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浦东机场下穿地道消防疏散方案构思

2016-11-24黄欣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3期
关键词:航站楼机场消防

黄欣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上海浦东机场下穿地道消防疏散方案构思

黄欣杰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92)

对浦东机场下穿通道的消防疏散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方案构思,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机场下穿地道;方案构思;消防疏散

1 项目概况

浦东国际机场为上海重要的航运枢纽,规划最终年处理旅客能力8 000万人。航站区为“航站楼+卫星厅”式,且“南北一体,东西相对独立”。从功能分配上S2卫星厅为T2航站楼服务,必然存在航站楼与相应卫星厅之间的大量的旅客(使用捷运系统)及其行李(使用下穿地道)的运输需要,见图1、图2。

图1 浦东国际机场各楼年旅客量规划分布

图2 浦东国际机场节点交通规划分布

本工程为T2航站楼至S2卫星厅下穿地道(下简称T2~S2下穿通道)即为满足航站楼与卫星厅之间的行李运输时间要求较短,输送量较大的需求而建。

本文对如何解决T2~S2下穿通道的消防疏散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方案构思。

2 T2~S2地道总体布置

本工程联结S2卫星厅和T2航站楼,在T2航站楼建设时,已经预留了600多m的行李地道土建结构。故T2~S2行李车通道为既有通道的延伸,本工程分行李车地道及服务车地道,且行李车地道及服务车地道之间被先期实施的捷运区间分割。

(1)T2~S2行李车地道

T2~S2行李车地道位于T2航站楼和S2卫星厅西侧,紧邻T2航站楼布置,北接已建行李车地道,南至S2卫星厅与楼前服务车道相接,地面接入S2行李中心。地道平面线形为一直线。新建段地道暗埋段长404 m,敞开段长186 m。

(2)T2~S2服务车地道(东侧)

T2~S2服务车地道分别布置在行李车地道及旅客捷运地道两侧。东侧为独立地道,S2至T2方向单向通行。地道长度约808 m,其中暗埋段456 m、北敞开段171 m,南敞开段181 m。其中,北侧敞开段采用两处33.5 m圆曲线展线接至T4滑行道北侧的服务车道。南侧主线采用两处35.0 m圆曲线避让S2卫星厅。

(3)T2~S2服务车地道(西侧)

西侧服务车道为T2至S2方向单向通行。地道长度约251 m,其中暗埋段97 m、敞开段154 m。地道北敞开段通过一处30.0 m圆曲线展线接入T4滑行道北侧的服务车道。地道南侧平行并入行李车通道,见图3、图4。

图3 T2~S2地道总体布置示意图

图4 T2~S2地道断面布置示意图

3 T2~S2段地道消防疏散设计难点

根据上述总体布置,本工程需下穿350 m宽的飞机滑行跑道,如地下通道位于飞机跑道上设置疏散口,对疏散人员及机场运营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将疏散口移动至机场跑道外,则存在疏散口之间距离过长的问题;同时两孔地道之间被捷运区间分割,由于捷运为独立防火分区,与本工程属不同防灾系统,导致T2~S2段地道两孔不能相互疏散。

同样,受机场跑道边界条件的限制及先期已实施工程的影响,地道的峒口及敞开段位于跑道两侧,先期600 m实施段也未考虑出地面峒口,存在车行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

综上所述:按照一般城市隧道车行疏散口间距宜为200~500 m,人行疏散口间距宜为250~300 m的方案已不能解决本工程与上述边界条件之间的矛盾,如何结合浦东机场总体规划要求,解决矛盾,满足疏散功能的要求是本次疏散设计的难点。

4 难点的分析及方案构思

4.1技术分析

本次从工程的使用功能,交通流量,地道内交通工具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地道的属性进行深入的评估。

(1)对使用功能进行分析:

本工程行李车下穿通道服务对象是航站楼与卫星厅之间的旅客行李运输,服务车下穿通道服务对象是机场内部沟通需要的各种车辆。使用人员少。

(2)对交通流量进行分析:

根据“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南卫星厅行李系统研究”结论可知,行李运输形式采用拖车,远期高峰小时的单向行李拖车数:T2→S2方向为58辆、S2→T2方向为58辆。交通流量小,地道内通行车辆数量少。

(3)对地道内交通工具属性进行分析:

机场内服务车种类很多。其中升降平台车、飞机牵引车、除冰车等大型车服务范围均相对固定,不需穿越滑行道即不使用本地道。本工程地道内采用专用的机场车辆,车辆车速慢,油量相对少,危险性小。

4.2疏散方案构思

4.2.1主要疏散方案

根据上述技术分析,本工程下穿机场跑道,为机场内部自用地下道路,平均日交通量小。同时隧道内通行专用车辆,车辆车速慢,油量少,危险性小。如单纯的采用人员多,车流量大,车辆危险系数高的城市隧道标准则相对偏高。在此笔者考虑该工程结合国内已有的标准,借鉴《道路隧道设计规范》和《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人行安全口按照500 m间距控制,车行疏散按照1 000 m间距控制,避开机场跑道上无法设置出入口对疏散的不利影响,在已有成熟的隧道疏散标准内,解决工程与边界条件的矛盾,见图5。

图5 T2~S2地道疏散方案构思

其次,按照以往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的死亡者中有60%~80%死亡原因与火灾中的烟气有关。本次结合机场的边界条件,位于飞机滑行跑道上合理位置设置行李车道的地面敞开口用于排烟,辅助疏散,见图6。

图6 T2~S2地道排烟方案构思

4.2.2其他辅助疏散方案

(1)为防止火灾对隧道结构的破坏作用,在隧道的顶部布置了防火内衬,保护范围为隧道顶板及顶板以下1 m范围。的侧墙结构。

(2)本地道配置了消防设备,包括消火栓、监控摄像机、应急照明设施、灭火器、紧急电话、事故照明等。

(3)设置管理中心统一调度各类突发事件及日常运营。

(4)本工程净空限界满足消防车救援的条件。

5 结语

随着机场航运需求的增加,机场规模也在逐步的扩大,机场各个功能模块被飞机跑道切割也不可避免,类似本工程的下穿地道便孕育而生。本工程的疏散方案构思是根据国内已有的设计标准,结合实际工程情况(下穿飞机跑道)考虑,但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随着机场跑道宽度的加宽,类似这种人员少、流量小且使用专门车辆的地道长度还会增加。制定相应的设计标准;尤其是消防疏散标准是值得下一步思考的问题了。

V351

B

1009-7716(2016)03-0031-02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3.009

2015-11-10

黄欣杰(1988-),男,上海人,助理工程师,从事市政建筑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航站楼机场消防
机场罢工
《消防界》征稿启事
基于WF-IoT融合物联网的控制技术在航站楼内的应用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光环境模拟在航站楼高大空间照明设计中的应用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如何避免GSM-R无线通信系统对机场电磁干扰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航Sir带你逛机场——东京国际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