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列宁1918年首次工作重心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

2016-11-26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9期
关键词:苏维埃列宁俄国

郭 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论列宁1918年首次工作重心转变的必要性和意义

郭 莉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领导苏维埃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从实际出发,在理论上阐明论证了经济建设在苏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并进行过四次转变工作重心的尝试,其中1918年春,为实现苏维埃俄国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把经济建设转变成工作重心。当前,学习和探讨列宁的转变工作重心思想,对正确认识经济建设有重要意义。

列宁;工作重心;转变;经济发展;管理

1 1918年工作重心转变的背景

由于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掌握政权。在胜利初期,列宁领导无产阶级通过各种有力的手段镇压了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对敌人进行赤卫队镇压的军事反抗,对搞破坏的企业进行国有化,苏维埃政权得到有力的巩固;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正式签订,俄国退出大战,摆脱帝国主义战争,得到一个和平喘息的机会,面对这一机会,列宁提出工作重心转变的决策,使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由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轨道上。

2 列宁阐述关于了工作重心转变的思想

在社会主义过程中,无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区别在于无产阶级必须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工作,即建立新制度的工作。他指出“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劳动群众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消灭封建制度、君主制度、中世纪制度这种消极的或者说破坏性的工作。组织新社会的积极的或者说建设性的工作,是由占人口少数的有产者即资产者来完成的。”[1]

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转变工作重心的思想,他指出代表着未来政党的党的第一、二个任务大体上已经解决,即说服大多数人民相信其纲领和政策的正确及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的反抗。同时根据当前时局的特点指出,苏俄无产阶级面临的第三个任务——组织对俄国的管理,这个管理的任务,就是管理经济和管理生产。社会主义政党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夺取政权和镇压剥削者的事业,接下来应该考虑有成效的进行管理,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认为“这是一个最困难的任务,因为这是要用新的方式去建立千百万人生活上最深刻的经济基础”[2]。战争和资产阶级统治造成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严重创伤,经济严重破坏、高失业率和饥荒,也就是说,俄国千百万人生活上的经济基础时遭到严重破坏的,所以,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来利用全部客观形势给我们的这个喘息时机,来医治战争带给俄国整个社会机体的严重创伤,来发展国家的经济,不这样做,就谈不到真正多少增强一些国防力量”。[3]

与直接“剥夺剥夺者”的工作数量与质量相比,苏维埃组织无产阶级的计算和监督工作的速度明显是落后的,然而良好的计算和监督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保障,如果竭尽全力进行组织计算和监督的工作,就能赢得反资本的整个“战役”。列宁说“如果单用轻骑兵就能够击溃并且击退敌人,那就应该这样做。但是,如果这样做只能取得一定限度的胜利,那就完全可以想见,要超出这个限度,就有必要调来重炮兵。”[4]

3 关于工作重心转变的具体措施

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为迅速恢复和发展俄国经济,列宁提出以下措施。第一,学习德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建设。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大生产且组织严密,生产是以先进科学技术为手段的,所以俄国要坚定学习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第二,在俄国的管理过程中,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巨大作用。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主动地向比资本主义高的劳动生产率发展,就需要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但专家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的,且很难一时培养出,苏维埃俄国必须利用资产阶级专家来指导国民劳动,以便尽快发展国家的经济。第三,借鉴美国的泰罗制提高劳动生产率。列宁认为,泰罗制里有科学的因素,要研究它,将美国科学性、先进性的方法同俄国的生产制度相结合,恰当地、有效地进行利用,以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劳动生产率。第四,组织竞赛。社会主义开辟了真正大规模竞赛的途径,苏维埃组织从资产阶级共和国形式上的民主转到劳动群众实际参加管理。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经济竞赛进行报道。要求从俄国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出发来组织生产并用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激励劳动群众的进取心。列宁认为广大工农群众在经济生产实践中表现出了很大的积极性,创造出了许多新生事物。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榜样的力量表现出广大的影响。报刊应该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详细及时地对模范公社的成绩报道,研究模范公社取得成就的原因和经营方法。和把那些无政府状态、好逸恶劳、无秩序、投机活动的公社登上“黑榜”。使人民群众自觉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任务而奋斗。

