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学讲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016-11-26

长江丛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学讲方式口头语言表达

吴 玮



用“学讲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吴 玮

【摘 要】我们要以贯彻“学讲方式”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讲”的训练。训练学生“讲”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妙招。但不管是学生的“讲”,还是教师的“讲”,都要满怀激情,娓娓而谈。

【关键词】“学讲方式” 语言表达 “讲”的能力 方法途径 功能

现在徐州市教育局提倡“学讲方式”,强调先让学生“学”,再让学生“讲”。“讲”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学生只有讲得好,其他学生才能愿意听,否则,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而培养“讲”本来就是语文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谈谈实践和体会。

一、提高学生对口头表达训练的认识

“学讲方式”要求学生“讲”,讲不出、讲不好,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会让“讲者”当场“难堪”、“下不了台”。这是显而易见的,毋需我们多强调。我们要向学生介绍目前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声技术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使他们明白从人机对话、手表式微波电话、说话打字机到各种智能机器人,都要求我们把话讲得十分准确、清晰、严密。不讲究讲话的效率,就无法适应未来现代化传声技术的挑战。另外,我们还要从促进思维能力、写作能力发展的角度,来说明搞好口头表达训练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在语文学习中不能再重“文”轻“语”了,不能再只重视“读写”不重视“听说”了。

二、抓科学训练,有步骤地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需要有条理性、适应性以及连贯性。为此,要多开展一些语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讲”的能力。如开展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演讲答辩会等,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我们要利用一切能够利用的机会,来培养、训练学生“讲”的能力。如一次局领导来我校参观,我们向学校领导建议让学生做向导,让他们向局领导介绍我校的规模和教学情况,学校领导同意了,局领导也很支持、赞赏我们的做法。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回答问题,在思维能力上得到了锻炼和培养。在以后教学中,笔者班级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变老师当演员为老师作导演,变学生当观众为学生作演员,使学生由发怵讲话,变成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讲话。口头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讲”的好办法,它既能培养“讲”的能力,也能培养“写”的能力;其他同学由于还得注意听“讲”,这样又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可见,口头作文训练能够达到一箭多雕的目的。例如,第一次口头作文安排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扫墓之后,我们请别班的语文老师和语文课代表来听讲,让学生向他们介绍烈士陵园的布局、陈设和烈士们的事迹概况,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想。这次训练很有收获,邀请来的老师和同学对此评价很高,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如语言结构上不够完整等。第二次是市教研室来我校进行调研,我们邀请了教研员来我班进行口头作文测试,同学们均在五分钟时间内完成三百至四百字的口头作文,并且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选材适当,结构严谨,逻辑性强。教研员认为我们班同学口头表达基本功比较扎实,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比较强。这次活动使学生们从中受到锻炼,他们称之为“校场练兵”。培养学生“讲”,不仅仅是为了“学讲方式”中的“讲”,更重要的是这些学生将来走入社会,要具备一定水平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五四”青年节前夕我们在班内成功地举办了“五四”演讲比赛,分别让学生准备内容不一的演讲材料,并为其他同学说一段演讲台词或节目主持词,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能力有所加强。

三、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

我们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讲”得好,我们自己首先要“讲”得好,起到示范作用。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是因为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授业”、“解惑”,又要“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教材所蕴含的道理、思想、观念等,灌输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需要有意识的催化和感情的过滤,才能产生肯定的倾向。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本身就是演员,其表演艺术主要体现在口头语言上。不同角色的语言皆有鲜明的个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的语言有针对性。又因为针对的是青少年,所以首先得让他们听懂,因此,晦涩难懂的语言必然导致失败。教师的语言具有针对性,容易引发学生产生共鸣,把学生注意的中心转移到讲授的内容上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从而学好语文课。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情,没有感情就缺乏诱发性,不能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因此,教师要借助于教材,用诱发性的语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细心体验和品味文中情思,从而提高学生“讲”的能力。教师在“讲”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反映,如果不关注“听情”,教师就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甚至失去了语言的自控性,津津乐道于自己的语言,那就必定造成失误。语言是教师活动的工具、外壳,又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简洁准确,流畅优美;语速适中,语调错落;形象生动,感情丰富;启发性高,控制性强。语文教师如果注意了以上几个要素,那么在教学和社会生活中就能成为驾驭语言的行家里手,成为学生“讲”的表率。

总之,我们要以贯彻“学讲方式”为契机,加强对学生“讲”的训练。训练学生“讲”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妙招。但不管是学生的“讲”,还是教师的“讲”,都要满怀激情,娓娓而谈。我们要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表现高超的“讲”的艺术,这样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情趣有特异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中学)

猜你喜欢

学讲方式口头语言表达
试析大班幼儿阅读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怎样写好英文口头通知
如何写口头通知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实现“四个”改变 提高阅读质量
口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