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读者“期待视野”和翻译策略选择

2016-11-26张敏敏

唐山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定向视野

张敏敏

论读者“期待视野”和翻译策略选择

张敏敏

姚斯的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成为文学研究的一个新起点。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期待视野”出发,从期待视野的理论来源,期待视野的具体内涵出发,从文化差异和作者风格两个方面对期待视野和翻译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期待视野的理论来源

“期待视野”这一概念并非姚斯的首创,现象学创始人胡塞尔和尼采最先把“视野”这一概念引入哲学,存在主义的先驱海德格尔也曾在文章中提到过“视野”,并简单概括为“先有”“先见”“先知”,认为它构成了人在历史中的存在。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也在其著作中将它称为“前理解”,以此说明人与历史发生的最直接的存在上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视域融合”的概念,认为只有在理解的过程中,将隐藏在文本中的作者的“初始视野”和对文本进行解读的读者的“现今视野”交融在一起以才能达到“视域融合”。姚斯正是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将伽达默尔与海德格尔所称的“理解视野”改造为“期待视野”,认为“从类型的先在理解、从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从诗歌语言实践语言的对立中产生了期待系统。”在姚斯看来,“期待视野”是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充分调动各种经验、审美趣味、个人素养、个人理想等积累,在作品面前综合形成一种对作品的最高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由此,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的两种文学形态,一种是在既往的审美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狭隘的文学期待视野,一种是在既往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更为广阔的生活期待视野。阅读视野就是以上两种视域相互融合形成的。

二、期待视野的具体内涵

在姚斯看来,“期待视野”是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读者的文学阅读经验构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审美趣味、素养等积累,在作品面前综合形成对作品的最高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这一概念从内部结构上分析由三部分组成,即类型的先在理解、已经熟识作品的形式与主题、诗歌语言与实践语言的对立。前两部分是指读者在接受活动的定向期待,第三部分是指接受活动中的创新期待。定向期待和创新期待共同构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一)定向期待

所谓定向期待就是指接受主体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会构成一定的审美心理,并在这个相对的时间内形成较为稳定的阅读心理定势。这种状态是由“主体的需要和相对应的客观环境”因素决定的既定形成的接受主体的“心理定势”。当读者阅读一部文学作品时,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其所具有的艺术能力会使其接受符合经验的意象、意境而将不符合者排除在外。定向期待是心理上的一种预期,对阅读和接受起着选择、求同和定向的作用。它划定了文学接受的基本方向,它是读者进行文学接受的前提。通常在文学接受中,读者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文学阅读经历会使他对文本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视野。当读者以定向期待投入作品之中时,就会自动填补文本中的空白并连接其断裂的部分,充分体会文本的意味。

(二)创新期待

创新期待是“期待视野”中包含的与定向期待相反的方面。读者在进行文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促使读者以定向期待进入,在阅读过程中随着自身经验的增加,读者也会敞开已有的期待视野来接受新的文学经验,而顺从作品时就构成了所谓的创新期待。在创新期待的作用下,读者能够不断打破思维定势,调整自身的视界结构,以开放的姿态接受作品中与原有期待视野不一致甚至相反的东西,不断寻找和修正定向视野,从而使文学接受得以升华。

三、期待视野对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尽管读者个人经历、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和期待视野的不断变化会使译文似乎永远也不可能最终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但作为一个目标群体的“潜在读者”,他们的期待还是有比较固定的共同点的。因此,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一)文化差异和翻译策略

语言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民族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社会制度等不同,文化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举个例子,“西施”在汉语文化中是文化性很强的典故,用来作为古代美女的象征,对于英美译语读者来说,由于对源语文化背景缺少理解,可能对此不知所云。因此,译文读者必然期望能够在译文中读到有关这一典故的解释信息,相应的,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单纯直译显然是不合适的,不符合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除此之外,译者在译语文化中也找不到与其对应的译语翻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要尽量再现出其文化含义,照顾到潜在读者的期待视野,采用音译加注法将“西施”译为Xishi—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ancient China。同样的,具有鲜明民族特性而又在译入语民族文化中找不到对应词的例子有很多,如“气功”可翻译为:qigong, a system of deep breathing exercises;“磕头”:kowtow, to touch the forehead to the ground while kneeling, as act of worship, respect, etc.esp.in former Chinese custom;再比如“Sauna”可翻译为:桑拿浴—一种芬兰式的蒸气浴;由此可见,在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术语时,除了采取直译或音译保持源语潜在的形象和民族特色外,加上注释可以帮助译语读者了解源语的文化内涵,弥补文化间的差异,同时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

(二)作家风格和翻译策略

在文学翻译中,译品风格实质上是作者风格和译者风格相结合的产物。但笔者认为对译者风格和作者风格的再现都是以作家风格分析为基础展开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不仅要理解分析作品的语言文字特色,还要注重分析作家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作家的个性、经历和世界观等等,这样才能在翻译中采用适合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完整再现作家的创作风格。例如,在《荷马史诗》中,荷马十分显著的特点是朴实和自然,在译文中要保持这一特点,必要时宁可牺牲对原文文字的信实,也不可冒直译的危险,而产生古怪不自然的效果。此外,在荷马原诗中时常遇到的双字形容词也应照这样的原则处理,这些形容词是作者风格的体现,在原诗中看起来很自然,但对于缺少相关知识的英语读者来说,在英诗中读到这些双字形容词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因此译者要在译文中做进一步解释,以便能在译文中忠实荷马文字,同时重造并忠实于荷马的总印象,从而准确再现原诗风格,满足潜在读者的定向期待。

三、结语

“期待视野”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译者在译文中要充分把握读者的“期待视野”,使译文与读者的视野保持适当的距离,实现译文与读者视野的视野融合,从而在最大限度忠实原作的基础上,不断满足读者的需要。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127

张敏敏(1991—),女,汉族,陕西汉中人,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定向视野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居· 视野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视野
真相
定向运动课百米定向教学形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