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特点及杭州地下道路之发展

2016-11-24华爱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3期
关键词:道路空间建设

华爱娅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浅析城市地下道路特点及杭州地下道路之发展

华爱娅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2)

简述城市地下道路的特点及城市地下道路发展趋势,阐述了不同地下道路成功建设案例,分析了杭州市地下道路建设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杭州今后地下道路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地下道路;特点;发展趋势;杭州

0 引言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拥堵已成为国内许多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普遍问题。构建城市立体交通,倡导公共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改善环境等具有重要作用[1]。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一些城市建设了城市轨道交通和高架道路,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高架在城市中心区的建设已经难以推进。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地下道路建设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1 城市地下道路的特点

根据《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城市地下道路的定义为:“地表以下供机动车或兼有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城市道路”。其中,“地表以下”指交通的通行接线全部位于地表以下,而人行、非机动车专用的地下通道不作为城市地下道路的范畴[1,2]。

1.1与地上道路的差异

低年级阅读主要还是以绘本阅读为主,绘本主要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通过简单易懂的画面并配上符合低段学生语言特点的表达,方便学生理解并积累字词句的运用,也培养了学生语感。建议低年级老师每周开展一次绘本课,引导学生根据图画故事讲述绘本故事。首先,每周周末布置阅读绘本任务,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阅读,比如四人小组合作阅读形式,组员独自完成绘本的阅读。其次,四人每人选择一个角色扮演。最后,课堂上通过表演再现绘本故事。每周坚持小组合作阅读绘本,不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及习惯。

(1)驾驶环境不同

地下道路空间封闭,与地上道路在光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行车环境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地上道路日间多可用自然光源,地下道路需要全天采用人工光源,并根据地下通道的使用要求设置照明设备,为司乘人员提供一个良好和舒适的视觉环境,提高地下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快速性。地上道路的开敞空间可以较好地扩散行车噪声和汽车尾气,但地下道路的封闭空间造成噪声难以消散,尾气消散条件不佳[3]。城市地下道路内污染物浓度累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行车能见度及道路内司乘人员的舒适性降低,并对驾驶者健康产生危害[4]。

(2)设施配置不同

地上道路的配置设施主要为标志标线、标牌、护栏等常规交通设施,相对简单。

由于地下道路空间封闭,司乘环境不同于地上道路是一大特点;城市地下道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于公路隧道,其施工难度大是另一特点;再者城市地下道路由单进单出逐渐发展为多进多出的形式,交通组织越来越复杂是又一特点。

(3)防灾要求不同

地上道路运营较为简单,对防灾安全要求较低,道路交通组织容易。

作为世界上“最贵的疾病”之一,2003年全球花费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上的资金高达156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中小国家一年的GDP总和。因而,阿尔茨海默病疫苗研发上的进展,让人们看到了攻克该病的曙光,也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1.3城市地下道路的特点

城市水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离不开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建议通过教育、宣传,引导每一位城市居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居民规范节水护水、垃圾分类等生态环境行为,培养绿色低碳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努力成为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行动者、示范者;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营造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格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与公路隧道的差异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文一路(保俶北路—紫金港路)隧道、紫之隧道、望江路过江隧道、未来科技城核心区的地下联通道等,筹划中的天目山路隧道、青年路过江隧道等。

(1)前期选线的影响因素不同

公路隧道多处于城市外围,周边建筑物较少,多为穿越山体,周边环境相对单一,前期选线影响因素较少。公路隧道设计采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城市地下道路位于城市内,往往人口稠密,建筑物多,且道路选线受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布局及地下管线、地下其他交通设施(如轨道交通、地下人行过街设施)的影响,所以选线影响因素繁多,前期选线相对复杂。城市地下道路设计以《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和《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为主要依据。

(2)建设中的施工工艺不同

娘在簸豆子的时候,抖着两个膀子,一忽闪,一忽闪,黄橙橙的豆子就飞上去,在漫天云里哗地绽开来。冬至正担心着呢,又见娘用簸箕轻轻一迎,豆子就乖乖地掉进去了。皮是皮,粒子是粒子。大的放一边,圆的放一边,瘪粒子和豆荚皮都归到一边。娘再簸,再迎,只见满天的豆子飞来飞去,真比天女散花还好看。冬至看呆了。笼子里的鸡鹅也看呆了。斜斜地朝天空望上去,又齐刷刷地随着女主人的动作看下来。如此往复,恰似舞蹈一般。[1]30

以往的城市地下空间发展模式大多是按功能分项规划建设,如地下道路、地下街、地铁、市政管道系统、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库等,只是满足单一的功能需要,相对孤立,很少考虑设施之间的整合,影响了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效率。重视各种地下空间设施的整合和一体化布置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地下道路的自身功能越来越复合化,不仅承担机动车通行,而且可与轨道交通共同布置,还可与市政管线共线。

