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因素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西藏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的研究

2016-11-17杨富姚梅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高管西藏核心

杨富 姚梅芳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因素对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基于西藏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的研究

杨富 姚梅芳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西藏上市公司的核心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绩效。文章通过对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特殊性分析,阐明了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构建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使用多案例研究深入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加强核心能力建设角度来提升西藏上市公司绩效。

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企业绩效;技术创新;人力资本

目前,西藏上市公司数量上已达到13家,其中西藏药业、奇正藏药、海思科药业和康灵药业4家医药类公司为科技类企业,其他上市公司多为资源型企业。西藏上市公司业绩水平始终偏低,上市公司的优势并未充分发挥,对带动经济发展呈现乏力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对特殊的西藏地区,西藏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因素除具有上市公司一般的共性之外,更多体现出的是特殊性。西藏上市公司绩效水平不高,关键在于企业核心能力不强,突出反映在品牌知名度低、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份额低、盈利能力弱。无论从知识观,还是资源观角度,技术和人力资本始终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因素。也正是核心能力上的差别,造成了企业间绩效的差异,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技术创新能力弱、人力资本水平偏低。

一、文献回顾与理论模型

(一)核心能力理论研究情况

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源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对核心能力概念的明确定义,他们最早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通过学习和积累形成的,具有特定性的专长和学识。[1]核心能力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他们对核心能力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发展。魏江(1999)[2]对基于知识观、资源观和组织系统观的企业核心能力做了梳理。他指出,基于知识观的学者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核心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学习是其重要途径,学习能力是核心;资源观认为核心能力在于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率;拉法和佐罗认为企业核心能力不仅存在于操作的子系统中,还存在于企业的文化子系统中。

盛小平和孙琳(2006)[3]认为核心竞争力理论框架包括基本思想、核心竞争力维数、核心竞争力层次、核心竞争力管理等五项,在普拉哈拉德“核心竞争力是多种技术、集体学习和共享能力三类要素的组合”基础上,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产品、市场知识技术、人员和组织竞争力的集成。

(二)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构成因素的特殊性分析

1.技术创新因素

(1)外部环境

西藏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技术创新环境、技术创新需求和动力明显不足。从西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来看,西藏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外力推动,中央财政对支撑和推动西藏经济发展发挥着主要作用,诸如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资源未发挥主导作用。从产业结构看,西藏地区产业结构显著失衡,主要以旅游和餐饮服务业为主导,工业企业技术积累水平低。从政府层面讲,政府重视和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力度有限,缺乏有力的政策引导、扶持措施和资金支持,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意愿和能力不足,也缺乏协同创新联动,制约了技术的研发与进步。

(2)创新文化

西藏上市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不同程度地关注了创新,个别企业把创新作为企业核心价值之一,积极倡导创新。但西藏上市公司在创新行为上却力度有限,突出表现为企业尚未树立和形成创新导向,没有对员工、小组团队和部门进行有力的创新激励,也没有把创新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上市公司中创新文化氛围缺乏,从高层到员工对创新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影响了公司技术研发和创新。

(3)技术积累

根据双元创新理论,企业创新主要可分为应用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与现有技术、产品、顾客接近的创新即为应用性创新,差距较大的则为探索性创新。[4]依据双元创新理论对西藏上司公司技术创新积累情况进行分析,西藏上市公司创新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改进、产品的升级与换代、市场拓展及顾客服务的提升,主要是应用性创新,探索性创新和多元创新明显不足,也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的技术积累。

(4)研发投入

西藏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突出表现有:一是资金投入量小,西藏上市公司规模小,收益率相对较低,上市公司再研发投入较少。特别是在对技术创新缺乏战略规划的情况下,西藏上市公司对研发投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缺乏连续性;二是西藏上市公司技术研发设备短缺,设备更新不够;三是西藏上市公司缺乏协同创新合作。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合作较少,西藏上市公司也未能充分利用西藏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条件、技术人员和相关研究成果,制约了协同技术创新。

(5)技术吸纳与转化

西藏上市公司主要以技术引进为主导,缺乏自主创新,虽然技术引进可以缩减成本、缩短研发和应用周期,但也严重削弱了技术创新能力,没有把引进的技术转化为自身技术能力,对技术进行二次创新,技术创新能力十分有限。近年来西藏上市公司技术引进力度不断加大,对提高西藏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

2.人力资本因素

(1)高管团队

①高管背景。西藏上市公司高管的特殊性突出表现在与政府关系较强,西藏上市公司高管大部分由政府(西藏国资委)选派,部分高管曾担任政府官员,到上市公司任高管多属于行政任命。这种情况在西藏上市公司发展初期,及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表现极为明显。这也是西藏上市公司比其他地区上市公司受政府干预和影响更强的重要原因。

