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SMA路面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6-11-24王晓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3期
关键词:铺筑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王晓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 200135)

我国SMA路面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晓杰

(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市 200135)

我国引进并应用SMA路面已有二十余年,因其良好的性能和工程实践效果,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与欧美已经普及应用SMA路面相比,我国SMA路面应用呈现出两大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应用规模和范围大,中西部地区起步晚,应用规模小;集中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市政道路应用少。进一步分析表明,成本和技术是造成我国尚未大规模、大范围普及SMA路面的根本原因。

SMA路面;应用;调查;分析;规模;范围

0 引言

作为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一员,性能突出的SMA路面最早引入我国是1992年,应用在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之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SMA路面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量推广和应用。我国大部分的高速公路都采用了这种沥青路面形式。然而与欧美国家早已将SMA路面作为最为主要或唯一沥青路面形式的现实情况相比[1],我国SMA路面却呈现出各地区应用水平差距大、地域分化严重、应用区域单一等问题,严重阻碍了SMA路面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该文在调查国内大部分地区SMA应用情况的基础上,用最近几年的资料和数据概述我国各地区SMA路面存在的应用水平差距大、分布密度参差不齐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阻碍我国SMA路面应用的根本原因,以期为我国道路建设普及应用SMA路面提供参考和依据。

1 我国SMA发展及应用现状

1.1各省市SMA发展水平差距大

东部沿海诸省市,如辽宁、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等地,作为我国最早引入和应用SMA的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高等级公路和市政道路应用SMA路面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和巨大进步,并且这些省市已经开始将SMA路面的研究及应用工作从传统SMA工艺及技术角度逐步向节能、环保、经济等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见表1。

表1 东部沿海部分省市SMA路面应用与发展工程实例[2-5]

相比一些东部省份,我国部分中西部省市SMA的应用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见表2),SMA路面发展与应用水平滞后,应用规模和范围仍然很小。有些地区,如西藏自治区,至今尚未发现SMA路面的应用,即便2015年通车的首条高等级公路采用的也是AC系列路面[6]。

表2 我国部分中西部省份首次应用SMA路面实例[6-10]

1.2应用范围分布过于单一

我国早期SMA路面基本应用主要集中于区域内或跨区域的高等级公路,但SMA路面至今仍然主要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应用于市政道路和其他等级公路的规模、范围及比例仍然十分有限,即使在应用较为广泛的东部沿海地区,SMA路面在市政道路的普及程度也不高。浙江省试验SMA路面较早,但不仅在浙江省的公路工程中大面积推广使用为数不多[11],市政道路应用更是少见。福建省高速公路已经推广应用SMA路面超过400 km[12],然而市政道路应用鲜见于报导,泉州市于2006年在德化县浔北路才开始铺筑首条市政SMA路面[13]。辽宁省2014年才首次在东北地区市政道路工程中应用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结构(SMA)作为道路表面层[14]。

西部地区不但应用SMA路面的规模小,而且也主要集中于高等级公路。以江西省为例,SMA路面已经以若干点的形式被应用,不仅铺筑里程数量小,而且集中分布在昌金高速公路、乐温高速公路、景婺黄高速公路、夏蓉高度公路等高速公路,极少在城市主干道、干道等市政道路应用[15-19]。有关报道表明,重庆市2013年才在重庆路(延寿宫路以北段)的上面层铺筑该市的首条市政SMA路面[20]。

2 应用现状原因分析

SMA路面进入我国已经有二十余年,然而通过对我国SMA路面应用现状调查,发现从宏观角度而言,我国SMA路面应用规模还很小,深入程度不高。影响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技术难度、环境条件、地区资源等多方面。就SMA路面而言,具体表现在成本、技术及环境三个方面。

2.1SMA路面成本高

2.1.1直接成本高

相比其他常规沥青路面类型,SMA路面铺筑成本较高,如纤维稳定剂费用、增加沥青用量费用、高质量矿产集料费用、高温混合料拌和能源消耗费用等[21,22]。因此,我国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尤其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预算与投入来应用SMA路面。尽管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有SMA路面应用的踪迹,可高速公路的投入多来源于国家财政支持。

2.1.2间接成本高

(1)高品质沥青运输成本高

一直以来,相比中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并且国内具备规模的沥青生产企业,尤其适用于SMA的高品质改性沥青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23],因而造成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生产适合于SMA用的高品质沥青企业少,规模小,产能不足,部分地区远距离输送沥青成本高,因而造成SMA难以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推广和应用。

(2)矿产集料运输成本高

我国幅员辽阔,强度、刚度良好的优质矿石集料分布相对集中,如玄武岩,主要分布在福建、安徽、山东等地,辉绿岩则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新疆等地,这两种矿料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1/3的省份,而余下大部分地域贫产或不产这些石料,进行SMA铺筑需要从异地远距离采购,给SMA路面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和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2.2技术受限

