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016-11-22汪田波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语文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讲究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品德熏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德育渗透;教材优势;教学方法;语文活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优势,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帮助学生建立理想的人格目标,领悟人生意义。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结合课文内容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但每一篇课文都包含有丰富的想象内容。有许多领袖人物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是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些内容是课文的重点,需要教师进行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目标。他们的光辉形象,对学生有巨大的感染力、说服力,能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向领袖人物、英雄模范、普通劳动者学习,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用文章所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

二、讲究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就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要让学生的思想开放。同一篇文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围绕同一问题说话,可以发表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只要学生的答案有一定合理性,就不应该轻易否定,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备课时要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要备德育目标,根据课文实际寻找二者渗透的最佳结合点。教师只要善于抓住时机,完全可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文与道”的统一与共进。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和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潜质,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用美好的景物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写景的方法,更要注意培养提高其审美情趣,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河山欣赏、赞叹的同时,陶冶情操,增强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要用历史和今天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责任感。在课堂教学中认识汉字美,深挖主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汉字的美感,感受汉字的魅力,热爱祖国的语言。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推敲、分析、揭示其蕴含的深刻意义,体会作者运用这些文字的匠心,继而把作者寄寓其中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学生,从而使学生在学得语言文字知识的基础上,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转变。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这就要求我们根据课文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及凭借语文活动开展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教育方法上做到“灌”和“导”相结合,变“被动”为“主动”。注重学生是教学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在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要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教学渗透到每一堂语文课中,让初中生在感悟到语文知识海洋的浩瀚的同时,也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学生增强素质的另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股市比赛、收集简报、做手抄报,开讨论会、讲演等,这些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又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古典诗歌朗诵、讲成语故事,既让学生们掌握朗读、讲演的技巧,又让学生能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祖国灿烂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我们还可以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写社会调查,让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培养健全的人格。还要利用课外阅读实施德育教育。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在语文课堂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的思想在活动中进一步得到体验,得到升华。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立足于语文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讲究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学科活动,在教学中认真、积极地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自觉的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将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的,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小公民。

作者简介:汪田波(1978-),男,江西上饶人,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育。

猜你喜欢

语文活动德育渗透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文言文教学不可忽略课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