②人员结构。从对西藏上市公司高管访谈情况来看,除西藏区外聘任高管外,大部分高管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差异性较大,特别是技术型高管较少。现象背后有几种情况值得关注:一方面,从学历和职称情况看,西藏上市公司高管中高学历人员少,会计师、工程师等专家型、技术型高管则更少。一方面,西藏上市公司高管很少来自于公司内部基层员工、部门主管,高管对公司内部情况熟悉程度、发展战略和现有企业文化认同度相对较低,虽然有利于变革创新,但也制约了员工对自身发展空间的期望,偏好短期行为,对公司绩效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③稳定性。西藏上市公司高管团队的稳定性差,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管选拔任用与流动机制,造成高管团队内部沟通协调的成本增加,影响了高管团队职能与作用的充分发挥。一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制度,就薪酬而言,普遍比区外工作高管薪酬低;二是西藏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限,很多高管进入公司后往往难以充分施展才华,即岗位责权利存在不到位、甚至有缺位的情况,往往造成公司决策的内耗,高管业绩受限,无成就感。

④履职能力。西藏上市公司存在个别高管特别是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履职能力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虽然没有普遍性,但从前三个因素分析来看,西藏上市公司高管的履职能力既受自身能力因素制约,也受到外部的限制。虽然很难对西藏上市公司高管履职能力进行量化评价,但从部门主管的评价、公司战略更改的频繁可以看出,高管决策能力尚有提高和改善空间。

(2)员工队伍

①文化背景。西藏上司公司员工以藏族和汉族员工为主体,而在公司管理层中汉族员工相对较较多,由于教育背景的特殊性,汉族员工在公司的发展相对具有优势。[5]虽然有利于公司内部形成竞争,提高部门和公司绩效,但也在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民族特色优势的发挥,长远看对企业绩效改善作用十分有限。同时,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沟通交流中存在成本问题,即公司内部信息传递、决策、执行等往往存在协调与沟通成本问题,影响到效率的提高。

②学历层次。侯霞、李原2002年对西藏上司公司人力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西藏上司公司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15.67%,其中本科占3.07%,硕士占0.65%,博士占0.09%;大专以下学历占84.33%。[6]西藏上市公司员工学历层次处于较低水平,严重制约了公司绩效。通过对西藏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调研,2013年-2014年期间西藏上市公司员工中,本科学历约占26.3%,研究生约占9%。十余年间,西藏上市公司员工学历层次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其中不少员工包括部门中层管理者是通过继续教育提升的学历,同时生产车间等一线职工学历层次虽有所提高,但变化不大。

③引进成本。西藏上市公司在员工招聘中存在其它地区公司企业所没有的困难。从西藏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反馈情况看,一方面区内招聘专业、学历符合岗位要求的员工存在困难,西藏区内很多大学毕业生就业首选公务员、事业单位,在二次择业中仍以机关或事业单位为主;另一方面,从区外引进人才、招聘员工,公司人力成本往往较高,宣传费用和工资待遇等都要高于使用区内人力资本。同时,西藏高原环境和员工身体、家庭及薪酬方面的原因,区外引入员工较区内员工稳定性更差。

④培训教育。针对员工队伍的实际情况,西藏上市公司对员工的培训力度较大,涵盖了入职、确定岗位、岗位调整、继续教育等全过程,培训内容明确具体,主要针对公司发展、岗位要求、具体业务等内容。由于员工进入公司初期的基础相对较低、层次参差不齐,分层次、分批次培训难度大,培训内容需求差别大,致使培训教育很难做到个性化、针对性的培训。培训中缺乏对员工培训教育效果的检测与考核,培训效果有限。

⑤薪酬水平。薪酬水平是影响西藏上市公司员工队伍的又一重要因素,上司公司员工特别是中层管理人员和区外引进的员工始终以其他地区上市公司同样职位岗位进行比较,薪酬满意度和职业满意度较低。

(三)理论模型

基于上述对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分析,可以构建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如图1。

图1 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上市公司高管、部门经理及一线职工的调研访谈,分析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构成因素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使用案例研究方法主要在于西藏上市公司共有13家,进行实证研究样本数量明显不足,加之企业间的行业差异、发展时间长短不均,实证研究数据量较小、样本差异度大,研究科学性难以确保。采用多案例研究能够全面收集多种数据,深入了解企业内部真实情况,并通过案例重复验证来支持研究结论。

(二)案例选择

在案例选择时遵循了以下标准:①突出可比性原则,选择行业一致或相近的上市公司,以能够消除行业间的差异,在规模、盈利能力、主营业务范围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差异度较小。②样本数量合理,西藏上市公司共有13家,产业分布跨度较大,只有医药工业类企业有4家,对于案例研究而言,样本量较为合适。③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相对突出的特征,对传统的资源型、服务型企业而言,技术研发特征不突出,所以不具有代表性。西藏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与其他上市公司相比较属于科技型企业,符合研究内容需要。④企业发展有一定的稳定性,西藏上市公司中西藏珠峰、西藏城投、梅花集团均被重组,公司发展有较大波动,而医药工业类上市公司发展状态和态势较好,符合样本研究需要。

