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2016-11-25尹佳佳

山西建筑 2016年28期
关键词:控制性步行城市规划

尹佳佳 沈 毅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

尹佳佳 沈 毅

(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基于社区发展规划的内涵,介绍了社区发展规划的理念,并从规划管理单元、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开发规模、道路断面形式等方面,阐述了该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运用,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

社区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道路断面

1 社区发展规划内涵

社区发展规划是城市社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建设依据,它全面覆盖城市社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等各项事业上的发展原则与措施,并对辖区内的用地、人口、交通、公共设施、工程管线、绿化环卫进行合理安排与控制。社区发展规划分为硬件规划和软件规划,硬件规划主要是指城市社区范围内的用地与设施规划,而软件规划为各项事业的规划。

2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

2.1 均衡空间理念

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分析,城市空间可分为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居委会(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三级;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城市空间可分为组团、小区、居住区三级。规划应考虑城市空间的均衡发展。

2.2 平衡社区理念

作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应该均衡的分布在所有的区域和邻里,从而形成整个社会均衡的微观结构。也即是说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多元化理念。这样混合居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可稳定居住类型、防止社会排斥、构建和谐社区。

2.3 步行社区理念

现代社区应该突出步行社区理念,它的内涵是:社区内部主要是步行空间,应该成为人们健身、休闲、交往的主要场所。人在步行10 min~15 min左右可以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2.4 自治社区理念

社区发展规划应有利于社区自治,推动社区自治,推动社区民主建设。应该把区建成相对比较封闭的城市空间,应有明确的社区边界,增强人们的社区归属感。适度的人口规模也是实现社区自治的基本要求。

3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

社区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主要是针对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片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而言的。社区规划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规划,更贴近于社会底层人民的需求,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更注重的是部署落实。因此,两者的结合使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项指标能够更有效的实施,同时更大限度的达到“以人为本”的宗旨。

3.1 规划管理单元的确定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规划管理单元的确定大都是以城市主要干道或山体、水系等天然隔断等进行划分,强硬的将一些本来具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地块和居民区进行分割,出现一个规划单元内有几个组织单元或者一个规划单元不能囊括一个组织单元,造成规划与管理脱节的现象,为今后城市管理与规划落实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麻烦。

在中国,居民小组(村民小组)、居委会(村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是社区规划的三级组织模式,村委会和居委会是唯一的法定群众自治形式。社区内部居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共识。将社区规划的三级模式纳入规划管理单元的划分中,将提高规划的管理时效。特别是城市边缘区的控规规划中,现状社区组织模式已经形成,更应该充分考虑其组织边界和组织层级,达到规划的顺利实施(如图1,图2所示)。

3.2 公共服务设施的确定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为市级、区级和居住区级三级。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以最大限度的方便居民生活需求为目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分为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性公共服务设施两类。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突出居民在社区内部主要的交通形式是步行交通,这就要求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必须以步行交通为前提。人们的步行距离在10 min以内为舒适,15 min为可达。超过15 min的步行距离人们就会采用其他交通形式。

因此,在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中应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将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10 min步行范围之内,将配套性公共服务设施布置在15 min步行范围之内。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过程当中就应该将基础性公共服务设施以小区、组团为单位进行布置。配套性公共服务设施以居住区为单位进行布置(见表1)。

表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配置一览表

3.3 用地开发规模的确定

为增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可操作性,根据后期开发情况可对地块进行合并开发和分期开发,这就要对地块的开发规模进行定量。最小开发规模应以组团(居民小组)为单位,人口规模控制在1 000人~3 000人,最大开发规模应以居住区(街道办事处)为单位,人口规模控制在30 000人~50 000人。以社区层级确定用地开发规模便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满足不同开发阶段的居民生活需求。

3.4 道路断面形式的确定

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强调社区内部的通勤安全,强调人车分流。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道路的道路断面形式的确定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内部的交通安全,根据城市道路性质确定其断面形式。

居住区内部的城市道路,它既是城市道路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区内部的主要交通干道。规划应控制其机动车通过量,减缓通行速度,加强道路的步行交通功能。其红线宽度控制在20 m以内,属于城市支路。规划压缩机动车道宽度,采用机动车双向单车道。加大人行道宽度,以5 m~10 m为宜。为加大步行舒适度,对人行道设计的规划建议:行道树可采用槐树、梧桐等大型遮阳树种;沿路布置休憩座椅;点缀树池等景观绿化。

4 结语

以往控制性详细规划更多考虑的是上级规划的部署与实施,如何将总体规划的各项建设分级落实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重点。缺乏对下级规划考虑,公众参与度较差。本文从用地开发规模、公共服务设施布置以及道路断面形式等方面阐述了社区发展规划理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应用,旨在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更符合城市及社会发展需求,更好的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

[1] 徐一大.再论我国城市社区及其发展规划[J].城市规划,2004(12):26-27.

[2] 应联行.论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新体系[J].城市规划,2004(12):55-56.

[3] 张大维,陈伟东,李雪萍,等.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与实施单元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6(3):24-25.

[4] 柴彦威.城市空间[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钱征寒,牛慧恩.社区规划——理论、实践及其在我国的推广建议[J].城市规划学刊,2007(4):74-78.

[6]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2011年版)[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7] 赵 民,赵 蔚.社区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8] 杨贵庆.社区人口合理规划的理论假说[J].城市规划,2006(12):18-19.

[9] 衣霄翔.消费视角下的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建体系研究——以上海市曲阳新村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3):44-53.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concept i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Yin Jiajia Shen Yi

(ShanxiUrbanandRuralPlanningDesignInstitute,Taiyuan030001,China)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from planning management units,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land development scale, road section form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oncept in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made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more operation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planning,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public service facility, road section

1009-6825(2016)28-0030-02

2016-07-20

尹佳佳(1982- ),女,工程师; 沈 毅(1980- ),男,工程师

TU984

A

猜你喜欢

控制性步行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步行回家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综述
分析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损害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破裂的临床效果
从步行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