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琵琶协奏曲《祝福》音乐分析与演奏表达

2016-11-19朱叶

艺术评鉴 2016年4期
关键词:演奏艺术音乐分析祝福

朱叶

[摘要]琵琶协奏曲《祝福》是赵季平先生依据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而创作的一首独具陕西秦腔特点的音乐作品。笔者以琵琶协奏曲《祝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作品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曲式结构及演奏表达展开分析研究,为以后的学习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琵琶;协奏曲;《祝福》;音乐分析;演奏艺术

一、琵琶艺术及琵琶协奏曲《祝福》的创作背景

1、琵琶艺术发展

琵琶在我国乐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琵琶演奏中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并济的音色魅力,更是成就其独特艺术奇葩的主要原因。唐代白居易曾用“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来描述其音律特点。这一独富民族特色的弹拨乐器,在民间及世俗琵琶艺人的演奏与传播中,树立了琵琶音乐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重要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于琵琶及琵琶音乐艺术的发展备受国家重视,也在总结前人智慧的同时,充分研究和推广琵琶音乐的发展,特别是对琵琶乐器的改革,对音位的相、品进行重新调整和优化,使其更能满足多种韵律模式的演奏;在琵琶音乐创作上,从传统琵琶乐曲的改编上,吸收西洋音乐创作技法,拓宽琵琶乐曲的体裁范围,增强了琵琶音乐的艺术表现力。如反映现代人民生活的《狼牙山五壮士》《彝族舞曲》《赶花会》;优秀的独奏曲目有《春雨》,大量采用轮指方式来表现点点细雨,并用挑轮和双弦轮来表现急雨,最后用满轮来刻画倾盆大雨;刘德海先生创作的《秦俑》,利用琵琶的绞弦手法来表现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场面;新疆音乐《春蚕》,将少数民族音乐融入其中,模仿热瓦普来丰富音乐表现力;在协奏曲目上有《草原英雄小姐妹》《花木兰》《梁祝》《祝福》等代表性作品,为进一步普及、推广琵琶音乐起到了助推作用。

2、琵琶协奏曲《祝福》的创作背景及特征

琵琶协奏曲《祝福》是由赵季平先生根据鲁迅同名短篇小说《祝福》创作的一首作品,从小说题材的解读中,故事描写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也是对封建地主阶级摧残和迫害劳动妇女的深刻揭露,更是人吃人封建社会的真实写照。赵季平先生借鉴秦腔音乐艺术,以双重框架结构来回忆性地展示《祝福》中过年的喜庆与祥林嫂的悲苦场景,形成强烈的艺术对比,特别是在琵琶演奏技法上,将推、拉、揉、吟、打、带、滑等技巧综合运用,丰富了琵琶协奏曲《祝福》的艺术表现力。从该曲的创作特征来看,全曲巧妙的融合中西方音乐元素,从小说故事中来提炼鲜活的生命力,赋予强烈的音乐特色和个性。总体来看,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音乐旋律简洁、朴实,且富有歌唱性,浓郁的陕西戏曲元素对祥林嫂的悲惨境遇进行深刻揭示,简约中震撼人心;二是注重现代创作手法与民族传统的融合,在传统的秉承中凸显时代特色;三是以“悲”为导线,将音乐与人文情感相统一,利用琵琶演奏所塑造的立体感音符,开掘出心灵触碰的深邃之美。

二、琵琶协奏曲《祝福》的本体分析

《祝福》从曲式结构上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再现性单三曲式,第二部分为插部部分,主要由五个段落构成,第三部分为再次以再现部分来作结。从本体音乐素材组织上,赵季平先生从秦腔音乐《祭灵》中吸收较多元素,但在曲调处理上,尽管有旋律上的相似性,但在曲风表现上,《祝福》的主题音乐融入了较多左手演奏技巧,特别是秦腔中的“苦音”音调,加花变奏等技巧,使得整个乐曲更加悲凉,在艺术表现上更加细腻。下面将以钢琴伴奏版曲谱为例进行探讨。

1、引子部分的分析

《祝福》引子部分共13小节,对于开篇以钢琴震音方式来演奏,低沉的旋律仿佛晴空霹雳,营造出紧张、恐怖的感觉,为琵琶的协奏做好铺垫。引子部分的钢琴震音,琵琶是后半拍进入,并连续三组三连音八分音符重音,与琵琶的连续扫拂技法形成呼应,在对祥林嫂的悲惨呐喊中奠定全曲的感情基调。琵琶与钢琴协奏过程中,钢琴由高音区转向低音区,快速滑落至谷底,形成的音乐张力,为琵琶的一串18连音的慢慢拉起创造情感交织的声势,琵琶音阶加速推进至最高“re”,快速转换后由低谷跃入高潮,在跌宕起伏中一气呵成,震撼力将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反抗精神进行了展示。谱例片段如下所示:

