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新目标英语教材

2016-11-17倪伟丽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5期
关键词:取舍反思调整

倪伟丽

【摘 要】 英语新课标(2011)版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文针对使用新目标英语教材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惑,探讨如何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着重阐述对教学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删除、补充、调整,以求有效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关键词】 新目标教材困惑;反思;取舍、调整

【中图分类号】 G6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25-0-01

一、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新目标英语的每个单元都分为两个部分。A部分以一幅展示新功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图画开篇。该图引出了学生在操练新语言时需要用到的重点词汇。接下来是几个循序渐进的操练活动。B部分在循环A部分所呈现的语言同时引出新的词汇,以自我检测和一篇Reading结束。《Go for it》在内容和结构方面富有创意,教材设计了大量的听说读写材料。每个单元都有语言活动,且形式多样。但是不足处也很多,新教材的操作难度大,课时不足,有效课程资源过少。新目标英语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具体的话题展开,而且很多话题较新,再加上每个单元相对独立,不像以往那样知识体系性强,教师处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对新教材使用现状的思考

笔者所做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对于教材词汇量大,35%教师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对非课程标准词汇一律不讲解,也不做任何要求;这样,词汇记忆的压力虽然暂时减轻了,但阅读中词汇的障碍却加大了。每个单元都有六到七个Pairwork和Groupwork的训练也就是Speaking,有略多于1/3的教师以课时有限为由而放弃。为什么许多教师都不重视Speaking?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目前中考、高考没有口试。从而说明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反映出目前教材的使用明显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高考中阅读是重点,虽然教师们也为阅读课文词汇量大、句式长且话题深奥而感到推进教学的艰难,但仍然知难而进,深入钻研。由于听力测试在考试中逐渐普及,因此大部分教师对听力训练也不敢掉以轻心。

三、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是课程改革的“代言人”。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因而,教师只有对教材进行取舍和调整,才能提高教材对具体教育情景的适用性。教师首先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对教材作初步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取舍和调整的方案。下面笔者结合教学案例尝试用OSA-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补充、调整的方法来处理新教材。

1.O(Omit)-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

当教材某部分内容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教师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删减。比如,Go for it 八年级上册 Unit12 B部分的3c“假设你去参加著名人物的才艺表演,写出关于这个活动的文章”,与3b的任务重复了,于是笔者将其删除,让学生集中精力完成任务3b 。需要指出的是,具体运用该策略时不能一味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删减,不能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同时,要考虑如何进行补充。

2. S(Supplement)-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该策略能降低教材的难度。联系当地实际和文化,活化教材。在教材整合 过程中,若能恰当地与当地实际和文化相联系,创造一种熟悉的文化背景,这定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使每位学生有话可说,比如:在七年级学习“Asking the way”一课,可结合学校外道路、景点和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来扩展这一课。如可让一位学生扮演外国人或从其它城市来的游客,对A区不熟悉,要问路。老师可设置一些问题,如“Wheres the Bridge Street?” “Is there a post office near here?”等等。比如:在学八年级上的课本中Unit3涉及到六七十年代一队乐队“U2”。因为学生是九十年代初出生的,所以对这支乐队非常陌生。为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好的了解,教师可寻找有关资料介绍给学生,介绍乐队成员相关信息,播放当时这支乐队最流行的歌曲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对这支乐队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枯燥无味的,而是充满乐趣,与现实生活是很接近的。

3.A(Adapt)-对教学顺序做调整

教师应积极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各种渠道拓展教学内容。若有必要,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材内容或活动的顺序。比如 :在Go for it 七年级上册的预备单元Starter的内容中,很多学生在小学就已经学过,如果规规矩矩的按照教学进度来教的话,很多学生都会产生疲倦感,如同把冷饭再炒热一般,所以在教字母时,我采用集中整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对一些书写较为难的字母做重点强调,一些比较简单的对话则在教学过程中反复使用,加强学生的使用率即可,不必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进行操练。而实践证明是可行的,这并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又如:七年级上册unit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第三课时,教材把第四课时置于第三课时之后,是想让学生用归纳法学习数字,但是由于没有系统学习数字,部分学生在讨论价格时,感到有困难。因此笔者先讲第四课时,再讲第三课时.

4.A(Adapt)-对教学方法做调整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新教与学的方法,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现行教材中的有些课文内容略显枯燥乏味。此时,教师不能受制于教材和教参,而应设法使静态的文字变成活泼的交际活动,使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学习语言,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例如,教学课文 Weather report 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或一味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学生就没有真实感受。如果教师要求学生在家里看电视时,把各城市的大气。情况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见下表),然后让他们在第二天的英语课上当一次天气预报员,不仅能活化教学内容,同时也可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观察和学习。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合理性,不仅能够激活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创设出更多有意义的活动,使课堂充满活力,留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应在一定的幅度内进行调整,过多的调整对学生未必有利。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结晶,是老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的有效融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可能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完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程晓堂, 孙晓慧.2011.《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育部.2006.《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目标)》.北京: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取舍反思调整
夏季午睡越睡越困该如何调整
沪指快速回落 调整中可增持白马
取舍之间彰显有效教学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取”与“舍”的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