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抓蚂蚁”走进贵州戏剧

2016-11-21杨甜甜

贵阳文史 2016年5期
关键词:戏剧节贵阳剧场

杨甜甜

“抓蚂蚁”是导演唐煌和他的团队在贵阳成立的本土戏剧团,它的前身是2006年上海成立的“Dramaing”,唐煌将它解释为“正在戏剧”,尽管这个单词在英文中并不存在。“抓蚂蚁”一是取“Dramaing”的谐音,再者也是唐煌身为戏剧工作者对自己的定义。他把自己和团队称为戏剧界的小蚂蚁,或许影响力比不上声名显赫的戏剧大师,但是像蚂蚁一样,一直勤勤恳恳,为戏剧默默付出。

2009年,唐煌从上海回到贵阳。已经在上海从事了几年戏剧工作的他,感受到家乡的戏剧氛围十分匮乏,便想着要为改变做些什么。这一年,唐煌兴致勃勃地在贵阳开办一个戏剧节,名为“时尚贵州当代小剧场戏剧季”,邀请了北京、上海、成都和贵州的戏剧团队,排演了4部戏在戏剧节上展演。期望很高,然而现实却给了唐煌一个尴尬的回应:“十三场演出,上座率只有两成,也就是说剧场里面是空空如也。”

面对着惨淡的票房,唐煌只好先放下起初的热情,开始冷静思考戏剧节遇冷的症结所在。“后来我们觉得贵阳还没有这样一个戏剧文化市场,如果原因是这个,那我们就一定要先培养观众、培养市场,才能最终让戏剧慢慢发展起来。”

最后几场,唐煌决定取消售票,以“一元看戏”的形式吸引观众走进剧场。“我们专门在《贵州都市报》刊登了广告,只要花一块钱买一份报纸,凭借这份报纸就能免费进剧场看戏。”这一转变,实有成效,当天上座率就达到了八成以上。

这次戏剧节,是唐煌和同伴筹集资金55万举办的,演出13场,最终票房总收入只有13万多。尽管“亏得一塌糊涂”,但在鲜少的观众中,还是有许多人让他感动不已。“因为即便是在只有两成上座率的情况下,也有部分观众看我们的戏看了很多场,两场、三场都有。他们中的一些人看完之后,会留下来跟我们进行演后谈,一起交流分享各自的感受。这些来看戏的,有的是从事媒体工作的,有些是教师,有些是文艺爱好者,也有一部分老艺术家。特别是贵州省话剧界的泰斗——井立民老师,看完演出后,专门起身向台上所有的演员鞠躬,他说‘贵州话剧断档了二十年,今天你们让我又看到了希望。”

在“一元看戏”的几场戏后,唐煌设计了一个“支持本土话剧”的募捐活动。“捐或者不捐都是观众自愿的,如果他觉得我们这个戏还可以,觉得挺支持我们这帮人做这事的,都会多多少少捐一些,十块、五十、一百、一块两块的都有。最后下来,还是收到了八九千块钱,还挺好的,起码能够我们去支付这一天的场租。”

这一年的经验,让唐煌意识到“一定要做观众的培养,不然会死得很惨。怎么培养?你说你没看过,那好,我就让你先来看戏,让你知道话剧是干嘛。”

于是,第二年唐煌彻底放弃了售票的想法,以公益的形式做起了戏剧节。“我们与贵州省图书馆合作,以‘三本书看一场话剧的形式邀请观众看戏,捐得的书用来建立希望小学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图书室,像贵阳的曙光小学、都匀王思镇五寨村小学的图书室就是我们建的。”这样公益形式的戏剧节,吸引了很多媒体、观众的关注和参与,4部戏的上座率不错,同时也让唐煌收获了许多不错的口碑。“这一届总共花费了6万多,跟原本计划的7万相比还余下了几千块钱。这几千块钱大家伙一起吃了个饭、聚个会,第二届就算圆满结束了。”