城市地下道路建设往往需要克服江河、海峡、市内道路干线、周边建筑、地下管网等限制,建设中除局部路段采用全断面开挖施工外,其余多采用盾构机施工。

(3)运营后的交通组织与管理不同

伯虎话音未落时,安平山的声音突然从旁边响起。这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凑过来的,引得在场的三人都一愣,纷纷转过头来看他。但一见他那副笑眯眯而又傻乎乎的神情,仿佛傻笑的吃瓜群众,三人又都不由得感到无聊,随即转回头,继续说事。

公路隧道多为单点进出的线形,交通组织相对简单,功能较为单一,主要承担交通功能,交通流由各类型的货车、客车等组成。

城市地下道路依据交通组织的需要越来越多地采用多点进出的交通组织,还需与各种市政管线设备共管。同时,城市地下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与城区其他路网需要联动协调,因此设备和管理系统更加复杂。

文化具有多样性,每一种文化都应该受到尊重,无论国家大小与强弱。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民族主义和思维定式,摆脱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和文化偏见,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以包容、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和感受不同的异域文化,学会处理和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复杂情况,以适应国际合作办学的需要。

地下道路运营安全要求极高,需进行消防、逃生应急等防灾设计。

地下道路除配置地上道路的交通工程设施外,且标志标线等设施需要根据地下道路的空间情况进行专门设计,另外还需要配置通风、照明、监控、消防、逃生疏散等设施。

2 城市地下道路发展趋势

(1)地下道路功能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地下道路的功能已从原来仅克服地形障碍,发展为改善路网节点交通、完善路网,甚至成为解决核心区停车难题的重要手段。通过地下车库联络道将各地块车库联通,为车库资源的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

(2)地下道路系统性越来越强,多点进出,呈地下网络化发展。

由于经济、自然环境等因素,许多城市的骨干路网尚不完善,无法实现规划路网的功能,即使路网形态已经完善,也存在规划设计及后期土地规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路网疏导的功能无法发挥而需要进行改造。今后城市骨干道路的建设采用地下道路将越来越多,多点进出的系统性地下道路的应用愈加广泛。

在1970年代,美国地质调查局首先使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来测定圣安德烈斯断层系上应变积累的位置和速率。今天,许多研究小组每年使用足够精确的全球卫星定位接收器进行几个月的连续观测来采集应变数据,以便确定每年几厘米的长期水平应变积累速率。

(3)功能复杂,综合开发。

应适时制订修订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增加有关实施I/M制度的相应条款;相关部门应联合发布部门规章。适时修订在用汽车检测标准,并科学合理确定在用汽车排放限值,制定M站认定标准,制定在用汽车尾气排放诊断与维护技术规范等。

公路隧道因多建于山岭中,施工工艺多采用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先拱后墙法、新奥法。

比如学习外研社七年级九单元We are enjoying a school trip a lot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一些动词词组以及现在进行时的基本用法,在课初时,教师可以呈现一些之前和学生一起参加过得school trip的真实照片,通过询问what are they doing的形式,让学生自主运用动词词组和现在进行时的用法。教师将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教学设置了真实的情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投入课堂学习。

3 城市地下道路的国内案例

3.1上海外滩隧道

在外滩隧道建设前,原上海外滩地面道路为双向11车道断面,车行空间宽,慢行空间少,道路两侧的景观分隔,外滩景观效果较一般。

为了解决原外滩地面道路大流量交通的通过,改善外滩两侧地块的交通出行,同时优化外滩的游览环境,上海在外滩地下建设了一条城市快速路。南起中山南二路老太平弄,沿中山南二路、中山东二路、中山东一路、吴淞路至海宁路,全长3.3 km,其中在延安东路和长治路各有出入口。

Now use the words in bold above to complete these gaps:1. My brother is older than me. ... is 23 years old.

该条道路引导过境车辆从地下道路通过外滩地区,有效改善了地面交通的拥堵情况。地面仅设置6条机动车道,剩余断面空间调整为慢行空间。在黄浦江西岸增加了4处广场,使得道路两侧迷人的万国建筑与沿江的瑰丽景观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冠心病类型是急性心肌梗死,此类疾病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较为常用的方法为抗血小板聚集。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进行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3.2北京金融地下街地下交通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中心地区,片区内开发有商业、办公、公寓、会议中心、宾馆、酒店、娱乐等大型综合区块,地下安排有大量停车泊位。为了降低机动车对地面业态今后运营的影响,提高街区内的环境品质,在该区域建设了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该地下道路与金融街中心区的地下车库连通,并与西二环及太平桥大街相连通,实现金融街区块7 500辆车的地下车库与城市干道的沟通,提高了区域出行的效率和节奏,减少了地面多栋建筑的车库出入口,提高了中心区土地利用率[5]。

