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

2016-11-19安宏德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新课改

安宏德

【摘 要】本文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体育;思路与方法

体育教学是高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核心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让学生一方面具有健康的体魄,另一方面形成强大的心理素质,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高中学校如何实现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是当前最为主要的任务之一。

一、高中体育教学现状阐述

高中体育教学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实现创新,逐步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就要对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有清晰的认识,只有在明确现在的状况之后,才能找到通往理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措施。从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来看,体育教学存在着以下主要的弊端:

第一,体育学习和文化学习之间脱节严重。高中时期的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正是身体不断增长、知识不断积累、智力不断开发的时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都很强。所以如何处理好体育锻炼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是高中学校和高中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处于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中,一些学生对于文化学习争分夺秒,将百分之百精力投入其中,往往就忽视了体育锻炼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很多高中甚至出现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学习文化课的现象,这使得本来课时就少的体育课所剩的教学时间更是寥寥无几,体育教学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第二,体育教学训练项目没有合理的布局。体育教学是由一个个体育教学项目共同组成的,高中体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需要以各个体育项目作为载体。所以,合理地对体育项目进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高中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项目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有些项目甚至能够超前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从整体效果上来看,其效益依然处于落后的地位之上。全国范围内高中体育的项目设置和布局严重脱离于当代的教学设计,教学项目起不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致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的热情很差。

第三,高中学校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足够的意识。高中体育教学和训练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实现青少年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健康,当前高中体育教学体育精神贯彻得比较差,体育训练项目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没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只注重项目训练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这导致很多高中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

二、高中体育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的路径

第一,要进行教学方案的创新。体育教学方案的创新是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高中学校应该以新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方案创新的依据,将新课标的精神贯穿到教学方案创新的全过程之中,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调动起来,给学生灌输终身锻炼的思想。在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做好榜样作用,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充足的精力,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师的感染,体会到体育学习对于自身生活和文化学习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心态和富于挑战的激情进行体育项目的训练,让有限的体育教学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另外,体育教师还要承担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而主要职责,从情感上和学生拉近距离,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并适时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身体的同时还具备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众教育的理念来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技术要领,体育层次较低的学生也能够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激发出他们参与到体育学习之中的热情,将教学的整体效益提升上来。

第二,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被广泛地应用到教学工作之中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枯燥讲解的教学方式,解除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都不高的现状,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和形象的优点来帮助学生克服动作要领掌握不精的情况,让学生掌握动作的精华和要领,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足够的体育项目技能,帮助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状况,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动作要领进行反复的练习和揣摩,逐步掌握体育项目基本技能。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促进,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动力,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提升体育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独立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让学生能够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媒介,热烈地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展开深度的交流,至此学生可以掌握充分的体育知识,还学会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意义。

第三,打造全新的教学平台。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体育教学应该以素质教育精神为依托,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批判式继承和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实际状况为准,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上,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打造一个师生充分互动的平台,实施充分的创新教育。在创新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在进行体育项目训练和项目之间战术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抒发己见,在尽情地参与和充分的发挥过后,学生通常可以对体育项目和相应的战略战术有更为透彻和明确的了解,体育教学也就实现了教学的目的。

另外,高中体育教师应该注重体育教学对学生智力的开发作用。体育教学并不单纯地知识锻炼学生的身体,还要将理论、心理和生理知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正确地进行体育项目的展示,另一方面则要传授学生一些动作上的小技巧和相应的科学依据,如在篮球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球、带球上篮以及防守等技巧;在网球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发球、髙压球以及网前击等技巧。

参考文献:

[1]徐恩元.立足实际勇创新,注重改革提质效——对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J].考试周刊,2011

[2]李勇.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

[3]雷秀华.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创新和评价体系的建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