到了第三年,唐煌又改变思路,“因为要一步一步引导观众认识戏剧、了解戏剧、喜欢戏剧。”第三届的“时尚贵州当代小剧场戏剧季”做了两场戏,一场延续上一届“捐书看戏”的公益形式,一场转为“平民剧场”——无论座次,票价统一50元。“票一推出,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全部抢空了。但这个戏我们也只是保本,因为场租一天就是八千,再加上一些布景、道具,我们整个花费是将近3万元。而我们的票房收入是3万零一点,算下来是盈余了两三千块钱。这两三千块钱,最后也是让大家一起吃个饭作为这一届的结束。”

时间再过一年,前两年的小成效让唐煌觉得是时候该引导贵阳的戏剧市场“慢慢走上正轨”。所以这一年的戏剧节,推出了50元/80元/120元三级票价,剧目是基于上一届演出的、十分受欢迎的《天堂隔壁是疯人院》做的2.0升级版本,演出了6场。“当时出现的状况是票全部售罄,连过道上都卖了20个加座。来看戏的侯丹梅老师也说,被我们的这种精神感动,因为在贵州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剧场座无虚席的场景了,更别说是连走道上都占满了的情况。”

随后几年,唐煌办的戏剧季便一直依照50元/80元/120元的三级票价进行。2015年1月份,唐煌做了一部贺岁剧《面具》,时间临近春节,面临着电影院种种贺岁片的冲击,尽管如此,这部剧的上座率也达到了7.5成。

在唐煌看来,相比前几年来说,贵阳的戏剧市场已经在慢慢呈现出一个升温的态势,从以前的没有观众,到观众慢慢增多,再到现在剧场里有很多观众。这样的进步,有自己和团队的努力,也离不开其他许多剧团、剧社的努力。贵州省话剧团一直都在做戏,像《天地文通》、《这里黎明静悄悄》等等大戏;还有贵阳市演出公司、贵州省演艺集团也在不停引进一些外省的比较好的剧目,有孟京辉、赖声川老师的作品,还有西班牙的经典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尼》等等。这些剧目的引进,都是对贵州文艺市场、戏剧市场的丰富和培养。有官方做的,也有我们独立剧团自己做的。

唐煌想做好本土戏剧,想营造良好的本土戏剧氛围,但他的想法又并不止于此:“我们发扬本土戏剧,把外面的戏引进来,同时也希望能把本土的戏剧带到外面去展示、演出。”

2015年下半年,唐煌带着自己导演的环境戏剧《呼唤》受邀参加了乌镇戏剧节。这已不是唐煌第一次参加乌镇戏剧节,早在2014年,他就带着话剧《今夜的滋味》在乌镇戏剧节上演出。《呼唤》在戏剧节上每天演出3场,每场都吸引许多观众驻足观看,有的甚至连看两三场,甚至有法国艺术家表示想推荐这部戏参加次年的欧洲戏剧节。一时间,《呼唤》在乌镇戏剧节收获的赞誉受到贵州媒体的多方报道。

今年8月,唐煌又为安顺市筹办准备了一场为期3天的戏剧盛宴——国际屯堡戏剧节,邀请了法国、意大利、威尼斯、非洲的5个剧团来进行表演。“内容都是与面具相关,我们贵州与面具相关的戏剧,像傩戏、地戏、德江傩堂戏、彝族撮泰吉、福泉阳戏等等这些,我们都会全部请到安顺来表演。”自己的剧团也准备了一部《屯堡寻宝记》在戏剧节上表演。这部剧是与三位法国艺术家合作完成的驻地创作,这也是唐煌一直以来想做的戏剧。所谓艺术家驻地创作,就是邀请戏剧艺术家根据环境,就景、就情来创作和设计作品,并就地演出。

猜你喜欢

戏剧节贵阳剧场
学校里的戏剧节
欢乐剧场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安排表
找朋友
贵阳分店
寻味贵州——贵阳
荣宝斋贵阳
论《日出》的剧场性
开心剧场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