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的时光》赏析

2016-11-22郭晶晶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18期
关键词:戏园永明祖母

◎郭晶晶

《孩子的时光》赏析

◎郭晶晶

翟永明的短诗《孩子的时光》,读后颇耐人寻味,整首诗在形式上极具韵律感;通过对比,则表现了诗人深切的历史意识;而双重视角的运用,更是激起读者的一种哲性思考。

翟永明的《孩子的时光》,其美妙之处在于它的形式,整首诗仿佛一首婉转的歌,极富韵律感。实际上,新诗是不崇尚“歌”的,戴望舒就曾说过,新诗应该去了音乐的成分,吴晓在《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诗学新解》里,也主张新诗应该实现对“歌”的超越。但是,翟永明在《孩子的时光》中,却能把歌的旋律与诗的内容达成完美的一致,的确更使人觉得耳目一新。这首诗读起来似南方民歌,凄楚委婉,又似旧体诗,韵律齐整。全诗大致押韵,比如第二节“口吐芬芳”,“流盼的波光”;第五节“一色的刘海”,“一齐的喝彩”。在旋律上,也给人以回环往复的感觉,“半世界苍髯浮生/半世界红粉佳人”,“也随地毡翻滚/也随铙钹帮衬”,“一样是半壁河山 晴天如洗/一样是祖母的小小戏园”……读起来如泣如诉,如怨如艾。在节奏上,这首诗长短句交错,整散结合,如第一节,首先一个口语式的长句,简单自然,接着两句对仗,带有文言的韵味,就有一种戏剧性的转换,然后写到祖母被戏所感动,入到戏中,如痴如醉,最后,短句“在这小镇”结束,干净利落,又觉得余韵袅袅,似有深意,耐人寻味。由此,翟永明这首诗强烈的形式感,韵律感,可见一斑。

翟永明诗歌的立足点思考方式是女性视角和女性经验,从1984年的组诗《女人》开始,翟永明凭借着瑰丽神秘的女性诗歌文本和先知式的“黑夜意识”,开创了一个女性诗歌的辉煌时代。她曾经这样说过:“我作为女性最关注的是我的同性的命运,站在这个中心点上,我的时将顺从我的意志去发现先在我身上变化的一切。”①但是到了九十年代以降,翟永明的女性视角已不仅仅禁锢在对女性关怀上,而是向外拓展为以一个女人的视角观照现实生活的隐秘,观照世界以及整个人类,其诗歌的魅力早已超越了对性别差异的敏锐批判,而是涵盖了对社会、文化、生活、心理方方面面的广泛审视。在经历的教诲下,翟永明开始把女人看成普通人,她用诗歌想象着世界,不装扮模仿男人,也不追求雌雄同体的障眼法,而是表达了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个体的“人”的细微感受。在这首《孩子的时光》中,翟永明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段,体现了对传统的狭窄的女性立场的超越,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忧患意识。在这首诗中,不仅表层的是“苍髯浮生”与“红粉佳人”的角色对比,更重要的是深层的人物心理、人物命运、环境变化、时间流逝的对比。戏中角色与看戏的祖母对比,戏剧情节引出祖母往昔记忆,“祖母出神的倾听 / 想起了未出阁的当年”,戏里戏外人生的对比,落实了诗人“真戏在作 / 假戏在演”的感慨,“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戏中人与戏外人,两者交融,共同演绎了“人生如戏”的古老命题。除了记忆与现实的融合,真景与幻觉的重叠也构成一种对比,“台上已过去千年/台下仍是一盏茶的时间”,这种如梦似幻的时间变化,似乎又构成对世人所追求的永恒的消解。还有空间对比,“一样是半壁河山 晴天如洗 /一样是祖母的小小戏园”,“半壁河山”的辽阔与“小小戏园”的狭窄构成对比,一个气吞万里、一个曲径通幽,但就是这看似渺小的戏园里,却上演的宏大的人生悲喜剧,令人惊觉原来男人们出生入死、争战不休的“河山”,也不过是女人们的“戏园”而已。这是对传统的英雄崇拜、男性崇拜的消解,带着一种女性特有的狡黠和睿智。为什么这首诗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翟永明作为一个女性,有感于这个世界对女性的压抑和束缚,对人生总有一种虚幻感,而面对这充满“虚幻”又真实人生,仍是无限的留恋。“台上人轻装窄袖一色的刘海/台下人击节轻扣 一齐的喝彩/祖母出神的倾听/想起了尚未出阁的当年”,这样的诗句所表达的,与其说是感伤,不如说是一种事过境迁、时过境迁以后的理解和宽容、达观与平静。

这首诗取名《孩子的时光》,表面上是通过一个七岁的孩子在戏园里的经历写戏、写祖母,但实际上,七岁的孩子怎能深切的感觉到“我看到了死亡”,悲剧的阴影仍“缠住了我一生的目光”。“孩子”只是在场者,见证了戏剧情节和祖母情感,在孩子的背后,我们感到的是诗人的情绪,一声轻叹、一番思考,这分明是一个成年人的人生感悟。悲剧命运的纠缠,是无法抗拒的宿命,也是萦绕生命的情结,这是翟永明所要传达给我们感受,“孩子”和诗人自身,用双重视角为我们展示生活、阐释生命的哲学意义,这其中,也蕴涵着一种坚强、一种抗争和一种自我独立。可以说,这是一种生命型写作,源于生命,来自内心。

这首诗不是昂扬的,但也不伤感,昂扬里有反讽,感伤里又含喜悦,它给予我们的,既是一种感官上美的享受,又引领我们对历史、对命运有一种智性的思考,确是让人回味无穷。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戏园永明祖母
晚清伶人开办戏园管窥
晚清上海租界戏园为何能遵守国忌禁戏?*
胡永明:“粮”心人的三大法宝
祖母
钟永明
祖母家的夏天
清中期北京戏园演剧生态初探
祖母尚能倚门望(节选)
从晚清报刊新闻看戏园治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