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

2016-11-23刘伟刘筠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冲突融合

刘伟 刘筠

【摘要】华裔美国文学是属于美国文学大范畴下的一种少数族裔文学,它是一部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和史,在这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过程中,华裔美国作家不断构建自我身份,寻求自我发展。本文探讨了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梳理了华裔美国作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中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华裔美国文学 文化身份 冲突 融合

华裔美国文学是指在美国受教育的华裔作家用英文描写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的文学作品。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美国华裔文学经历了从被湮没到被关注,从被边缘化到逐步进入“主流”的曲折而动荡的发展历程。华裔文学作品不仅描述了华人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艰辛的奋斗和创业过程,而且表现了作为美国少数民族之一的华人族裔的思想感受和生存境遇,同时也反映了一代又一代的华裔所经历的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和冲突。

一、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最早拿起笔来用英文小说表达早期美国华人心声、展现华人生活和境遇的华裔作家是“水仙花”。她的短篇小说集《春郁太太》也常被认为是美国华裔文学的开山之作。她在作品中以感性的华人故事反驳白人作家笔下被歪曲了的华人形象,对北美华人人性化的描写为上个世纪之交的美国读者提供了不同于美国白人作家笔下的华人形象。

20世纪40、50年代的美国华裔文学主要是两位华裔作家的自传体小说,其中一篇是刘裔昌的《父亲与光荣的后代》:一个第二代的华裔男孩与父亲因为对中美两种文化持不同的态度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以及他认同美国并希望自己被美国主流社会接受的心路历程;另一篇是黄玉雪的《华女阿五》:一个23岁的美国华裔女性对中美两种文化进行对照,对中国进行远距离的审视。

1976年汤亭亭《女勇士》的成功是美国华裔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华裔作家的作品第一次被主流文化视为文学艺术,使得美国华裔文学批评得到主流文化的肯定和尊重。在随后的十几年里,美华小说界相继出现了谭恩美、李健孙、任璧莲等引起较大反响的作家;在戏剧领域,继赵健秀之后,黄哲伦创作出大量的剧作;在诗歌方面,李立扬等美华诗人逐渐站稳了脚跟。

二、从迷茫到认同到超越——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和

二十世纪最初60年间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家,受当时美国社会政治环境影响,很多华裔为了生存需要,拼命想忘记自己中国文化身份,通过与美国主流文化认同来跻身于美国的主流社会。为了得到美国社会的承认,他们以遗弃自身中国文化为代价,成为“臣服式”同化的祭品。

到了70年代华裔作家在文化解放运动中对华裔文化身份进行了反认同与重构。作为文化民族主义斗士的华裔作家赵健秀猛烈抨击白人和种族主义强加给华裔美国人的带种族偏见和歧视的刻板形象,重新塑造中国人的正面形象。作品从反抗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排斥压迫,从固守和弘扬民族文化来寻求自身身份和文化认同。

汤亭亭、谭恩美等人用“民族视角”阐明他们的华裔文化认同。汤亭亭的策略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来构筑独特的美国身份,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和现实融合在一起,以反映美国华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寻求和探索,并建构属于华裔美国人的独特传统。而置身于特定的美国文化土壤中成长的谭恩美,其中美双重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困惑、焦灼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呈现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或人与社会冲突的每一处细节设计之中。在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谭恩美的作品再现了她对文化属性的理解和认识,展现了中西两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和冲突。

进入20世纪90年代,华裔美国文学作家中有股力量主张淡化文化身份的界定,消解文化身份的对立,强调文化之间既有碰撞和冲突,也有消解和融合,任碧莲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华裔美国作家,其作品中的族裔属性大大淡化了,在作者眼里,这不同于同化,而意味着更多的选择。任碧莲的文学创作表明,人类社会及其文化是一个多样化的存在,自己作为一个少数族裔具有很大的优势并能很好地利用它。她以多极挑战单极,以边缘解构中心,实现自我与他者的互融,把这样一个多元文化杂交的文学世界蓬勃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的归因

首先,从历史角度上看,中华民族和美利坚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历史阶段,即中国近代史上所形成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与美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想体系,因此其文化内涵必然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次,民族差异导致中美文化的碰撞,包括华人与白人的民族冲突,美国社会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等等;再次,作为文学创作的主体——华裔美国作家大都具有双重的文化背景和身份,其各自成长和发展道路本身就是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结果;最后,作为华裔作家所处的社会环境——美国社会越来越成为多元文化、多种族的社会,各种成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作为多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不仅展现了过去几代华裔美国的生活和发展状况,而且反映了众多华裔作家们的心声和愿望,而这也正是当今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碰撞不可回避,文化的融合才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中,华裔美国文学经过三代作家的共同努力,为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打开了大门。

参考文献:

[1]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李小兵,孙漪,李晓晓.美国华人:从历史到现实[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03.

[3]单德兴,何文敬.文化属性与华裔美国文学[M].中央研究院欧美研究所,1994,11.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冲突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刚柔并济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冲突管理
破次元
融椅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全面冲突管理的构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