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邓大军大别山群众工作经验的借鉴意义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刘邓大别山

傅 敏

刘邓大军大别山群众工作经验的借鉴意义

傅 敏

1947年,刘邓大军冲破国民党军层层包围,挺近中原腹地大别山区。刘邓大军在大别山区对于群众路线的执行,理想信念的坚守,以及严明制度纪律的贯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的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刘邓大军 大别山区 群众工作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方针路线,也是党的活力线和生命线。因此,在时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如何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便有待于理论工作者总结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矢志为民的理想信念与为解放中国献身的意志精神

革命战争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成员绝大多数来自社会底层,受压迫深重,深切了解底层民众疾苦。刘邓大军初入大别山,虽面临残酷的战争环境和艰苦的条件,不仅不损害群众利益,反而将缴获的敌军、土顽物资接济贫苦群众,与民同苦,为民分忧,用行动向大别山区的群众做了党的宗旨的最好的宣传,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能立足大别山的根本原因。

新时期下,党的领导干部成长于和平年代,难免对人民与党的生死共存和唇齿相依的关系缺乏更真切的体验,甚至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群众路线对党生存发展的重要,部分党的领导干部随着官位晋升,越来越脱离群众,思想上的蜕变必然导致工作中产生形态各异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事业的有效推进。因此,新时期重温刘邓大军在艰苦战争环境下的坚定意志和奋斗精神,必要且重要,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不忘初心的原因。

大别山条件艰苦,刘邓大军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第一,国民党兵力、军资条件远超中国共产党军队,对大别山区的中国共产党军队不断围剿。第二,物资严重紧缺,后勤支持难以持续,军队少药、少粮、少衣情况突出。第三,大别山区群众对刘邓大军和共产党的干部初期缺乏信任。刘邓大军最终依靠坚定的党的理想信念,用行动感化群众,得到群众全力拥护支持,反劣势为优势,获得了对敌斗争的胜利。

新时期下,我国一些干部被社会腐朽思想所侵蚀,出现一些腐败情况,并且对我党的信念失去了坚持,在工作中不为群众着想,对群众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正义力量表示否定和怀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一定要总结历史,并且从历史中吸取经验,通过革命前辈以及先进干部的经历和事迹,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进一步坚定信念,坚信群众是我党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只有坚定对党、对群众的信念,干部才能在工作中克服各种困难,解决群众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取得历史新成就。

二、公平的制度规约与铁的纪律

把持与享受特权是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与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完全相背。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首要是不能产生特权阶级,党内干部杜绝享受特权。刘邓大军南下大别山区,刘伯承和邓小平作为军政首长,同战士同艰苦,一起走田埂、穿草鞋,无论衣食均与战士同等,这正是刘邓大军面临数量上数倍于己、条件上远远优越的国民党军,却能不断取得军事斗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宗旨的进步性与人民性,运行机制和组织方式的民主性与先进性,积极联系人民群众,不搞特权主义,注重军民团结平等是克敌致胜的关键。

而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同样面临种种困难,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上、经济金融上,乃至军事遏制上,从未放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进攻腐蚀。因此,中国共产党惟有始终保持反对特权行为与思想的警惕性,坚定不移地贯彻群众路线,坚持构建社会正义与公平,才可能战胜各种困难。

刘邓大军初到大别山之时,行路难、宿营难、衣食难,不少战士身患疾病,不满情绪和思乡情节在军队中蔓延,军队中曾出现捉鸭子、拉水牛、抓向导、打老乡等侵扰百姓利益的行为,部队战斗力降低,纪律松散。刘伯承率先明确提出,一定要迅速纠正部队纪律问题,如果任其发展,就是在给我们自己挖坟墓。于是,制定了一系列严明纪律,如枪打群众者处以枪毙;抢拿群众财产者处以枪毙;调戏以及奸淫妇女者处以枪毙的三大纪律。严明的纪律制定后更重彻底严格的执行,邓小平曾亲自帮助群众追回被战士拉走的牛,并且慰问受到损失的群众。铁的纪律与严格的执行最终赢得了大别山群众的信任与拥戴。

而今社会上也弥漫一股对公职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信任的群众舆论,关键仍在于部分干部违纪违规,影响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党员干部惟有廉洁清正、正派公道,用实际行动说话,才能获得广大基层群众的拥护和信任。

先进性和群众性是中国共产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也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与出发点。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攻坚阶段,只有党员干部切实起到党群之间纽带与桥梁作用,加强党群互动沟通,才能凝聚群力,实现宏伟的民族目标。

[1]丁一桓.刘邓大军大别山群众工作经验的借鉴意义[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1):20~22,30.

[2]杨越.邓小平在大别山地区的群众路线[J].金田,2015,(10):379~380.

(作者单位: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号:2013SQRW058ZD)。

傅敏(1980-),女,汉族,安徽芜湖人,皖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刘邓大别山
大别山的早晨(油 画)
又见大别山
刘邓大军:抢渡淮河挺进大别山
激战汝河
抢渡沙河
小平找牛
基于微观视角下旅游发展对农户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