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音袅袅话春秋

2016-11-21吴道欢

贵阳文史 2016年5期
关键词:戏剧贵州艺术

吴道欢

在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中,有着各种不胜枚举的艺术种类,根据近现代艺术理论,通常将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建筑、雕塑、戏剧与电影确立为八大艺术形式。在这些艺术形式里,按照时间与空间、动态与静态、视觉与听觉、表现与再现,亦可以将八大艺术形式分门别类。每一种艺术,都是别具一格的,而唯一具有临场感,且能够将艺术维度交叠起来运用,并跨越多种分类形式的,只有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依靠文学艺术进行二度创作,通过表演艺术来承载内容叙事,能够对时间与空间进行艺术再造,是视听艺术的代表。虽然这些特点与电影有几分相似,但唯有戏剧能够让两者共通的五大要素——剧本、导演、演员、观众、剧场,在同一时间处于同一空间当中。或许,这就是戏剧这门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艺术形式长盛不衰的原因。

关于戏剧的起源已不可考,普遍为人接受的一种理论是来自于古代祭祀歌舞和仪式的演化。戏剧的通俗定义即是演员在舞台上为观众现场表演以达到叙事性目的的一门综合性艺术,因此广义上的戏剧包括了话剧、戏曲、歌舞剧、音乐剧等。中国戏曲隶属于戏剧范畴,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戏曲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形成过程相对漫长,直到宋元时期才得以成型。成熟的戏曲要从元杂剧算起,经历明、清的不断发展演变而进入现代。清朝时期,是中国戏曲繁荣的高峰期,地方戏曲开始蓬勃发展,一时间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响彻中华大地,各出风头。乾隆时期徽班进京,博采各种地方戏之长,形成了京剧,经过一大批名家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最终让世界剧坛又多了一件瑰宝。

如同京剧一样,任何一门舞台艺术的问世,都是从无到有、从借鉴到融合、从幼稚到成熟。在京剧发展如火如荼的时期,黔中大地上也有一门艺术正在孕育着。清朝嘉庆年间,一种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分角色唱演的艺术流布至贵阳,被称作贵州扬琴。光绪年间,云南扬琴、四川清音、湖南丝弦等艺术形式相继传入贵州,促进了贵州扬琴的发展。进入新中国后,这种以贵州扬琴为调,兼以方言道白,乡土乡音的说唱艺术,获得了贵州人民的喜爱,并将这一表演取名为贵州文琴戏,各地相继成立了专业或半专业的文琴剧团,编排剧目并赴各地交流演出。1960年,贵州省委从参加文琴戏会演的团体中,抽调300余名演职人员,组建了黔剧演出团,将贵州文琴戏正式定名为黔剧。从此,中华民族舞台艺术的词典中,便有了黔剧及其条目。

呱呱坠地的黔剧,得到了全省上下的大力支持,随着全国各地京、评、川、越剧团的艺术骨干前来指导培训和大批戏剧专业人才的加入,贵州戏曲界有了更多与不同艺术门类交流切磋的机会。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为黔剧即将到来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艺术基础。1960年5月2日,诞生不过百日的黔剧演出团在贵州省委礼堂为周恩来总理演出了《卓文君》选段《闺怨》和《西厢记》选段《佳期》、《拷红》,演出完毕,周恩来总理留下了极其宝贵的墨宝:“黔剧演出团的同志们:希望你们在党的领导下,高举总路线的旗帜,坚持毛主席的文艺方针,发扬黔剧自己的风格,吸收其他剧种的优点,融会贯通、推陈出新,为创造新黔剧而奋斗。”

周总理的话鼓舞着贵州人勇攀黔剧艺术高峰的决心。既然黔剧是最通俗、最为贵州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那就应该扎根到本土的民俗民族文化当中,这样才能体现贵州地域文化的精粹,发挥黔剧地方特色浓郁的艺术特点。多民族聚居的贵州一直流传着许多少数民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便成为了黔剧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与戏剧经验所结合的素材。

根据侗族传统戏本《珠郎娘美》,黔剧改编并推出了经典的代表作品《秦娘美》。故事讲述了美丽的侗族姑娘秦娘美与邻寨青年农民珠郎相爱,但因为在旧时期有着“姑表还亲”的老习俗,两个相爱的青年为了争取婚姻自由,只能从榕江逃到贯洞。贯洞当地的大财主垂涎秦娘美的姿色,勾结歹人害死珠郎。秦娘美得知真相后,与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最终设计铲除了恶霸,为当地除了害,也为爱人报了仇。

