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当前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成因及改善对策

2016-11-19孙吉伟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改善对策成因现状

孙吉伟

【摘 要】高校国防教育目的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心,使大学生能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主动承担保卫国家的重任,同时国防教育也能够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总体形势是好的,随着国防教育的开展,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大国防教育的质量正在下滑,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并分析了此现状的成因,提出了几点提高国防教育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现状;成因;改善对策

一、高校国防教育现状

国防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国家发展后备军事力量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仅仅局限于新生入学进行的短暂的军事训练和部分的军事理论学习,还没有延伸到大学生教育的整个阶段,而且军训过后轻松的大学生活很难将军训的成果进行保留。国防教育的理论教学形势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国防教育包括多方面的教育,有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常识、国防精神等等,高校的国防教育内容比较单一,很难形成系统性,使国防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国防教育现状的成因

(一)思想认识的懈怠

长期以来,我国的国内外环境相对稳定,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长期稳定和平的环境使人们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尽管《国防教育法》中有明确要求高校要进行国防教育,但当前大部分高校显然没有把国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为提高学校的教育办学水平和各项成绩,大部分高校将国防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大大压缩,尽量减少其在人员和资源上开支,使国防教育处于高校教育的边缘。学生对于国防教育没有具体的概念。首先,学生仅仅认为军事训练和少部分的军事课程是大学的一些必修科目,拿到相应的学分就可以,没有更深一步认识国防教育的内涵。其次,学生忧患意识的缺失,对高校一些军事类的教育持抱怨态度,总以为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但是当今国内外形势并不乐观,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美国频频在我国周边制造事端,阻碍我国的发展,抑制我国的崛起。当代大学生很少会把保卫国家当作自己的责任,报效国家的思想也很遥远,大学生从思想上对国防教育没有重视,是高校国防教育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要使国防教育更好地开展,使国防观念深入人心,必须从学生抓起,从小抓起。

(二)高校国防教育重表面轻实质

目前,我国高校进行的国防教育大多是应付相应的法律要求和上级的检查,没有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项目。第一,教学课程刚刚满足相应的要求,并没有将其扩展,深入到学生整个的高校学习生涯,更不会产生相应的教育效果,即使有一点点效果,也难以维持,大学生体质下降及国防思想缺失是很好的表现。第二,国防教育的相应的教育机构的缺失。各高校在开展国防教育工作时需要有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相对规范的管理体系。除1995年作为国防教育试点的几所高校相应的机构比较健全外,其他高校几乎没有相应的机构和管理体系,即使有,也没有实现相应的功能,仅仅表面存在。第三,国防教育缺少专职的老师。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些相应的理论课程,一般由其他科目的老师进行代课,很少有专职的国防教育老师,课程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不完整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还没有把国防教育放到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位置上,每所高校关于国防教育的体系建设参差不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首先,国防教育课程设置上,高校对新生入学进行相应的军事训练约定俗成,但是每所学校军训进行的天数不尽相同。对于国防教育理论课,大部分高校将其列入选修课,极少数列入必修课,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开设这类课程,学校开设这类课的课时也有很大差别。其次,理论教学的内容杂乱无序。军事课程的内容陈旧,没有更新,与时代脱节严重,难以跟上信息化时代的进程,教材的版本即多又杂,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学校国防教育的理论课仅仅停留在简单介绍相应的科普知识,缺少前沿的系统理论,严重影响了国防教育的质量。 再者。高校国防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完善。大多数高校没有固定的进行国防教育的老师,国防教育课一般也作为老师的“兼职”,专业的国防教育很那开展,更不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高校国防教育质量的对策

国防教育开展对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重要性以及从长远来看对我国的国防建设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国防教育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增强对国防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积极推进国防教育的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对策提高国防教育的质量。

(一)重视国防教育的立法工作, 用法律强势实施高质量的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开展成效不明显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没有一个强制的约束措施,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从而导致了每所高校各搞各的,质量层次不齐,导致大部分高校是为了应付国防教育课程安排的一个软标准,相应的教育部门也没有及时的纠正提高,导致各高校越搞放松,效果越来越差。进行高质量的国防教育,仅仅靠高校及师生自觉进行远远不够,这毕竟不是高校课程中的重点,与高校教育质量以及各项评估没有太大关联,要想提高国防教育质量,必须利用法律手段来制定一个统一的高标准的国防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法律上严格的强制措施使高校进行高质量国防教育。重视国防教育的相应立法工作,将国防教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促进高质量国防教育的进行与开展。

(二)将国防教育渗透到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仅仅通过单纯的国防教育而进行国防教育可能短期的效果比较明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国防教育模式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内心,就像学习一门非专业课之外的课程一样,仅仅是走马观花,应付结课考试,然而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效果,也难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国防的意识,这种国防教育无疑是失败的。尽管国防教育在学生整个大学生活中没有专业类的课程比重那么大,但是国防的观念应当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比如说进行各项体育赛事、定期组织大规模的升旗仪式、组织集体观看红色电影等,潜移默化对学生的思想形成一定影响,注重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有了这种保证,再进行专业课的重点学习,并且要把与军事应用相关的体育项目纳入国防教育的内容中,进行定期的体育考核等,将国防教育渗透到国防教育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高校的整个生活中去。

(三)将国防教育纳入到科学研究的行列,制定科学的国防教育体系

和平环境下 对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视程度一再降低,国防教育的科学研究远远没有走进院校,国家对于国防的科学研究大量的精力投入在军事尖端武器的研究,如何对当代高校学生进行高质亮的国防教育往往没有进行相应的科学研究,包括教学方法、教育内容、教学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大部分高校的国防教育机构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实质性的研究教育。再者高校国防教育体系不是很完善,导致教育质量难以提高,难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科学的国防教育体系应当包括军事训练、理论教学、课程选修、国防教育活动等方面,真正让国防教育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对其产生思想的影响,使国防观念渗透到高校学生的成长中去,达到国防教育应有目的。

参考文献:

[1]蔡安成.“四位一体”大学生国防教育体系研究[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5):94-96

[2]尹建强.“范式”转换论与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理论创新[J].时代教育,2014,(35):155-161

猜你喜欢

改善对策成因现状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研究
职业教育中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