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三道弯”在汉族秧歌教学中的审美差异

2016-11-18王丹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审美动态教学

摘 要:什么是“三道弯”?有关人类的身体动作并且具有节奏的运动是舞蹈,“三道弯”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舞蹈姿态体现在不同的民族舞蹈当中,并且每一个舞种的“三道弯”都有其不一样的韵味特点,而“三道弯”在汉族民间舞中的体现之处又有很多,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风格表现出来的“三道弯”也是审美各异的。

关键词:“三道弯”;教学;动态;审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民族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劳动。因此,不同的民族与时代,所展现出的舞蹈也有着不同的风格与韵味,通常一个民族的历史背景、生活习俗都能在其表现的舞蹈中展现出来。在汉族秧歌里“三道弯”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有着非常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而“三道弯”在汉族秧歌的运用更是广泛常见了。在这里,就从胶州秧歌、安徽花鼓灯这两种民间舞蹈来探索解析了“三道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差异,才让我们觉得民间舞是这么的有魅力!

1 “三道弯”在汉族民间舞蹈教学中的体现

1.1 山东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

古人有云“扇影衣香人如醉,笙歌围住一团春”,用来形容胶州秧歌是最合适不过的。胶州秧歌里舞者通过运用头、肩膀、胸、胯、腿部、膝盖、脚、大臂、小臂、手这几个地方来不停地运动变化着,那身姿扭起来十分动人窈窕,就像一杯香醇的美酒,让人美醉了。

如舞蹈作品《风酥雨忆》展示主要突出了“拧、碾、抻、韧、扭” 这五个特点。拧和碾是最重要的地方。“拧”就是拧腰上身和胯部用反向力;“碾”体现在脚上其呈现出向外的延伸之美等。在初学胶州秧歌时,老师就会先教脚下的步伐,左脚抬起到右脚踝骨的位置上,从跨跟膝盖脚尖往回,然后脚跟落地,把重心推到两脚之间,然后从二方向向八方向打开,两腿膝盖贴紧,上身方向保持不变,这才达到上身下身一种扭毛巾的感觉。拧碾做好之后再配合手臂的画八字运动。

1.2 安徽花鼓灯中的“三道弯”

“梗”“摆”“旋”“弯”;“脚下梗着走”,这是脚上用力,重量放在右后方,切忌力浮着,“梗”要出来,灵巧多变为精髓。舞姿轻盈多变,有时如仙鹤般翱翔,有时如雪花般飘洒,有时又如轻浮于水面的柳丝,将东方女子的活泼娇俏而又潇洒豪迈的性格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舞蹈《翘兰花》以腰部为中心,在上半身和下半身反作用力下形成了一种“S”体态。而脚上干脆梗的力量带动上身轻轻地摆动,手臂在身体旁划圆圈。“拐弯靠着旋”,在表演中看出来,要做到脚下快准稳干脆利落,不得拖泥带水。在教学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动作名称还有“风摆柳”,左手叉腰,右手向前划扇,腰部保持下弧线摆动。身体保持一种“S”摆动,真就如同被风吹动的柳条儿一般。

2 “三道弯”在山东胶州秧歌和安徽花鼓灯中的审美

2.1 流动的“三道弯”之动态美

流动的“三道弯”,是指不间断的动作所形成的动态,重点体现过程,强调的是动律。“三道弯”的流动在胶州秧歌的舞蹈中的体现,主要就是“拧、碾、抻、韧、扭”这五种动作。这种舞蹈体现了一种强弱、快慢、收伸之间的一种强力反差使得舞蹈更有张力。舞蹈《一片绿叶》运用了这种体态特点,通过“拧” 和“扭”,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像被风吹动如绿叶般柔弱的窈窕女子,随风而动。胶州秧歌是运用全身几个部位的扭、拧、韧、蹍不停地循环和重复来表现出流动的“三道弯”。其中“活动起来扭断腰”就是最突出的特点。它最强调整个身体的一种配合,把脚上的拧和蹍,配合以腰为中心点,以肩膀和脚的逆方向的扭动,再以腰的扭动带着的手上的小臂来绕8字形状圆,加上推手和翻腕的动作来统一结合起来,自然而然地形成“三道弯”,使身体达成一种协调的运动,身体随步伐前后仰向两边拧,身体不停地圆润地划“8”形状圆,形成上下身的扭动动律,整个律动的是连绵不断周而复始的。

