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志难酬主题在中学古诗词中的表现形式

2016-11-21靳瑞芳王玉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表现形式主题古诗词

靳瑞芳 王玉莹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诗词方面许多作品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主题,作者通过作品传达了这种感受,其风格和主题、表现形式、心理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

关键词:壮志难酬 主题 中学 古诗词 表现形式

中学语文教材中在诗词方面许多作品都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主题,无论是魏晋陶渊明还是唐代的李杜,亦或是宋代的苏轼,都通过自己的作品传达了这种感受,这些文人墨客的心理转变过程也直接影响到作品风格和主题,表现形式也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壮志难酬主题表现形式的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壮志难酬这一主题普遍存在,无论哪个朝代的作者都曾用作品来抒发自身的壮志难酬、怀才不遇之感。但各个时代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批判现实

汉代的文学经历了批判-赞颂-批判的过程。汉代的文人五言诗的代表诗人郦炎正是处于后一个批判时期。郦炎的《见志诗》两首抒写理想,描绘现实,以鸣不平,“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贤才不遇明世,备受压抑,壮志难酬。

(二)安贫乐道,崇尚自然

魏晋时期的文人们追求一种魏晋风流的人格,使自身有一个诗意的、艺术化的人生。陶渊明是这方面的代表。陶渊明一生坎坷清贫,躬耕田园,追求隐士之乐,在他一再描绘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中何尝不是为自己描绘的快乐,勉励自己对于田园生活的无悔,如果无报国之心就不会一再出仕,也不会在出仕和隐居之间犹豫不决,更不会在最后对朝廷伤心后决然隐居,一生壮志难酬,所以决然离去,于酒与菊中追求桃花源般的生活。他的诗于潇洒的躬耕生活中传达一生壮志难酬的情感。

(三)从少年情怀到中年思虑

盛唐诗人李白,他的仕途坎坷多舛,他曾经历过数次漫游,一生漂泊,于漫游途中写下许多名作,他在《蜀道难》中三次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不仅是蜀道路途的艰难,也是他仕途的艰难,他并没有放弃“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但是受人排挤的李白以酒来宣泄心中的苦闷,表示对侯门显贵的不屑,一首《将进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宣泄了诗仙李白受人排挤的苦闷。“诗仙”李白用少年般浪漫的情怀,于狂放不羁中挥洒壮志难酬的苦闷。杜甫生活在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时代,他曾漂泊西南,困守长安十余年,这十年他游历在上层社会无人赏识不受重用,看透了社会的黑暗、官僚的腐朽,沉浸在下层百姓中见惯了民生疾苦。他经历安史之乱,在被俘押解回京的途中与百姓深入接触,创作“三吏三别”诉说民生疾苦,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以史诗的笔触见证了安史之乱时期人们的苦难。一生坎坷,壮志难酬。如果说李白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抒写壮志难酬,杜甫则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抒写了人生苦楚、壮志难酬。

(四)执着追求,笑面人生

中国古代的文人大多躲不开被贬谪的命运,大多遭贬谪的文人都是一代文学大家,因此他们将满腔报国热情融入到诗中,通过文字表现他们的壮志难酬,大文豪苏轼就是这样。苏轼曾经有一句诗概括自己的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略带嘲讽的一句诗反映了大文豪苏轼的坎坷一生,屡遭贬谪壮志难酬。作为豪放派的大词人,他用一生在诠释“豪放派”一词,即使老年也不失豪情壮志,随贬谪流传的不只是苏轼的文学创作还有他乐观的人生态度。柳宗元遭贬谪时在诗中宣泄他的苦闷,而苏轼却赞美贬谪地的美食“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壮志难酬中表现了一代文豪的乐观态度。

(五)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元代的统治是民族歧视最为严重的时期,像马致远,素有报国之愿,却始终不尽人意,长期的沉抑下僚,使他饱受屈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萧瑟悲凉的秋景中表达了他的壮志难酬以及在夹缝中生存的痛苦。

(六)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凉

清代也是异族统治的时期,在清初有一群由明代进入到清代的遗民诗人,他们不满清王朝的统治,企图反抗清朝的统治,恢复明朝,但是复国无望。像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他们是由明入清的遗民诗人,受传统思想及爱国主义的熏陶,一心想救世救民,恢复明朝,但是以一己之力推翻一个朝代是何其艰难,于是在诗中宣泄山河破碎国难复的悲愤,“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他们的壮志难酬不同于上面提到的诗人们自身的壮志难酬,而是恢复王朝的豪情壮志难以实现,是更大的志向。

二、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

虽然在各个时期壮志难酬这一主题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是,根据上文对于壮志难酬表现形式特点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壮志难酬主题归纳出以下几种模式:

(一)批判型

如汉代时期的郦炎和中唐时期的杜甫。郦炎生活在汉代桓帝时期,当时桓帝沉迷女色,宦官当道,汉王朝由盛转衰,汉代文人五言诗也由班固张衡时期的抒情转为对现实的批判;杜甫所處的唐朝,当时由于安史之乱,也是由盛转衰的转折之际,他的诗歌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动乱,将安史之乱造成的人民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景象记录在诗中。我将形成批判型模式的原因归纳有如下两点:

