约消费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节约
40年消费流变
节约
节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