4 杭州地下道路发展

4.1杭州地下道路发展现状

杭州市经过近些年城市建设发展,在地下道路的规划发展上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主城区已建成了25处地下车行道(包括穿山隧道)(见表1)。

表1 现状杭州地下道路统计表

城市地下道路与公路隧道由于所属区位的不同,导致了两者建设前期、中期和后期运营存在较大差异。

控制变量的选择参考宋文阁等[11]的研究,在回归过程中加入了公司规模(采用总资产度量)、公司杠杆(采用资产负债率度量)、股权集中度(采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度量)以及公司成长能力(采用主营业务增长率度量)。

杭州市在地下道路建设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还存在不足:

(1)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缺乏法律、法规支撑。日本等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早的国家,已经形成较完整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民事基本法、综合立法、专项立法、配套立法等[6]。国内尚缺乏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杭州市政府已提出由市地空办牵头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还未制定该规定,而城市管理各部门间仍需要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统一分工与协同运作上再协调。

(2)杭州市地下道路正在如火如荼发展中,有《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予以指导,但缺少城市地下道路体系的专项规划研究,缺乏对城市路网整体性、系统性的指导。

(3)地下空间的竖向利用规划缺失。地下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不可逆转性,为避免地下道路与城市其他地下构筑物,如地铁、城市管网、地下人行通道、地下车库等建设的冲突而增加地下道路的开发成本和实施难度,应尽早开展重要节点地下空间控制性规划。

(4)系统性地实施快速路网建设时,为了减小对城区路网交通的影响,往往需要分段施工建设。其中,部分地下快速路进行了分阶段设计,个别道路重要节点未进行整体设计,这有可能对今后路网交通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如环城北路—天目山路地下快速路与中河高架的立交方案。

这是该影片快结束时,当英国反恐指挥部布罗姆尼的手下问他要不要杀了关玉明时,他所回应的一段话。我们注意到,这段话的结尾处用了一个词“dragon”,“dragon”在英文中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象征着凶残;而它在汉语中的对应词“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吉祥权威的象征,因此若把最后一句译为“将这只龙唤醒是毫无意义的”,中国观众则会认为这位英国官员对关玉明充满了褒奖,从而错误地理解源语作者真实的信息意图。我们看到,该影片的译者在译文中省略了这一文化信息,用“不要再节外生枝了”很好地传递了源语作者的信息意图,也使译文通俗易懂。

规划方案考虑环城北路—天目山路快速路主线为连续地下道路,通过匝道与地面道路、高架道路沟通,但由于种种原因,中河高架以东环城北路地下快速通道先行建设,为单进单出隧道,未预留地下道路主线从地下向西延伸,由此导致该快速路在中河高架立交节点处需通过地面道路实现主线向西延伸。该东西向快速路需要在该节点地面段与主线连接,高架定向匝道选择,地面道路交叉口转换,由此造成车辆行驶轨迹复杂,有可能引起快速路地面段拥堵,甚至导致地下道路出入口产生排队,形成较大安全隐患[7]。

4.2杭州市地下道路发展需注意的问题

(1)构建地下空间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系统性地规划城市地下道路网络,与城市快速道路体系无缝对接,共同构成城市快速路骨架系统,从全局的视野来设计落实地下道路系统,布设合理的多进多出地下通道组织区域交通,改善杭城交通拥堵的局面。

(3)依据杭州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未来发展趋势和交通现况,考虑到地下及通车通道建设的作用和特点,以“高效实用”为原则,有重点、有选择地修建地下车行道。

(4)根据2015年11月1日新实行的《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221—2015),设计符合城市交通特点的地下道路形式:地下道路的平面线形指标、断面宽度、纵坡设计,降低地下道路开发难度,减少投资成本。

(5)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点区域构建各自独立的地下环路系统,加强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的有机联系。

(6)加强建设技术学习与借鉴,根据杭州市的地理条件,开发适合杭州地下道路建设的施工机械、机具。

(7)地下道路的建设中要注重环境保护,特别是在运营期做好环境净化尾气处理,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影响,降低对地下通道内行驶车辆司乘人员的不利影响。

(8)与其他地下设施共建、预留地下空间。

[1]CJJ 221-2015,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S].

[2]俞明健.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3]W.K.Chow,M.Y.Chan.Field measurement on transient carbon monoxide levels in vehicular tunnels[J].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3(2):227-236

[4]邓顺熙,陈洁,李百川.中国城市道路机动车CO、HC和NOX排放因子的测定[J].中国环境科学,2000(1):82-85.

[5]黄友谊,杨凌聆.北京金融街地下交通工程简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2):1252-1259.

[6]刘春彦,沈燕红.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8):587-591.

[7]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分析[R].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2004.

U412.37

B

1009-7716(2016)03-0012-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3.004

2015-12-17

华爱娅(1983-),女,浙江杭州人,工程师,从事道路交通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道路空间建设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空间是什么?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创享空间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