1.作者所处时代社会黑暗,政治腐朽

中国古代是朝代频繁更替的时代,一个王朝推翻另一个王朝,在朝代建立之初一定会吸取、总结它之前王朝衰亡的经验,并避免出现同样的状况,同时,国家经历了战乱使得城市经济、政治都受到严重的破坏,统治者就会实行人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黄老之学,因此王朝建立之初大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繁荣。就好像一个制度施行之初会卓有成效一样,一个王朝建立的最初也会社会安定、繁荣。但是这种美好的景象会使得统治者膨胀,使得官僚腐败,社会变得黑暗腐朽,就会出现越来越多不公的现象,以至于中国的文人大多会有壮志难酬的感慨,壮志难酬这一主题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像郦炎处于东汉后期,宦官当道,皇帝沉迷女色,社会黑暗腐朽;像杜甫经历的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作者所处朝代统治者的昏庸

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社会黑暗、奸臣当道的根源。如果一个统治者不清明,就会使得官僚体系腐败,加速王朝的灭亡,像乾隆时期出现了大贪官和珅。像中唐时期成名的大诗人杜甫,他身处在安史之乱时期,可以说是这一次战乱成就了诗人杜甫,造就了他为人称道的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正是唐明皇李隆基在王朝统治的后期荒淫无道,造成了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这一惨痛叛乱的发生,唐明皇李隆基后期贪恋杨贵妃“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杀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玉环,唐王朝则发生了重创,就像明王朝的灭亡,可以说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京,但是最直接的原因还是皇帝昏庸、朝廷腐败。

(二)逃避型

像《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是追求功名的游子,他们的身份多为寒士,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抱负难以施展,报国无门,他们最后追求美酒华服的享受,对现实妥协。陶渊明辞官前在报国与隐居两种想法之间徘徊,辞官后所创作的作品,虽然一直描绘隐居躬耕的生活,但内心依旧不宁静,他的诗作更是坚定自己隐居想法的一种途径,逃避社会逃避现实。

我认为形成逃避型模式的原因是文人伯乐难求。人才要想被发现要有一个能发现才能的伯乐。但是,有这样慧眼的人却很少。韩愈在《杂说四》中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可见他早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于是就有文人依附于高官以求能实现壮志,就像孟浩然曾写《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推荐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可见其进入仕途的迫切。伯乐不常有,于是就出现了科举考试中的“行卷”风气,使得文人竞相把自己的平日的词作誊录到纸上给德高望重的学者,以期其发现自己的才华,将自己推荐给主考官。伯乐不常有也是造成文人壮志难酬的一个原因。

(三)豁达型

苏轼屡遭贬谪,却不像其他诗人一样创作多为凄苦之音,反而写道“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虽處逆境,但并无衰疲颓唐之意,诗作中充斥着对苦难的傲视和对痛苦的超越,面对沉浮荣辱,依旧冷静旷达。

形成豁达型模式主要是文人的文化性格造成的。苏轼所处的北宋,儒释道三家思想逐渐融合,苏轼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在乌台诗案后能够淡泊平和的面对当时的人生遭际,因为老庄道家强调无为,真正达到无为了最后也就无所不为了,不受外界的影响,强调自然而然,同时又主张“心斋”和“坐忘”,就是宁静的思考人生,超脱世俗。苏轼受老庄的思想为人乐观豁达。

三、壮志难酬主题的心理原型

上文总结了壮志难酬主题的表现模式,那么诗人大多是在什么状态下会产生壮志难酬这一感慨呢?

从原型和集体无意识这个角度来看,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它在所有人身上别无二致,并因此构成具有超个人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存在于我们大家身上。”1所谓无意识是先天存在的,不是后天影响的,那么也就是说壮志这一主题是人类本身就有的一种追求,从出生就带来的。我们从那些追求功名、热血报国的文人身上就能够看到这种与生俱来的壮志。以李白为例,李白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他的浪漫主义情怀,但是,李白自小就有“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青年时期的李白充满浪漫的游侠思想,他曾游历山林之中漫游和读书,后来抱着济世报国的思想决心出仕。满怀济世壮志,但是人生有时候并不是按照你的计划走,因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无法实现自己的壮志。壮志难酬是人类本身就有这种壮志,与生俱来,但是由于社会、君主等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无法实现他们的壮志,因此壮志难酬。

所谓原型“从本质上讲,原型是一种经由成为意识以及被感知而被改变的无意识内容,从显形于期间的个人意识中获取其特质。”“源自集体无意识的必要且必须的反应,通过基于原型形成的观念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经过流传已经成为一种原型,当文人的人生有与前人类似的不得志经历时就会用前人的经历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就如同用典,比如左思的“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由于以上几点,壮志这一主题千古流传。

[本论文是吉林省社会科学项目《中学语文文本内部解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B147]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表现形式主题古诗词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编辑动态
岩井俊二的青春片摭谈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