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2016-11-18葛明

今日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分封制教科书历史

葛明

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七年级的新版历史教科书正式开始使用。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硕成果”是新编历史教科书的重要理念之一。本文以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为例,谈谈历史课堂如何落实传统文化教学的问题。

传统文化教学并不独立于历史课堂教学

作为历史课程所要求的传统文化,在教科书中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属于显性的部分,具体的知识,比如历史上的那些器物、人物、制度、现象等等,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自然就成为我们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第二层则属于隐性的部分,比如思想的流变、风俗的转移等等,尽管也写进教科书,却难以明显地体现出来,比较常见的是我们一提到国学,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三字经》《弟子规》,而忽略了这些文字背后的儒家精神,才是更重要的传统,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发现、体会和领悟。而这一切都是在教科书使用的过程中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抱有一种意识,历史知识的背后,是文化的传承,是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是一种融入每一个历史细节当中的“文化因子”。如果我们没有这样一种自觉,只是独立地拿出课时,上一节传统文化的课,实在是没有能够体会课标的要求,也没有理解课标当中任何规定都是对“历史课程”的规定,都要求具有“历史”的性格。

成功的教学要确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起点

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例来看,这是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中重要的一目,也是先秦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深刻影响了此后王朝的政治生活,但理解起来却并不容易,因为学生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方法,这毕竟只是他们历史学习的第四节课。因此教学设计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引领学生进入这段历史的“情境”,使得他们能够理解这项重要制度的作用与影响。我们知道,学生的认知是比较容易从已知到未知的,所以如果引导学生从“血缘关系”的亲疏入手就更容易理解,而血缘关系(也有姻缘关系)正是“分封制有力维护西周政治统治的牢固纽带”,同样是血缘关系,年代越久越远,关系便会越疏远,这与西周后期宗法制日益松弛费坏进而分封制的原则和根基发生动摇息息相关。这就是说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起点,才能使学生一步步理解新知识,并且逐渐体会一种从已知到未知关联思考的方法。

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提供可以模仿的示范

这一点其实在分封制的例子中已经有所显露,再简单说明一下。从血缘关系的理解来把握分封制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师在展示一种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从这种由近及远的层层递进的分析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明确了解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一种学习的过程,这种过程需要教师做出明确的示范,以使得学生能够容易理解和模仿。无论是身教,还是言教,都要求教师能够自己做出来,使学生能够清楚地感受、接受。尤其是我们所讨论的传统文化,并不在具体的文字与影像中,而在文字与影像的背后。我们本身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其实也是很重要的教学资源,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接受,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那些无形的、隐性的传统文化的教学,身教比言教还要重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分封制教科书历史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浅析汉初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新历史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从王朝兴替看大型企业经营管理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
西周分封制与西欧分封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