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宋的变法和党争

2016-11-19王艳文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感悟北宋变法

王艳文

摘要:历史是人类的过去,是时代的镜子。教学历史,就是借鉴先人,走向创新与改革之路。通过研究北宋的变法和党争,指出变法前后的困难、失败与重新走上保守之路的缘由。本文旨在与同仁分享教学经验,期待对自己的工作也是一个促进。

关键词:北宋 变法 党争 教学感悟

一、宋朝面临财政困难

宋朝吸取了晚唐五代武人专政的历史教训,朝廷极力抑制武人的势力,优遇士大夫,培植文官集团作为稳定政权和指导社会的中坚力量。但由于辽国的实际威胁,军队不仅不能裁汰,反而在募兵的体制下日渐扩大。而官僚队伍的膨胀和官吏待遇的优厚,则成为政府财政难以承受的重负。皇室为拉拢人心,不断地有额外的恩赏。冗兵、冗吏及冗费成为宋王朝的痼疾,宋室遂竭泽而渔,财取于万民,不留其余,但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境却难以根本改善。

二、宋朝的立国形势存在缺陷

宋朝的立国形势亦不尽合理。当时的财富萃于东南,为保障京师粟米布帛的供应,宋朝不得不定都于四战之地的开封,以利用汴渠运河漕转东南的财富。开封豁落在黄河南岸的低地上,边境一旦有警,京师必须戒严。为此,宋朝奉行强干弱枝的国策,把国家最精锐的部队悉数集中在京师,这又导致了边备的败坏。更为严重的是,宋仁宗朝党项族人李元昊割据河套平原,建立西夏,西北的边防裂开巨大的豁口。北边幽云十六州的割让和西北河套平原的分裂大大削弱了中原王朝的力量,这些地方不仅在国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且是汉唐帝国最好的牧马区,“唐之牧地,西起陇右金城、平凉、天水,外暨河曲之野,内则岐、幽、泾、宁,东接银、夏,又东至于楼烦。今则没入蕃界,沦于侵佃,不可复得。”(《宋史·兵制马政》)马匹是骑兵的主要装备,是后勤运输的主要畜力,在冷兵器时代缺乏良马意味着缺乏高效的军事调度能力和快速灵活的远程攻击力。三冗和马政的不修决定了宋朝积贫积弱的历史命运。

三、宋朝重视文化发展

宋朝的提倡文化、优遇士大夫毕竟重建了晚唐五代崩解的社会秩序,凝聚起世道人心。范仲淹是宋代士大夫中有数的文武双全的通才。范仲淹少有志操,苦读及第,历官内外,履历完整;在环庆对西夏用兵,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候,严而有方,胸中自有千万甲兵。入朝拜相,深受仁宗信用,遂展布平生才学,条对十事,力矫时弊,分别是:明黜陟、抑侥幸、三曰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推恩信、重命令及减徭役。朝廷“悉采用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是为庆历新政。(《范仲淹传》)然而,新政规模过大、步骤过快,触及面过广,遭到整个文官集团的反对,最后无疾而终。北宋的政治因循苟且,内外的困境更加严峻,有抱负的士大夫受到的刺激更加强烈,遂呼唤出一个宣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变法家。

四、企图变法走出困局

王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而年轻气盛的宋神宗深受内外困局的刺激,亟欲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好高骛远的皇帝和刚愎自用的朝臣不谋而合,遂不顾现实的政治社会环境,采行最激进的政策,企图整体上重造政府,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对于宋朝入不敷出的财政困局,王安石有他独到的见解,认为“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所以,熙宁变法的第一要义即理财,主要的措施有青苗法、均输法和市易法。青苗法者,以常平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均输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市易法者,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二分,过期不输加罚钱。为在社会中培植国家的军事实力,又推行保甲法和保马法。又实行方田均税和农田水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使税负更加公平。此外的免役法和免行法则不过是借变法之名行掠夺之实。

五、变法中的美中不足和失误

王安石希望在不触及田制的基础上抑制兼并,不啻舍本求末。他的经济政策必然导致政治国家对经济的过多干预和政府机构的膨胀,侵犯文官集团的利益。新法的推行带有强烈的专制政治色彩,引起德高望重的士大夫的普遍反感。而刚愎自用的王安石竟用政治手腕加以排斥,“于是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欧阳修、文彦博,荐己者也;富弼、韩琦,用为侍从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王安石传》)王安石遂引用附己的少年新进,负责新法的贯彻执行。这些缺乏实际政治经验而希冀攀附竞进的新贵缺乏高尚的政治理想,不过借行新法求富贵,这样,变法的事业遂不堪闻问。

六、变法失败后走上保守的道路

宋哲宗元佑年间,宣仁后垂帘,司马光为政,虽有识之士主张甄别新法优劣,取其精华弃起糟粕,但中枢执政还是决定尽改熙宁、元丰法度。同时,在王安石专制变法下隐藏的党派矛盾重新浮现。朋党之议早在仁宗年间就已出现,当时执政的吕夷简为打击范仲淹等人,攻击范仲淹所引用皆朋党;北宋末年的党争导致文官集团的内部分裂和政治秩序的崩解,中枢执政的不修武备和好大喜功把国家拉到危亡的边缘,在新兴的女真贵族军事压力下,宋室被迫仓皇辞庙,偏安江南。

综上所述,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学习历史,引导学生汲取先人经验,扬长避短,服务于人民,奉献个人的力量,升华人生的价值。

猜你喜欢

教学感悟北宋变法
徙木立信
徙木立信
苏轼《李白仙诗卷》风格探析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感悟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从服饰表现的视角再议《韩熙载夜宴图》的成画年代
隋唐至北宋时期河洛地区与周边区域的文化交流
对问题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感悟
回归本原 透析真实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