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聂公碑·聂公桥·聂公祠

2016-11-21杨大辛

天津人大 2016年9期
关键词:纪念碑袁世凯楹联

杨大辛

聂公碑·聂公桥·聂公祠

杨大辛

聂士成将军纪念碑

在南开区天塔湖畔,卫津南路与水上公园路转角处的草坪上,有一座纪念碑,矗立一尊跃马横刀的清朝将军铜像,在花岗岩的碑座上刻有“聂忠节公殉难处”七个大字。

聂忠节公即清末天津提督聂士成,“忠节”二字系清廷褒扬聂土成为国捐躯而追封的谥号。聂士成(1836—1900),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武童出身。早年入伍李鸿章统帅的淮军,曾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的起义,升任总兵。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率部赴台湾抗击法军,1894年中日战争期间在辽东大高岭抗击日军,骁勇善战,屡立战功。1894年升任直隶提督,卫戍津门。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攻陷大沽口,一路烧杀,长驱直入,聂士成奉命率部御敌。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率团民攻打紫竹林租界,聂土成协同作战,挺进小营门一带重创敌军。随后联军增加兵力,炮击猛烈,聂部被迫退至八里台一带,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之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聂军伤亡惨重。聂士成驰骋战场,几易坐骑,最后提刀挺立八里台桥头,凛然高呼:“此吾致命之所也,逾此一步非丈夫矣!”此时突然飞来炮弹在附近爆炸,伤及聂士成,腹破肠出,依旧挥刀督战,顷刻头部、胸部又连续被流弹击中,血染桥头,壮烈牺牲!

聂土成悲烈殉国,朝野震惊,国人痛悼。战争结束后,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为悼念聂士成做了三件事:一是将八里台桥更名为聂公桥;二是在聂土成殉难地点竖立聂公碑,建于1905年;三是奉旨建聂公祠,以为祭祀之所,祠堂位于河北区三条石大街,1908年建成。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历来受政治观点的制约。在全国解放以后,革命思潮涌入一切领域,封建王朝将领、曾镇压农民起义的聂士成,当然要遭到贬责。先是聂公祠被一家工厂占用,1959年又利用原建筑群辟为三条石博物馆。其后聂公碑被推倒,埋人地下。一代英灵随时代巨浪的冲击悄然湮灭。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解放思想,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史学工作者重新审视历史人物,把握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地评说是非功过。如来新夏教授主编的《天津近代史》一书(1987年出版),对聂士成是这样评价的:“纵观聂士成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功过相间,瑕瑜互见的人物,但终为捍卫民族尊严而献出了生命,应该说是功大于过的。”历史经过时间的沉淀,显示了公正和宽容的本质。

1983年聂公碑从地下被发掘出来,翌年在现址重建;最令人欣慰的是,一尊展现勇猛杀敌英姿的聂士成伫立于碑座之上,供后人凭吊。聂公碑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于聂公祠,由于在1976年地震中损毁与城区改造,原建筑已不复存在。

还有一事有必要提及,在1905年聂公碑初建时,刻有直隶总督袁世凯撰写的挽联,联曰:

勇烈贯长虹,想当年马革裹尸,一片丹心化作怒涛飞海上;

精诚留碧血,看此地虫沙历劫,三军白骨悲歌乐府战城南。

这幅楹联,对仗工整,寓意深刻,读来感人至深。可能是因为袁世凯是个有争议的负面人物,纪念碑重建时楹联被舍弃了。其实这幅楹联未必出自袁世凯亲撰,但不拘怎么说,似乎不应该“以人废言”。特附书于上,略补遗珠之憾!

(2006年6月)

猜你喜欢

纪念碑袁世凯楹联
射阳湖畔的一座威严纪念碑
孔府的年节楹联
八月,纪念碑在闪光
我与楹联缘不浅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
楹联简史三字经(六)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
“坚苦卓绝的登陆”纪念碑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