4 转变工作重心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一,列宁认为国际形势的变化要求对苏维埃建设的工作重心进行转移。国际形势特点一是当时新生的苏维埃国家得到的“和平”是暂时、极不稳定的。1918年春,正是因为其他帝国主义之间尚在进行大战,形成了苏俄一种暂时和平的环境。但这和平环境是极不稳定的,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和纷争解决以后,对苏俄的侵略战争是极有可能发生的。面对苛刻落后的条件和短暂的和平环境,战争和资产阶级统治造成的严重经济破坏、高失业率和饥荒,想要被战争和资产阶级统治所破坏的生产力得到恢复,国家经济必须得到发展,基本秩序得到稳定维持。快速提高国力,有效地迅速地抵御帝国主义可能的侵略。当时国际局势的第二个特点是西方国家的革命发展困难,这一现象和列宁所预想的背道而驰。因此,1918年春,俄国无产阶级还是孤军奋战的,不适合前进太远太快。

第二,列宁进行转变工作重心,把经济建设提高到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建设,归根到底任务是要实现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功生产率,创造更高的劳动组织形式。这样才能使新制度比旧制度更加具有优越性,广大的劳动人民才能摆脱不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远离饥荒。列宁反复提醒全党,如果苏俄不能动员全国所有资源努力达到伟大的经济建设目标,那么我们将落后且将来还要落后于资本主义强国的后面,“我们就会挨打”,“我们就会葬送一切”。[8]

第三,实现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克服一些错误倾向,如轻视经济工作和经济战线的倾向。关于苏维埃国家如何转向经济建设的严峻问题,列宁对此有过众多正确的论述。政治不能与经济分割,脱离经济的政治是不存在的。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不仅是一个经济任务,而且也是一个政治任务。[9]战争和资产阶级遗留给苏维埃俄国的是一个经济被严重破坏、失业和饥荒严重的形式,只有恢复生产力,战争的创伤才能够愈合,国民经济才能实现快速发展,工农联盟、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更加巩固。列宁的“以经济为重心”思想,在转变过程中,列宁深刻地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反思,提出并实施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新经济政策。

第四,转变工作重心对文化建设也有重要影响。列宁提出从政治向经济转变的发展思想,这种改变一方面是对变化着的客观形势的把握,另一方面是列宁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表现。这种工作重心的转变对列宁晚期把重心向文化的转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不是脱离经济建设孤立地去讲文化建设的工作重心转移,把文化建设提到首位不是在否认经济的决定性意义上。而是在经济的基础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文化建设。十月革命的胜利虽然使国家政权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先进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替了落后的沙皇俄国,国家进行了政治建设和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文化缺失在各项发展中越发明显,列宁适时地将心思放置俄国的文化问题上。列宁要求切实增加教育经费,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振奋他们的精神。

第五,转变工作重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经济建设引起列宁的重视,社会进步的衡量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这正确指导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长时间以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如何对待资本主义的优秀成果有了很长时间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对此问题一语道破,他认为我们不应该被一些姓资姓社的抽象争论来束缚自己的思想。这使全国上下豁然开朗。在我国把工作重心放到到经济建设上来,至今仍党和国家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中国对列宁关于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在此时期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产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极大丰富。它一方面对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列宁全集》[M],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3页.

[2] 《列宁全集》[M],第三十四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9页.

[3] 《列宁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6页.

[4] 《列宁选集》[M],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94页.

[5] 俞良早.《论列宁关于“生产宣传”的思想与实践》,载《理论月刊》,1994年07期.

[6] 张媛媛:《文化:列宁晚年思考的重心》,载《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总第122期.

郭莉(1990—),女,汉,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研究方向:列宁与俄罗斯问题。

A82

A

1672-5832(2016)07-0194-01

猜你喜欢

苏维埃列宁俄国
列宁
七颗钻石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论列宁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候选人之规定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纪念列宁
请求列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