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革命烈士施滉——话剧《雨花台》角色创作有感

2016-11-20李竹

剧影月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雨花台革命烈士同胞

■李竹

走近革命烈士施滉——话剧《雨花台》角色创作有感

■李竹

“雨花台的殉道者们,曾经为了信仰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我们,不能忘却!”这是话剧《雨花台》的导演胡宗琪先生的话。话剧《雨花台》为了诠释烈士、共产党、英雄这诸多的名词,借以戏剧假定的手法、虚拟的空间时间以及把不同时间牺牲在雨花台的革命烈士们假定的置于同一空间。导演的那句话一直影响着我们所有的演员,作为革命烈士施滉的扮演者倍感重负,亦不知该从何着手诠释施滉这位大知识分子、革命家、烈士。

往常演员去创作一个角色,特别是像施滉先生这样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通常都会找来很多历史宝贵资料,了解人物性格、习惯、事迹等等一切能够帮助演员了解到人物的文献。但话剧《雨花台》写的是一群烈士,一群为了革命和后人幸福生活而献出生命的人,他们中间大部分都是被秘密杀害的。施滉先生就是其中之一。根据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同志介绍,施滉先生也是近些年才发现并被追评为烈士的,其革命事迹履历一目了然,但个人、家庭却鲜有耳闻。说实话通过这一次的创作任务,我才真正了解了烈士这一称谓的意义。埋在雨花台下的烈士们多是这样。他们只留下了革命履历和牺牲时间地点。但我们也许永远也不可能知道他们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对于饰演者来说这足以让我失去全部塑造人物的依据。

话剧《雨花台》没有高声的口号,没有慷慨的陈词,剧本体现出的是每一位烈士人性的光辉。所以这更需要我们走近人物,了解他们,向他们发问。说白了我必须知道甚至是理解他们为革命为同胞为信仰选择牺牲的时候,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想的什么?亦或是根本什么都没想。施滉先生1934年就义于雨花台,身处2015年的我要如何能与他交谈,向他发问?毕竟我们之间已经相隔了接近一个世纪。通过文献,我们知道施滉先生是云南人,1917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19年组织领导清华学生参加五四运动。古有云:近贤者,慧。近愚者,拙。1917年他的身边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清华始建于1911年,当时的清华叫清华学校。1914年,梁启超先生走进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当然1917考入清华学校的施滉先生是没有听到梁先生的演讲,但是1917修建清华大礼堂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八个字就以巨徽嵌于正额,也出现在同时期的校徽中。我相信此八个字定是影响施滉先生一生的至理名言。当时只有17岁的施滉在旧社会接受新思潮并且又是在整个中国思想最前沿的清华学校的时候,身边不乏志高德深的师长,不乏志趣相投的同窗。救国强民的种子应该在那时就深深地种在了施滉的心里。1919年的五四运动,我们可以想象,施滉带领着清华的同学,手里攥着檄文,口里叫着口号,以一己之力带动众人,以众人之力唤醒同胞,以千万同胞之力实现富国强国之理想。

后来施滉获得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硕士学位,1927年加入了美国共产党,当选为美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局第一书记。当时的美国是个崇尚自由的国度,生活条件、学习条件自不用说。拿到了硕士学位的施滉当然可以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强国去过自己优越的生活。但是他并没有,他选择加入美国的共产党,他选择用自己的学识来帮助自己的同胞。时隔十年却一心未改。他放弃优越的生活环境,把所有的精力放在革命与富国强民的事业上,这使得他在美国的生活窘迫。在太太刚刚产下孩子的时候交不起房租,无处居住。他对太太说“早知道在医院多住些日子了”。这是目前得知的施滉先生在美国仅有的琐事,虽然具体的过程已经不可能详尽地了解到了。这样一句话,不是这个男人无能或是羞愧,而正是让人看见了他人性的光辉并开始渐渐地放大,为了让同胞有家自己就未能有家,为了让祖国富强自己就未能富足。这定是施滉先生一早就知晓并且选择的。

1930年施滉回国先后在中共中央特科秘书处、中共中央翻译科工作,历任香港海员工会秘书,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书记。从施滉回国后的工作经历来看,从中央走入地方,从祖国的南端走到祖国的北边,他早已放弃了自己的小家,那个年代的革命者应该都是这样的,头颅是别在裤腰带上的,是随时准备为自己的信仰牺牲的。他们把自己的家就叫中国,亲人就是同胞。1934年施滉先生就义在雨花台,是被秘密处决的,无人知晓。生前未谋利,死后不留名。

在我的脑子曾经浮现出很多种施滉就义时的情景,大义凛然或是慷慨陈词,也许是唾骂不止。但还有可能是他们在面对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的时候,只是在默默等待,等待自己的选择。面对自己的结局,相信他们早已清楚,自己为之信仰的事业要付出代价,没有后悔,没有遗憾,他们可能更注重的是自己的价值,自己生命的价值。这个价值就是他们把历史的车轮往幸福和美好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我尊重施滉先生这样的烈士,他人性的光辉能够驱散我们当下物欲横流的阴影,我愿意并努力地走近他,每一次在舞台上的塑造都让我感觉更接近他——施滉。

猜你喜欢

雨花台革命烈士同胞
常宴铭
以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的路径思考
异曲同工之妙
南京雨花台公共园林的历史变迁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我与《革命烈士诗抄》的往事
始兴县老促会 向革命烈士后裔学生发放助学金
德庆县老促会 走访慰问革命烈士困难后裔
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