2、第一乐章的主部分析

对于《祝福》的第一篇章,从曲式表现上与第二篇章具有对比和再现性,引子过后的主部,仍然以钢琴为主,在9个小节的钢琴旋律导向下,拉开了忧伤的主题倾诉。主部中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可以进行前后划分,后两个乐句是在变化中重复,为主题音响渲染色彩,并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奏;整个部分起于d商调式,前部结构规整,在钢琴引子后带出慢板主题音乐,也是整个曲目的主题旋律,哀怨、忧闷、如泣如诉。需要强调的是,在整个慢板旋律中,钢琴的震音与琵琶的和声部分缓慢奏出,加强了凄婉情绪,在后续乐句旋律表现上,加入八度音程变化。对于前半部中的两个乐句,在变化重复中与琵琶的声部进行呼应,主部段落呈现出琵琶先结束而钢琴重复演奏后又减低八度再次重复演奏,将祥林嫂的哀怨及无奈,在声声叹息中淋漓尽致的挥洒出来。对于主题音乐中的慢速声韵变化,与陕西秦腔中的声腔化特征相似。因此,琵琶演奏时要从中来揣摩,发挥琵琶的声情腔韵。中段部分由三个乐句组成,以三连音、十六分音符的连续来渲染紧张氛围,琵琶演奏上以双弹+扫弦,以带休止十六分音符方式来强化琵琶的重音演奏;同时,钢琴在与琵琶和声中,采用强弱格柱式和声交替方式,来增强音效和戏剧性情绪,如在钢琴声部的七小节中,左手加入空的五八度,右手延续琵琶旋律,接着钢琴高音声部转为和弦,与后续旋律进行对比,形成密集的音型,并用大篇幅的扫拂来丰富乐曲的气氛。后续部分再次回到D商调式,以舒缓的行板进行再次呈现。

3、第二乐章的插部分析

对于插部的结构与整个曲目的情绪表现是重点,总体上可以分为六段。第一段以小快板起始,将过年的喜庆氛围进行渲染,以钢琴、琵琶的交替来增强欢快的情绪。如第一乐句中的钢琴前后十六的节奏型表现;第二乐句琵琶的重复旋律,多次创新的下方四度、上方五度、八度跳进方式,增强了旋律流畅性,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第二段是两个小节,在主题与结构不变的基础上,主题旋律转向e羽调式,仍然以钢琴、琵琶的交替演奏来交相呼应,最后在两个扫弦上进行滚奏来结束。第三段是一个4+10的双句体乐段,在钢琴与琵琶呼应中,八分音符与十六音符进行替换,增添紧张气氛。前四小节由钢琴起奏带入琵琶,由低音到高音,速度加快,演奏技法上从弹挑到扫弦,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紧接着以慢速轮指来减缓,完成乐曲过渡。第四段是柔板,以抒情和歌唱性旋律为主,紧张中插入变奏,以柔板段落来抒情显得别具匠心。琵琶在慢板主题中,左手的推拉吟揉更富表现力,将主题音乐的细腻与委婉进行呈现,形成虚实相生的飘渺色彩;在乐句结尾处,清澈的琵琶音回转到主音,舒缓的旋律将祥林嫂对美化生活的眷恋刻画的惟妙惟肖。第五段是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连奏,由柔板进入小快板,本段前一部分由12小节组成,主要以八分音符、二分休止符交替变化,增强紧张氛围;琵琶声部以前十六后八的模进三音组进行再现,随后进行转调模进,经E徵调、G徵调再回到D徵调,对祥林嫂的情绪变化进行表现。之后,主部乐段由C宫,经G宫再回到D徵调式,利用琵琶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来强调,并用大幅的扫拂来递进,推向乐曲情感的升腾,将祥林嫂推向崩溃的边缘,也表现出绝望般的呐喊。第六段是快板,利用琵琶的轮拂来转变乐曲的情绪,自由的节奏,没有钢琴,完全由琵琶来独奏。起始的轮拂戛然而止,随之又慢板呈现主题旋律,一急一缓、张弛有度;接连几组扫拂,皆以四个音符为一组,由弱到强来交替呈现琵琶的立体感情绪,犹如祥林嫂的绝唱一般令人回味无穷。

4、第三乐章的再现部分

作为最后一部分,主题旋律以再现为主,首先是对引子,其次是插部,最后是对主部旋律的再现。从情感上将祥林嫂再次拉回现实世界,以d商调式来进行主题演绎。钢琴与琵琶的交替演奏,运用模进手法来增强音乐的张力,激发情感矛盾,在f6乐句之后以大篇幅的扫拂技法,将旋律层层递进,刻画了祥林嫂的极度悲伤,而后,旋律急转慢板,再由低音上升至高音,并加速推进至广板;广板由几组扫拂组成,并在钢琴的伴奏下再现主部旋律;琵琶在后续的摇指技法中,将整个乐曲带入沉重的氛围,好似祥林嫂喃喃白语,低沉的旋律加强了人的悲痛情感,最后钢琴以飘渺的旋律渐渐远去,留下深深的悲哀耐人寻味。

三、结语

琵琶协奏曲《祝福》作为对人的情感表达特色作品,在演奏与表现上,不仅要从技法上来把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品的情感理解,来赋予作品深深的精神内涵。就《祝福》而言,本身的创作背景、乐曲的风格及故事情节是表现艺术特色的基础,通过《祝福》音乐结构的探析,从曲式到调式,再到每一个乐句的组成,将琵琶的演奏技法与情感表现融入到作品中,以刻画和丰富祥林嫂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对琵琶力度、速度的交替变换,从律动的变奏与快慢转换中来贴近人的情感变化,以达到“乐由心生,至情至性”的艺术境界。

猜你喜欢

演奏艺术音乐分析祝福
歌剧《女人心》中咏叹调《年轻的姑娘应该懂得》的音乐分析
孤独与诗意的交织
Schubert Sonata in A Major D664 Op.120(182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板胡演奏艺术中的技术运用
钢琴演奏中如何缓解心理紧张情绪
现代小号的演奏艺术分析
论竹笛演奏艺术的“技、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