秦娘美是一位美丽勇敢、反抗封建社会压迫、挑战旧制度的女性角色,她个性鲜明,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女性可以说是一直处在被压迫的地位,封建礼教的约束,让她们活动与思想的空间受到了极大限制。她们无法接触社会现实,无法看清历史潮流,更加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少数女性虽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却因为缺乏实际生活的经验,只是简单地恪守教条,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而秦娘美人物的艺术特色,正是因为她还原了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人物特性,她不再像传统故事中描述的妇女那般软弱,她有勇有谋并且敢同封建旧势力展开面对面的斗争,也代表着新时代女性的光辉形象。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了它总是应时代的需求而产生,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与审美观念,影响了创作者和艺术家;而一定时期内的艺术作品,也反映了各民族文化思想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秦娘美》赴首都演出,黔剧这门艺术获得了文艺界专家同行的一致好评,从而拉开了全国性的汇报演出之旅。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杭州,黔剧在收获了无数赞誉的同时,也向外界宣传了贵州的民族民俗文化,让世人感受到了贵州文艺的魅力。《秦娘美》作为黔剧的代表性剧目,从贵州戏剧舞台上横空出世,在全国各地的舞台上华丽亮相,也为中国戏剧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61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黔剧《秦娘美》搬上了银幕,电影上映后反响强烈,来自贵州的民间故事让观众感受了贵州少数民族风情中自然率真的一面。同年,《秦娘美》在国外发行,更是让黔剧艺术借助着电影的翅膀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乘着载誉而归的东风,黔剧开始在创作和演出上双管齐下,《窦娥冤》、《昭君出塞》、《鲁达除霸》、《断桥》等历史传统剧本改编的黔剧和响应中央号召创作的《朝阳沟》、《山高水长》、《纸老虎现形记》等优秀新剧目轮番上演,丰富了贵州人民的精神文化和娱乐生活。

历史就像日历一样,一页一页地翻过,艺术作品却忠实的记录着每一个时代的精神需求与文化面貌,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黔剧也不会停下发展的脚步。1979年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新中国建立三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中,贵州省黔剧团的《奢香夫人》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一等奖和表演一等奖, 这是黔剧继《秦娘美》之后又一部引人注目的艺术作品。而2013年根据《奢香夫人》改编的大型黔剧《九驿图》,是在经典剧目基础上加以创新,融入新元素的新剧。时光跨越半个世纪,黔剧始终承载着贵州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贴近现实生活,倾注着对人性的温暖和关怀,饱含强烈的艺术吸引力。

无论是老剧还是新剧、传统戏还是现代戏,其历史进程和艺术表现从来不是孤立、偶然的。黔剧在创立之初就有着非常显著的兼容性和开放性,它博采众长,以本地方言为戏剧语言,以歌叙事,注重人物塑造。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故事、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一段段引人入胜的表演,都能让观众得到心灵慰藉感受快乐,而快乐不就是生存的意义指向吗。可以说,黔剧能够得到贵州人民的喜爱,正是因为其浓缩了贵州民族文化生活的艺术旨趣。

在当下科技迅猛发展,各种娱乐形式铺天盖地向人们袭来时,对传统艺术来说并非全是挑战,或许还是一个机遇。鱼儿离不开水,艺术也离不开生活,黔剧作为地方剧种,更应该与本地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用自己的语言演绎属于自己生活的喜怒哀乐,用艺术再现生活,并借助艺术观念的拓展和技术条件的革新,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我们看到,传统的京剧与昆曲等艺术形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如今又受到年轻人的追捧,重新回到市场,从而迎来了生机。可见蕴含着时代精神的艺术作品是经过历史的沉淀而来,这种文化心理可以渗透于每个人心灵深处,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会引起人们的共鸣。时代的脚步会一直前进着,黔剧朴素而旺盛的生命力将决定它的艺术走向。我们希望看到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考验,将优秀的传统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在戏剧艺术的天地里永恒地闪耀人类智慧之光。

猜你喜欢

戏剧贵州艺术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贵州,有多美
沉醉贵州
纸的艺术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戏剧类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