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的现状与突围之道——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研讨会侧记

2016-11-17本刊编辑部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养猪河南省生猪

本刊编辑部

“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的现状与突围之道——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研讨会侧记

本刊编辑部

8月4日至5日,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信阳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资源整合,平台共享”,由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主办,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特别赞助,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承办,7家畜牧单位联合协办。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现代生猪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面深度融合,加强行业内经验技术交流与资源共享合作,提高生猪养殖企业管理效率。

大咖云集共话“养猪业+互联网”之道

8月4日下午,本次研讨会的“前奏”—“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研讨会之“再遇大咖”论坛在信阳市成功召开。本次论坛的探讨内容涵盖了互联网在养猪产业中的应用、规模猪场智能化应用进程解析、养猪产业与金融结合发展成果分享等。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会长、副会长、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副会长及其他特邀嘉宾等养猪行业“大咖”参会交流,共同探讨现代养猪业+互联网的困惑、现状与机遇。

肖锦红:互联网与畜牧行业的融合与相互助推是大势所趋

河南省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锦红表示,“互联网+农业”时代已经到来,生猪养殖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当前,物联网在动物食品质量追溯和养殖环境检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农超对接、B2B、B2C、C2C、O2O等快速改变着生猪产品的流通方式,互联网与畜牧行业的融合和相互助推已是大势所趋。展望未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的相互应用和结合将成为畜牧业科技创新的一次重大变革,有望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水平。

陈俊海:规模化猪场应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现代化管理

深圳市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表示,河南省养猪规模化程度高,值得同行学习。在“互联网+”方面,金新农公司开发猪场管理软件,成立融资租赁公司,开展大数据管理等都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支持。陈俊海认为,未来规模养猪逐渐替代散养户是趋势,通过先进的设备、生物安全措施,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未来规模化猪场前景可观。通过液体饲喂系统,猪的增重可提高20%以上,同时减少弱仔数。未来,液态饲喂、无抗饲料也是发展的方向。

闫若潜:“互联网+”能否在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方面有所考虑?

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闫若潜博士提议,随着“互联网+畜牧”的兴起,应该把疫病方面也提上议程。“互联网+”能否在生物安全、疫病防控方面有所考虑?如自动化饲喂中对猪疫情的监控。

秦德超:互联网所谓的去经销商化是不可能的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德超认为,互联网所谓的去经销商化是不可能的。解决最后一公里服务问题才会有优势。尽管“互联网+”炒得很热,但好的模式核心还是看能否为大家创造价值,这是商业真理。秦德超认为,提倡互联网不如提倡大数据,大数据是可以创造价值的。

黄剑华:把互联网当做工具,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腾骏药业总经理黄剑华女士调侃道:“触网是找死,不触网就是等死。”但观察行业,“互联网+”做得好的不多,赚钱的少,烧钱的多。企业应该把互联网当做工具,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同时大数据、智能化的应用要动起来。经销商体系如何纳入大数据范畴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宋云海:“互联网+”可以整合各个板块,实现更大效益

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宋云海认为,趋势不容逃避,养猪现在是板块化管理,“互联网+”可以将各个板块整合起来,实现更大效益。

邓学法:没有数据的“互联网+”是空谈

河南科技学院退休教授邓学法老师指出,互联网促进了生猪业发展,行业需要互联网,但还需要一个过程,互联网需要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管理也可以成为一种生产力。如何将可靠的数据搜集起来并准确记录,这是个挑战。加入互联网的企业都需要有真实的数据建立,没有数据的“互联网+”是空谈,如果数据是虚的就更没意义。如果加入互联网却不能创造价值,也没有意义。

熊本海:“互联网+养猪”目的是使养猪全产业链每个环节互联互通,最终建设一个大数据平台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熊本海认为,无论是“互联网+养猪业”,还是“养猪业+互联网”,都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2015年,国务院提出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如果我们不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那么我们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

熊本海指出,“互联网+”的内涵从技术层面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智能化;二是网络化;三是服务社会化;四是协同化。通过互联网技术无孔不入的渗透,使养猪业从精准化生产到扁平化流通,到透明化管理,以及到个性化服务,全程可追溯,目的是使养猪全产业链每个环节互联互通,最终建设一个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平台分析,一是为国家政府决策服务,二是在平台里为需求方、生产方服务,减少流通环节中不必要的支出,使供需双方以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取得原材料、生猪产品等。

参会嘉宾围绕“现代养猪业+互联网”主题各抒己见,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有嘉宾认为,“互联网+”不少是云里来雾里去,最终没个结果。有嘉宾认为,反观现在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并不够理想,是因为行业还缺少很好的互联网产品。有嘉宾认为,互联网纯当工具和软件都是不够合适,它更应该是一种思维。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整合资源,建立生态系统来养猪。“互联网+”不是简单的电商,应该包括金融、大数据、智慧生产。有嘉宾指出,关键是要思考“养猪业+互联网”后能否降低养猪成本。有嘉宾认为,生猪是非标准化产品,进行互联网+养猪有很多难题。还有嘉宾表示,“互联网+”要求内部提高效率,外部整合资源。

