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言的中国人
——浅析康拉德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

2016-11-26陆晓玫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苦力康拉德殖民

陆晓玫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无言的中国人
——浅析康拉德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

陆晓玫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

在近代英国杰出小说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作品中,有一类“无言的中国人”形象被构建的与西方人的文明、理性截然相反,充满了对东方“他者”的偏见和歪曲。然而通过对康拉德个人经历及其文本的细致研究,其作品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反殖民话语思想。

康拉德作品;中国人形象;“无言”;殖民话语

近代杰出作家约瑟夫·康拉德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的近代中国人形象,并有一个相似的特征:无言。百年前的中国及中国人在西方人眼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从这个特征中便能探析一二。

1 如何无言

康拉德成书于1915年的作品《胜利》,塑造了一个极易被忽视的配角:中国人“王”的形象。这个中国人只有一个姓,“王”,说明拥有“王”这个代号的人,只是一个方便驱使的工具。其次,在“王”的前面,康拉德则是用了Chinaman这个词。这个英文单词在当时具有强烈的侮华性质,和Negroes一样,显示出中国人低下、饱受排挤、压迫、歧视的地位。同时,康拉德把中国人“王”塑造成了一个只有身形的特征以及长长的辫子,毫无脸部特征的幽灵。不仅如此,“王”的话语权在文本中被彻底剥夺,当文明、理性的海斯特单方面说出“王”偷了手枪,还临阵脱逃的这些“事实”时,“王”毫无机会辩解,只能被动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建构。“王”的无言,将中国人形象置身于形体在场,语言缺席的尴尬境地。

另一部海洋丛林小说《台风》中也刻画了中国人形象。故事开始就描写出一副野蛮未开化的场景,搭配着苦力们野兽般的“嚎叫”:“忽然间,一个苦力开始讲话了,……嘴张的像个黑洞,喉咙中发出难以理解的呵斥声,似乎并不属于一种人类的语言,……似乎那是一只野兽在力求说服别人。”①与此同时,在《台风》中,中国苦力无论在外貌、精神还有行为上都毫无人性。他们的“无言”,塑造了卑微、野蛮、兽性,却又精神呆板,毫无生气,麻木不仁的中国人形象。

作品《因为美元》、《海隅逐客》中也描写了中国人,他们大都被描写的呆若木鸡,没精打采,不入主流。现在看来,康拉德作品中这种对中国人形象的消音极为不公正,是带有帝国主义情愫的。那么消音的原因是什么呢?

2 为何无言

约瑟夫·康拉德曾有20多年的航海生涯,足迹几乎遍及五大洲,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识远远比部分闭门造车的西方作家深刻的多,所以康拉德并不是不知道该怎样让中国人说话,而是故意不让中国人在作品中有话语权。

齐努瓦·阿切比认为康拉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因为白人对非洲的歧视已是习以为常的事……即使把那个时代所有偏见对康拉德的影响都撇开不谈,他的脑子里仍有对黑人憎恶的残余。”②如果按照齐努瓦的观点,那同样身为东方世界成员的中国人,也逃不开康拉德种族主义歧视的眼光。因为在世界列强要被文明病所麻痹的时候,中国苦力以他们动物般的精力在世界个地方做西方人不屑于做的粗重工作。康拉德生活的年代,又正值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愚昧落后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代名词。但是作为一个非洲作家,实际上齐努瓦的观点也会因为其自身的民族立场和价值取向而有意无意的流露出第三世界学者的偏激和敌视态度。

波兰民族长期遭受异族侵略统治与奴役的屈辱历史,父母因流放过早去世的家庭悲剧,自己在流放地度过的艰苦岁月及流落异乡的坎坷心酸,都在康拉德的心灵成长过程中产生着巨大影响。从这些角度来考量,这些因素也赋予其作品反对专制暴政、维护精神自由与人性尊严的内在品质。所以,康拉德笔下“无言”的中国人,实际上是作者故意为之,并不是“不需要”也不是“不配”说话:康拉德需要作品中的中国人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从而揭露西方的殖民话语体系。

3 貌似“有言”的“无言”

作为生长于西方文化中的作家,康拉德接受了西方人道主义思想的优秀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中,而同时,几个世纪来在欧洲也大有市场的殖民主义话语显然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康拉德希望笔下的中国人形象通过“无言”来达到反殖民话语的实现,但是他所做的,只是从一个处于优势者的角度对处于弱势者表示包含某种自我优越感的怜悯和同情。

《台风》中的麦克惠儿船长把没收来的银元平均分给中国苦力们。看似公正、仁慈、体贴的行为只是方便麦克惠儿船长建立船上的秩序。那些“无言”的中国人依然无言,保持着与他们的接受施与者地位相应的“沉默”,连一句感激的话都不会说。康拉德寄希望于通过“无言”展现中国人的弱势地位,从而达到“有言”的目的,揭露西方殖民体系的罪恶,然而最终却因为自身的民族阶级局限性而不可避免的流露出后殖民主义意识。说康拉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虽然有些过头,但其殖民话语确实不容置疑的存在着的,即使想他这样具有双重身份的作家也避免不了“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这就使得康拉德在批判殖民主义时带有了不确定性。在这种模式下,东方总是那么落后原始和神奇诡秘,而西方则是理性、进步、科学、文明的象征。这使他的判断力被削弱,正义感打了折扣,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殖民主义话语的巨大影响。

注解:

① [英]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脏[M].王金铃等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第386页.

② [非]齐努瓦·阿切比.非洲的一种形象:论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的种族主义[A].[英]巴 特·穆尔等.后殖民批评[C].杨乃乔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188页.

[1] 祝远德.他者的呼唤——康拉德小说他者建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英]约瑟夫·康拉德.胜利[M].李成仔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6.

[3] [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8.

陆晓玫(1992-),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人,文学硕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近现代欧美文学。

H315

A

1672-5832(2016)08-0007-01

猜你喜欢

苦力康拉德殖民
康拉德小说中的真实焦虑
“背篼”生存处境微探
后殖民批评的“去殖民性”
——跨文化研究的一个新趋势
我为工作狂
康拉德小说中“我们的一员”的文化含义辨析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暴力、历史与殖民——论《尤利西斯》中的暴力政治
失落中的真实:康拉德小说《阴影线》中的有机共同体思考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