(1)施工条件受限

据规范可知,SMA施工时,下卧层温度不得低于10℃,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和气象条件迥异,北方大部分地区每年有很长一段时间气温处于10℃以下,南方则四季分明,冬春季节低温时间长,加上降雨影响,因而,一年内适合南北方地区铺筑SMA路面的时间并不长。因而,环境温度不理想也成为阻碍SMA在我国推广和应用的一个因素。

(2)施工工艺技术略显不足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道路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是道路受荷载数量和质量同步增加;二是市政道路高空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城市高架道路数量和密度同步增加。前者导致现有常规SMA路面技术的抗病害与破坏能力愈发不足[24],后者则会引发常规有振动铺筑SMA高架路面技术工艺伤害高架上下主体结构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隐患[25]。可见,相对我国交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当下SMA路面工艺技术略显不足,降低了公众对SMA路面的信心。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及城镇化建设逐步推进,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传统常规沥青路面已经无法满足我国不断增加的交通车辆数量、重量及密度对沥青道路性能的要求,因而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综合性能均表现良好的SMA路面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探索和解决SMA路面在各地区应用所面临的成本和技术问题,是促进和普及SMA路面的关键所在。

[1]吴灵生.SMA配合比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1.

[2]江志远,韩英,娄霜.温拌SMA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工艺[J].安徽建筑,2011(3):109-110.

[3]俞国平,严军,曹亚东,等.温拌沥青技术在上海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和效果[J].中国市政工程,2009(6):12-13.

[4]马亦斌,钱颖颖,李春雷.橡胶改性沥青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建筑,2010,36(9):292-293.

[5]徐新蔚,高伟.我省四市推广应用SMA沥青路面技术[EB/OL].(2015-06-03)[2015-10-04].http://www.moc.gov.cn/st2010/hebei/ hb_zhengwudt/201506/t20150604_1830031.html

[6]马骉,周雪艳,司伟,等.青藏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高温性能研究[J].冰川冻土,2015,37(1):175-182.

[7]龙江.开拓进取再创辉煌——贵州省公路学会2008年技术交流论文集文选[C].贵州: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2008.

[8]安立广.SMA路面在陕北地区的首次应用[EB/OL].(2012-09-18)[2015-10-04].http://www.chinahighway.com/news/2012/698698.php

[9]刘姝婧.湘潭首条SMA道路在昭山启动铺设[EB/OL].(2014-10-09)[2015-10-10].http://hn.rednet.cn/c/2014/10/09/3486131.htm

[10]默丹铃.迷人的“香巴拉之路”——写在临合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之际[EB/OL].(2014-12-22)[2015-10-10].http: //gsrb.gansudaily.com.cn/system/2014/12/22/015323471.shtml

[11]童锋发.掺加木质素纤维的SMA-13型沥青混合料在02省道路面恢复工程中的应用[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9(6): 41-46.

[12]谢华为.SMA广泛运用于福建省高速公路的可行性研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7(2):29-31.

[13]黄鹏辉.我县建成泉州市首条低噪声环保市政道路[EB/OL].(2006-12-07)[2015-10-10].http://www.cidu.cn/news/2006/12-7/ 200612793152.html

[14]刘国栋.浑南市政基础设施道路工程成为全国典范[EB/OL].(2014-12-09)[2015-10-10]http://news.syd.com.cn/system/ 2014/12/09/010560396.shtml

[15]陶久选,黄鸿.改性沥青SMA路面结构应用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水运,2008,8(6):219-220.

[16]张荣昌,肖如华.改性沥青路面及SMA路面施工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8):34.

[17]吴幸华,刘文,毕志涌.浅谈SMA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24(4):34-36.

[18]袁小平,祝华生.浅谈SMA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3):66-67.

[19]赖燕玲,江胜英.高速公路SMA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道路工程,2013(8):100-102.

[20]崔武.新材料让路面”升级”[EB/OL].(2013-10-04)[2016-01-10]. .http://epaper.qingdaonews.com/html/qdrb/20131004/qdrb633054. html

[21]张新财.SMA路面的性能与成本效益分析[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7-8.

[22]董文澎,周建普,刘多文.改性沥青与SMA的技术经济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6(4):4-5.

[23]何丹.2014年中国十大沥青公司排名[EB/OL].(2014-07-23)[2016-01-10].http://www.sinoasphalt.com/news/2014-8/info73598. htm

[24]荀云红.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常见病害分析与施工质量控制[J].北方交通,2008(11):57-59.

[25]秦向杰.沥青摊铺对连续箱梁桥的振动影响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05.

U416.2

B

1009-7716(2016)03-0049-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3.014

2015-11-16

王晓杰(1967-),男,浙江鄞县人,硕士,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铺筑市政道路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研究及其应用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沥青路面养护的新工艺新方法探讨
“铺筑”远大前程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加热机的研制
公路沥青路面铺筑技术与质量管理探索
铺筑安吉绿色节能之路
某市政道路照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