此外,研讨会上还举办了诸美集团、普莱柯生物、北京中科基因战略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该环节由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秘书长宋云海主持。

据北京中科基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泉介绍,中科基因在致力于检测方面不遗余力,将尽力协助疫病净化工作的开展。肖锦红指出,合作的意义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疫病控制,进一步降低成本,这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寻找专业的公司做专业的事,实行服务外包。秦德超表示,三个公司为了疫病净化的理想走到一起合作,今天正式发起伪狂犬净化场健康养殖辅助计划。普莱柯公司将综合应用设计、管理、技术、产品和持续监测,为签约的养殖企业服务。

借力“互联网+”,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8月5日,河南省养猪行业协会“现代生猪产业+互联网”研讨会在信阳市成功举办。来自政府、科研院所、高校、生猪企业等单位的嘉宾,以及河南养猪行业相关代表人士共聚一堂,探讨如何借助“互联网+”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等话题。

河南省畜牧局党组成员杨文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英林分别做了论坛致辞。杨文明回顾了2016年上半年生猪生产状况,总结了上半年河南省畜牧业三大特点:一是生猪养殖主体结构还在调整,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散养户加快退出。上半年河南省生猪存栏3 966万头,同比下降2.3%;出栏2 885.9万头,同比下降4.7%。2015年年底,年出栏500头以下规模的养殖户同比减少了9.6万户,而2016年上半年,河南省360个监测点统计数据显示,6月末养猪户较年初下降5.8%。二是补栏积极性上升,能繁母猪均价上涨,存栏恢复增长。三是环境保护执行力度大。近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河南省进行环境督导,其中养殖业污染是重点关注的热点之一,这对河南省养殖业的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更严的要求。可见,在环保压力下,退出养猪行业的人士还在继续,而且散养户或是退出的主力军。杨文明还重点讲述了河南电子商务如新融农牧、六畜兴网、鲜易网等新业态迅速起步,发展态势良好。对于环保的形势,秦英林在致辞中提到,当前,生猪养殖已经进入向社会提供安全保障产品的时代,既要体面挣钱,又要不污染环境,通过实现产业升级,让养猪业成为体面而有尊严的行业。

金新农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俊海在《农牧行业产融结合的实践与思考》的主题演讲中,介绍了金新农公司打造金融服务平台,通过饲料、动保、种猪、金融等方式为客户提供综合的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多平台运用,力争为客户提供最低的融资成本、最优的养殖解决方案。金新农公司已通过提供信用担保、贷款担保、并购基金、委托贷款、参股等金融方式为武汉天种、新大牧业、福建一春、佳和农牧、台湾福昌等一大批企业提供了金融服务。

新融农牧(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李帅教授讲到:新融农牧(北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采用轻资产运行和资源整合的模式,是专注于生猪养殖产业链的集交易服务、金融服务、数据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型企业。工业4.0时代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建立核心的资源平台,包括交易平台、生产管理系统、养殖全产业链专家平台以及大数据平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温氏慧农猪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建升通过在猪场遇到的一些问题告诉我们,养猪可以不用老是在猪舍里盯着,数字化管理同样可以做到实时的监控。“互联网+”现代农业采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与管理技术,引进欧洲、美国等最先进的养殖设备,通过物联网对养殖设备的精确管理,可以说高效工厂化养猪时代已经来临。温氏集团物联网系统集成了应用传感器、视频监控、智能计算、自动化控制等多种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养殖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测以及对各种机械化设备的智能控制。

六畜兴网总经理张前进提出了目前畜牧电商的三种类型:媒体转型类、企业电商类、独立第三方类。通过阐述养猪企业如何看待电商,并举一些实例来分析畜牧电商应有的特点,即实现信息对称。他认为,养猪产业电子商务今后的应用前景主要在采购(生产资料采购)、销售(种猪、育肥猪的线上销售)和金融(生产和交易数据的金融利用)三个领域。

农信通集团董事长李勇分析了目前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五个阶段,从最简单的网站时代到现在的大数据思维、互联网+理念、着眼于供给侧改革和三产融合,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阶段,即农业信息时代,再到未来的时代将是农业的人工智能、工厂化与生态化的进一步融合。李勇认为,对“互联网+”要有明确的认知,特征体现在在线化、数据化,以及与产业深度的融合。李勇提到,“互联网+”与信息化有本质的区别:信息化是依托技术提升效率,而“互联网+”是对产业链、价值链的重构、再造、优化与提升。他提出,“互联网+畜牧”要遵循互联网思维、市场主导、合作共赢、确保品质和安全的原则,总体目标是实现“养得好、卖得好、管得好、服务得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熊本海通过我国饲料资源现状,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基本情况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他认为,应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包括农业在内的各行各业都要“提质增效、质优价廉”,不再保护落后。熊本海通过数字解读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他指出,我国农业要面对世界农业的挑战,供给侧结构改革势在必行。他认为,“互联网+”与智能化产品的应用市场广阔,对提升畜牧业生产的潜力巨大,可缓解我国劳动力紧张及饲料资源紧缺的现状。“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结合,创新畜牧科学的研究,提高畜牧业生产力是未来畜牧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养猪河南省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养猪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