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问题的探讨

2016-11-17张丽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问题教学

张丽梅

【摘 要】 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习更多的技能,促进其发展智力,并且同时促进他们形成优秀的学习态度和优良的品质,尤其是理科性的科目,更有利于广大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对他们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不断优化物理等理科性科目的课堂教学策略是老师的当务之急,要力争做到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性能力。为此,本文将以我国江苏的苏教版的物理课堂教学策略为例,分析和研究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性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合作探究性教学,物理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要结合课本选取合适的合作学习的主题,而且在设计问题的时候也要具有层次性,同时也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具有可操作性;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时候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限度的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更具学生合作学习的实际特征和合作学习的结果选取合适的呈现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呈现方式;在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以学生互评为主,可以采取教师、学生、同时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方式;以更好地打破以前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提问与合作学习中,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因此通过物理小组合作学习,调动起学生的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去发现问题,然后通过讨论,自行去解决问题,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由原来的听众变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学中注重语言表达,与学生建立良好互动关系

语言是教师将教学信息表达给学生的最主要方式,适合的言语表达将会为师生关系与情感交流带来良好成效.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理论知识与规律的掌握都需要通过实验教学进行分析,物理教学需要结合多种方式.加大学生愿意参与的有趣元素.提升学生思维想象能力、抽象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结合多种方式来加强初中物理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动手操作分析能力与综合素质.也可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课堂提问及目标、安排进度任务、进行总结等方面着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他们才能最终有所收获.假设结论、规划的制定、问题设计、课堂讨论过程、数据的收集、过程分析、结论交流及教师最后的评估都需增强教学趣味性,让学生真正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到巨大的乐趣,并认识到物理学习对其生活中是有用的,能用得到的,并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是有益处的.教学内容不可过于简单化,学生都知道,不利于其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的激发,课堂教学便失去了其原来被组织的意义.尤其是教师在物理等较为偏理性的学科中,运用幽默且生动化的语言,将可活跃课堂氛围,且配合适当的肢体语言与眼神,由此将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较大影响,教师需要主动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当然在其愿意的范围之内,主动关心学生,帮助学生,与其做朋友,了解其生活学习中的诉求,切勿高高在上,给学生压力.因此教师应投学生所好,合理规划课堂内容,与此同时结合其学习能力与水平.教师需在教学中正确定位,与学生一起参与活动,也要对其进行鼓励、纠正与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思考、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分享的重要性.综合考虑学生实际水平,深入研究实验课程.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真正问题与困难开始.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切忌盲目无计划地进行.教学团队需合理规划教学目标,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任务,教师需利用生活中学生可能易感兴趣的东西,去巧妙地利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去.由于在如今的初中教育体系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学生不断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方式,教学中也需培养全面综合性人才,教育部门对此有很高的要求.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设计教学方案,贯彻教学理念的实施,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擅于激发学生好奇心

在新课标的教学体制要求下,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不断明确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学生所需进行教学相关内容.课中善于引导学生,诱发其好奇心理,使其产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初中阶段,教师需不断增强学生物理学科情感与学科能力的培养,增强物理学科魅力.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在物理课堂教学活动中也要全面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优点,进行积极鼓励与评价,给与其学习与表达观点所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对于教师,多利用教学资源学习与对其进行培训让其逐步了解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发展的重要性.学生在生活中利用所学,加深理解.在此过程中自觉养成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课堂与实验活跃向上的气氛,激发愉悦情绪,多给予他们自信才能使其保持高度的兴趣.挫败的情绪会降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合理安排实践活动的难易程度.传统教学中对物理课堂讨论式教学较为不重视,学生与家长也需多了解开放形式.深度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与需要,达到初中物理教学的新的增长点.让物理教学成为有趣味的研究,渗透进生活价值,使其成为学习与生活的完美融合.此外,在通常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用老师的理解方式来学习,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思维下缺少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也缺少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有效探究方式是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具有相当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产生探究物理生活化现象的欲望,以此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强的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的小实验来加以分析:取一盆水,一根透明的吸管,用手指堵住吸管一端,将吸管立起来的时候,吸管里的水不往下流,在松开手之后液体往下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何松开手指水就会流下来呢?吸引学生好奇心后开展教学内容的讲解.总而言之,广大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都应立足课程教学,努力寻求最优方式,不断追求课堂高效率.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追求教学过程优化,由此提高教学效率与成果.教学方式需不断进行革新,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四、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差异性,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思维方法也不同。问题的设置就必须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进行迁移,符合学生的思维流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将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层层推进,逼近最后的结果。这一系列的问题要具有合理的递进性和逻辑性,由易到难,使学生能自己独立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五、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问题的针对性是指教学中的问题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来设计,问题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关键之处。当然,课堂的提问并非越多越好,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教学课时和教学内容的限制,也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问题设计的效益性。一堂课仅短短的45分钟,倘若凡事都问个为什么,既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影响了整个教学安排。所以,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从教学需要入手,针对教与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出能起到事半功倍作用的问题,努力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乱问、滥问,以达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问题教学法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它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和谐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以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精心设计问题,并不断优化问题,才能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问题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