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绣:一根针线的出世入世

2016-11-24顾志骋

苏州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拱门绣品苏绣

顾志骋

苏绣:一根针线的出世入世

顾志骋

中间绣者为李瑶华老师

刚过小暑的苏州还在断断续续下着雨,天气不冷不热,路两旁摆满了点心摊子,人围一圈,吆喝声伴随着食物出锅,形成了一股独特的烟火气息。李瑶华像往常一样,沿着景德路走进环秀山庄,穿过拱门来到一片四方的院子里。这里草木葱茏,有些年头的树径直长到三层楼高,几张石凳上围着扑棱的小鸟,曲折回廊将小院与外面的世界分隔,喧嚣与浮华随着青石板路蜿蜒开去,这里便是苏州刺绣研究所。

李瑶华上楼走进工作室,将刺绣撑子上盖的薄纱掀开,检查了一下绑线的松紧,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她先试着活动一下五指和手腕,与常人相比仍然灵活的手指却并不令李瑶华感到放心,与二十几年前是没法比了啊,她这样想。从19岁开始学习刺绣,至今已有36个年头了,当年高中毕业的她被环境吸引,报名参加苏州刺绣研究所的考试,在文化、基础绘画和刺绣三项考评中,李瑶华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天赋,最终从六百多人中脱颖而出,苏绣也从那一天起在她生命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最近李瑶华在绣的是一幅小猫作品,画面中的猫体态轻盈,双目炯然有神,绒毛纤毫毕现,与真猫的风采不遑多让。绣猫是她最擅长的题材,她养猫来观察猫的体态构架和生活习惯。小猫和老猫的绣法不同,从针法的选择到色彩的搭配都有学问,没有一幅作品不花心思。李瑶华对比着色卡,从撑子一侧挑选合适的颜色,选好后熟练地将一根头发丝细的绣线分成二十几根,用来绣小猫的绒毛。在对着针孔穿针的时候,她突然想起刚开始学习苏绣时的情景。考进刺绣研究所后,她们被安排统一上课,学习绘画、临摹和写生,每天画八个小时。李瑶华很喜欢,还额外报了一个学绘画的夜班,每天下班后匆匆赶过去继续坐在画架前学画。后来她被研究所选为尖子生,组成一个20人的小班进一步系统地学习苏绣。

刻苦学习并不是李瑶华与生俱来的品质,尤其在七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正遭遇一场巨变,人们东奔西走繁忙不堪,脚踏实地读书不是一件容易事。那时候上课很随意,学校不会给学生压力,想学得靠自己努力。有一回她听说有人考零分也能上大学,心神都为之一松,结果那次考试她只考了70多分,回家被父亲骂了一顿。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此后她便知道,决定你高度的只有你对自己的要求,刺绣亦如是。

在研究所学习满师后,李瑶华先进工厂接触市场上的绣品绣制,一年以后因其出色的手艺,被余福臻老师带进针法研究室,跟随余老师学绣小猫一直到退休。猫作为一种活泼优雅的动物,与苏绣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花鸟金鱼不同。初时绣制,用细绣针法打底,能够表现小猫肉嘟嘟的样子,然后再用乱针法上色,毛丝更显松弛灵动,效果也更好。这样复杂的工艺容不得一点马虎,余老师对她的学生要求十分严格,通常每天八小时的工作时间总是不够,只能自己再贴时间,慢工出细活。

李瑶华常常觉得刺绣研究所里的时间似乎与外界不同,耳边是绣针穿过丝帛的声音,一阵风吹过能听见窗外树叶簌簌抖动,偶尔几声鸟鸣打破宁静,光阴好像静止又好像飞速前行。一晃神,她已经到了退休返聘、教学生的年纪了。年轻时自己也很贪玩,爱看电影,至今《庐山恋》的剧情都能侃侃而谈,那时候观前街的大光明影院前还有一块黑板,几时放什么电影都用粉笔端正地写着。她不记得自己从何时开始适应了研究所的宁静淡泊,人世的名利纷争好像都被那曲折回廊挡在外面,眼前只有自己的绣品,用什么配色最真,选什么针法最顺?是她每天思考的问题,其余的都不想。

不过李瑶华觉得自己还很年轻。退休那一年,她去了很多地方旅游,最喜欢的还是云海迎客的黄山,登高远望,心神旷阔。她也爱玩年轻人流行的东西,看美国大片,逛淘宝,刷微信。退休两年后她被返聘回研究所,接过了苏绣传承的大旗。现在她教两个学生绣小猫。都是苏州本地女孩子,二十几岁的年纪,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内心总是不能平静,和自己那个年代没法比啦,她笑道。

傍晚,由于光线的原因不能继续刺绣,李瑶华停下来仔细观察她的绣品,评价今天的成果,尽管每天几乎只能绣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地方,但刺绣这事急不得。她收拾一下手边的东西,将薄纱盖上撑子防灰,小步走出研究所。绕过回廊,走出拱门的瞬间仿佛一下子来到另一个世界,四面的喧嚣将她包围,烟火气息又笼罩上来,耳边是车辆行人川流不息的声音,今天回家烧什么菜呢,她想着。

而刺绣研究所仍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扇拱门上如果有钥匙,会刻着“苏绣”二字罢。

猜你喜欢

拱门绣品苏绣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苏绣,“秀”出奇迹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Pondering in Chinatown
游拱门国家公园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麦当劳:金拱门寻亲记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