2.2 静态的“三道弯”之造型美

静止中的“三道弯”也是非常不同的,“拧”“倾”是安徽花鼓灯最大的特征,是一种横向的。整个舞姿造型是向上挺拔的。在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仙子的“飞天舞”相同的是体现的也是各种“S”形状的舞蹈姿态,也同是静态的“三道弯”而仔细的一对比,就会发现敦煌壁画上的仙子体态整个身体是往下沉的整个重心放在下面,保持松胯并冲出身来形成的“三道弯”。表现了柔、韧、沉、曲的感觉。

3 形成安徽花鼓灯与山东胶州秧歌“三道弯”特点异同的原因

3.1 审美因素

首先是从传统的历史文化中遗留下来的一种大众对于女性“s”型姿态的审美特征。我们东方人的传统思维和舞蹈方式常常是曲线的,所以,民间舞蹈中多呈现“S”形状的舞蹈姿态。在处于安徽那一片土地的位置文化氛围与其悠远的历史形成了花鼓灯的独特魅力,中国南北方的界线的干流发源于河南的淮河,横向穿其干流的北部。所以,安徽花鼓灯吸收了其南北文化的优点与长处,既保留有吴高窟舞的魅力风韵,更是尤其受楚风的影响。楚人的习俗我们都知道第一尚武,第二知音,第三就是好细腰。而细腰则体现在“兰花”、“三道弯”、“S”形状,强烈突出了腰部曲线。山东胶州秧歌发源于农村底层人民自娱自乐的小游戏,开始流行于郊县的小县城里,类似于如今的广场舞,既热烈奔放又娇俏可人,体现了朴实而丰富有趣的齐鲁文化也保留了古风中女性的阴柔美。

3.2 文化因素

每一种舞蹈都体现出那一方土地的文化内涵,而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体现在“三道弯”中。封建传统文化中的旧习俗“缠足”便是这两种秧歌形成走路迈碎步两边扭相同动律一样的原因。封建社会以缠足这种方式来束缚当时女性的肉体与精神,这种当时的旧的落后的价值观便体现在了舞蹈之中。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种审美。胶州秧歌中的脚拧、扭腰、小臂绕八、手推、翻腕这一系列特点的体现重点都在于弹性的脚掌和灵活的脚跟。因为当时表演的大多是男艺人,表演时为了突出女性特征因此跳舞时都要穿上量身定制的小鞋来模仿女性的小脚。因为脚穿跷板表演时必须得要踮起脚尖,重心集中于木跷上,自然而然形成了两边扭的体态特点,后来改革开放,缠足这种旧习俗被明令禁止,以踩跷板来模仿小脚的形式也一起被禁止,但是形成的动律特征却在表演中遗留了下来也就是“三道弯”的动态动律特点。

通过以上对比出了安徽花鼓灯强调的是三道弯的“亮相”表现出了三道弯的姿态美造型美,风格特征中带有一种“艮劲”。而胶州秧歌强调于流动的三道弯,表现出三道弯的动态美,抻、韧结合,周而复始。经过这两种“三道弯”的学习,对汉族民间的秧歌有了更详细的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运用发挥到舞蹈的教学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 郝颖.试论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三道弯”的同源性[J].中国科技博览,2009.

[2] 严嘉.“三道弯”在东北秧歌、胶州秧歌中的异同及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

[3] 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 赵铁春,田露.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姬茅.中国民间舞常用动作选萃[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6] 王卫东.中国汉族舞蹈发展脉络概述[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

[7]刘青戈.中国舞蹈通史[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8] 董雪.浅谈“三道弯”在不同民族民间舞蹈当中的体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2010.

作者简介:王丹(1983—),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江汉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学。

猜你喜欢

审美动态教学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