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与交流

2016-11-18王旭倩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摘 要: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孕育了上百种民间艺术形式,如开封汴绣、朱仙镇木板年画等。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加上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中原民间艺术的生存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如何保护、开发,以及新形势下中原民间艺术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原民间艺术;传播与交流

国家在2013年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战略,它不仅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的继承与再现,更开拓了中国与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新机遇,同时也是展示与输出国家文化的大好途径。对于中原的民间文艺来说,“一带一路”是一个与世界文化碰撞、对接、包容的巨大平台,也是一个向世界人民展示我国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舞台。

在中原民间文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如何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加强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与交流,将中原民间艺术融入世界的舞台中去,把中原艺术中的精神之美,思想之美,物质之美,文化之美分享给世界,展现给世界,同时探索民间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构想和切实设计,以丰富和完善 “一带一路”的实践,使之产生更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影响,达到发展和壮大中原民间文艺创意产业的目的。

1 中原民间文艺发展的现状及困境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在这里我们伟大的祖先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作为中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艺术也被包含在内。其形式多样让人惊叹,如洛阳的唐三彩、开封的汴绣、朱仙镇的木版年画、淮阳的泥泥狗、禹州的钧瓷、桐柏的皮影戏、方城的石猴、南阳的玉雕等数不胜数。然而,现代快速发展的经济浪潮正摧残着我们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在民间艺术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方面,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从未遇到过的难题:一方面大批中原民间艺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一大批民间艺术工作者为了生存,拼命挤向现代市场,但是却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无法融入现代社会,其中不乏一些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就这样我们传承了数百年的民间艺术逐渐没落在现代化的商品市场中。近几年来,虽然社会上对我国的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很多努力,期间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成效是有的,但并不是很理想,因为是单方面的助推,缺乏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文化走出去已经不再是单向的从内向外的过程,那种一厢情愿地靠强势推广和单向宣传的传播方式,往往欲速而不达,影响文化走出去成效,甚至影响到国家间的政治伦理互信。文化是互动的,要打破简单强调以我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因此即便是一方的文化走出去,也需要在共同交往、理解尊重和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实际追踪调研,把这些以往总结的问题与建议逐一归纳,在实践中找出真正的症结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战略并非简单地复制丝绸之路,而是要注重依靠区域主体自身的文化特点、发展特征、资源与制度禀赋的优势以形成发展合力;不是通过一套无差异或标准化的市场准入、经营模式、管理程序来挖掘各自的竞争力,而是承袭其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功能,实践一种“合作导向的一体化”,推动文化、经济等各种资源要素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配置和结构优化。

2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原民间艺术健康发展要关注的问题,传播的方法和交流的举措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动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与交流既需要宏观层面的深层思考,还需要实践和操作层面的合理运作和科学安排,并以此为契机寻求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与交流的新途径、新思路。

2.1 充分挖掘精品民间艺术的资源

中原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区域分布也较为分散,在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整体统一的规划。因此,只有准确地着力于主推民间艺术有代表性的成果,提纲挈领的带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发展,才能保护好中原民间艺术,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原民间艺术走出去,继而才能发展好中原民间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为人类文明作出中原地区独特的贡献。

2.2 注重民间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创客、“互联网+”、工业4.0等体现了经济未来发展的趋势,也代表着“一带一路”的建设方向。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用高科技的传播力、表现力,使民间艺术更有力地影响世界、造福人类。在推动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中,要坚持平台为王和内容为王并举,不断推动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专业垂直、O2O模式、股权众筹以及在线参与等新兴模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

2.3 合理利用民间艺术资源,发挥贸易平台的带动作用

在民间艺术资源这个高度上来看,分散的资源开发使整个中原的民间艺术发展显得较为混乱,和经济的发展也缺乏有效的整合。要让“一带一路”推动中原民间艺术得到有效的传播和更好的交流,就应该把经济贸易交流作为中原民间艺术资源开发和整合的载体。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整合有利于资源之间的互动,能发挥出中原民间艺术的整体效应和集聚效应从而使其辐射效应达到尽可能大,通过组织和协调达到中原民间艺术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研、学、产的思路引领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民间艺术品牌使中原民间艺术资源进行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形成具有中原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更好地为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继而中原民间艺术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和交流。

3 结语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宝。植根于中原文化深厚土壤的民间艺术,是中原人民赖以生息繁衍、励韧不衰、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量。中原民间艺术不仅具有永恒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还蕴藏着弥足珍贵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它对中国文化具有“文化母语”的价值,对现代文化产业具有开发价值。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加强中原民间艺术的传播与交流,将中原民间艺术融入世界的舞台中去,建立民间文化的战略构想和切实设计,以丰富和完善的“一带一路”实践,使之产生更具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影响,达到发展和壮大中原民间文艺创意产业的目的。面对“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把代表中华文明底蕴的中原民间艺术瑰宝挖掘出来,进行国际化的传播与交流,是摆在民间文艺工作者面前的世界性课题,因此我们更要把握时机,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带动下达到发展和壮大中原民间文艺创意产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

[2] 李缅璐.谈民族民间美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

[3] 宋应星.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M].北京:北京三联,2007.

[4] 韩翔.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研究——“财”艺双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4.

[5] 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旭倩(1981—),女,河南郑州人,硕士,河南农业大学教师,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