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

2016-11-26周丽军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综述语文课程

周丽军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究文献综述

周丽军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2001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此基础上,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语文新课标》),尔后教育界掀起一股研究的热潮。笔者从比较研究、整体解读、局部探讨等方面对其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总结研究现状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轮课程改革奠定基础。

《语文新课标》;文献综述;问题与反思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包括义务教育语文在内的十九个学科课程标准。按照我国“十年一改”的惯例,《语文新课标》的发行已将近四年,此时正是检测课标实施情况的黄金时期。因此,我选择对《语文新课标》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用前人的研究来检验修订带来的成果以及问题,为下一轮课程改革提供丰富的实践与理论依据。

1 搜索结果及分析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通过“文献”,以“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主题,并含“义务教育”,搜索的结果:2012年(208篇)、2013年(323篇)、2014年(468篇)、2015年(346篇)。从2012年到2014年研究的文献呈井喷式增长,2014年以后研究的热度有所减少。

本次对《语文新课标》研究文献综述主要是以核心期刊论文以及优秀博硕论文为主,一共是125篇文献。

1.1 125篇文献的时间分布情况:2012年33篇,2013年42篇,2014年40篇,2015年10篇。从数据可以得知,2012年——2014年对《语文新课标》研究的热度较高,2014年——至今的研究急速减少,有所降温。

1.2 125篇文献的主题情况:在这些文献中,学习体会所占比例最多,达到69%,局部探讨占10%。比较研究、整体解读相差不大,分别为8%、7%,其他(如年会报告、对话等)占6%。

1.3 125篇文献作者来源情况:116篇文献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所写,高达约为93%,9篇期刊来自中小学教师所做,仅仅占7%。同时,这仅有的9篇文献主题多偏重于学习体会等主观性文章。

2 《语文新课标》研究现状

2.1 比较研究

2.1.1 与2001年《实验稿》相比。2011年颁布《语文新课标》是在《实验稿》的基础之上修改和完善的,因此,将两者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扬州大学马琳硕士论文《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2013),就对两个版本进行了全面的比较。

2.1.2 与国外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在众多文献中,与我国《语文新课标》进行对比研究的国家有新加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其中,与美国比较的次数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姚志惠《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文章中对两国课程标准理念、课程标准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目标等进行了比较。

2.2 整体解读

所谓整体解读,就是对语文新课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在这类研究文献中,最具代表性是巢宗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概况(上、下)》,他从与《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继承关系,修订背景与内容、待探索的问题四个方面向读者全方位介绍了《语文新课标》。

2.3 局部探讨

所谓局部探讨,就是对语文新课标的构成部分、热点词汇等的解读。

2.3.1 课程性质的表述。王云峰在《略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赞同新表述“明确了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是这门课程的基本性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核心任务。

2.3.2 课程目标。《语文新课标》将《语文课标实验稿》中“课程目标”修正为“课程目标与内容”,强化了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就总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而言,王荣生在《语文课程目标:转化与具体化—基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语文教学建议》(2012)中就如何将课程目标转化成教学目标作出了四点建议。

2.3.3 热点词汇探讨。在《语文新课标》中出现一些热点词汇,如语言文字运用、非连续文本等,文献研究中都有所提及,如荣维东 《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课程定位的新亮点》(2013年)、林其雨《非连续性文本价值归正及教学策略》(2015年)。

4 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自2011年底《语文新课标》颁布以来,教育界对其的研究既有宏观的整体分析,又有微观的局部探讨,这些讨论为下一轮的课程改革奠定了基础。然而,笔者经过仔细的斟酌,发现对其的研究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

4.1 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层次较低。从前面笔者对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学习体会尽达到69%,而针对《语文新课标》本身的研究仅占25%。学习体会多是个人看法,各执一词,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形成学术上的争鸣,因此对《语文新课标》自身的理论探讨深度有待提升,从而提升研究结论的信服力。

4.2 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队伍不合理。在前文中,笔者提及到本次文献综述的125篇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博论文中,高达93%的文献是由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所写,而中小学教师仅占7%,这悬殊的比例突出反应了研究队伍存在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多是研究《语文新课标》的理论层面,而中小学教师多是研究其操作层面,两者应该相结合,缩小比例,使《语文新课标》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得到同样的关注。

4.3 丰富对《语文新课标》研究的新视角,增加对其实施现状的评价方面的研究。众所周知,《语文新课标》实施将近四年了,其实施结果如何,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评价。然而,笔者发现对《语文新课标》实施现状的评价文献少之甚少,这也可能成为教育界研究《语文新课标》的新话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教育界在探索中不断调整语文课程标准。与2010年《语文实验稿》相比,2011年《语文新课标》取得了惊人的改进。下一论的课改正向我们走来,因此笔者就将教育界对《语文新课标》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望能为日后课改奉献微博之力!

[1] 马琳.2011年版和200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 姚志惠.中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周丽军(1989.12-),女,汉,河南郑州市人,在读硕士,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方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G423.04

A

1672-5832(2016)02-0212-01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综述语文课程
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叙事语境建构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课程目标来源理论的批判与重建:从“小三源”论走向“大四源”论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课程目标达成度定量评价研究
——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5G应用及发展综述
机器学习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