西藏医药类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三)数据收集

为提高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数据收集过程中使用了三角测量法,通过多数据来源来保障数据的正确、客观、可靠。数据收集方法主要有:①问卷法,对上市公司高管、部门经理和一线员工进行问卷,但由于问卷对象认为问卷的敏感性,问卷效果不够理想,采用了访谈法进行二次验证;②访谈法,按照半结构化访谈提纲,针对问卷中的重点问题进行访谈;③公开信息资料等收集整理,基于巨潮资讯网及公司网站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确保数据准确。

表1 案例企业基本情况

三、分析研究

在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汇总的基础上,针对构建的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理论模型和对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构成因素特殊性的分析,主要对技术创新、高管团队和员工队伍3个方面问题进行研究。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5个等级来衡量案例企业的各项指标水平,通过归纳总结揭示变量间的关系。基于商业秘密考虑,对案例企业用A、B、C、D标注替代。

(一)核心能力构成因素指标水平分析

技术创新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数据分析见表2、表3、表4。

(二)企业绩效水平分析

在对案例公司企业绩效水平进行分析时,主要从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财务绩效情况分析主要依据公司近3年的财务报告,管理绩效主要通过对企业高管、一线员工调研分析得出。案例企业绩效水平见表5。

(三)分析结果

在对案例企业核心能力因素指标水平、企业绩效水平分析的基础上,汇总分析情况见表6。

技术创新因素通过外部环境、创新文化、技术积累、研发投入、技术吸纳与转化等子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而各因素与企业绩效关系有一定差别。外部环境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主要因为案例企业为医药类上市公司,对以藏医药为主导业务的上市公司而言,西藏地区对藏医药特殊产业的大力扶持及西藏特有的藏医药传统环境,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而对其他企业而言则有负影响;创新文化、技术积累、研发投入等因素与企业绩效明显正相关;技术吸纳与转化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主要因为西藏医药类上市公司中特有的藏医药技术多属公司独有或由藏医传统经典药方研发而来,对外引进的技术较少。但随着藏医药与现代制药技术的逐渐融合,藏医药的标准化科技含量将显著提升,技术引进也将增加。

表2 技术创新因素指标水平

表3 人力资本-高管团队因素指标水平

高管团队因素通过高管背景、人员结构、稳定性和履职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其中高管背景、人员结构、履职能力与企业绩效呈正相关;稳定性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虽然个别案例企业高管流动性较大,但都属于公司或集团内部的正常交流,有一定的制度保障高管科学流动,跳槽情况不多,相对稳定的高管团队对企业绩效无显著影响。总体而言,高管团队与企业绩效有正相关关系,西藏上市公司有其特殊发展背景,上市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受到政府影响,也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了西藏上市公司的发展。在上市公司成立早期(除直接在西藏投资上市的上市公司外),政府往往通过上市公司高管团队来对上市公司实施影响。随着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高管团队独立发挥作用更为明显,政府干预逐渐淡化。

员工队伍通过文化背景、学历层次、引进成本、培训教育、薪酬水平等子因素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其中文化背景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学历层次、薪酬水平对企业绩效无明显影响,但这两类因素还是对企业绩效有影响。而案例中藏医药企业有一定差异,藏医药技术型员工多属于技术传承,学校教育出身的不多,但并不影响工作绩效。同样,由于抽样统计原因,西藏上市公司员工薪酬基本上能够满足员工的期望值,对工作绩效影响不明显,所以对企业绩效影响并不明显;引进成本、培训教育与企业绩效负相关,引进成本、培训教育直接制约了企业绩效人才的使用和员工能力素质的提升。总体看来,在企业核心能力构成因素中,员工队伍对企业绩效有较大影响,是企业绩效提升的关键。

表5 企业绩效水平

表6 核心能力与企业绩效水平

四、结论

西藏上市公司绩效由企业核心能力直接影响,而西藏上市公司核心能力主要由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两个关键构成要素所决定和影响,通过案例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要改善西藏上市公司绩效必须要加强公司的核心能力建设,重点要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水平,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的细化因素建设来提高企业绩效;二是西藏医药类上市公司虽然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但藏医药类技术进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推动藏医药技术与现代西医技术的有机结合与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三是人力资本特别是员工队伍是企业绩效的关键,已成为制约企业绩效提升的重要因素,需要企业给予高度关注;四是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相互影响,人力资本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只有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才能实现技术创新的不断进步,真正提高企业核心能力。同时,技术创新对人力资本也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的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能够有效推动一般型人力资本向专业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转化。每一次技术创新都会推动技术与人力资本的重新组合,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又一次改善和提升。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本的相互作用影响,两者不断变化的组合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改善,进而提升企业绩效。

[1]Prahalad C K,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1.

[2]魏江.企业核心能力的内涵与本质[J]管理工程学报,1999(1):53-55.

[3]盛小平,孙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J].经济问题探索,2006(11):81-87.

[4]Jansen J P,Frans A J,Van Den Bosch H,Volberda W.Exploratory innovation,exploitative innovation,and performance: Effects of 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and environmental moderators[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11):1661-1674.

[5]彩云,张晓莉,罗英.西藏上市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4(1):17-26.

[6]侯霞,李原.浅谈西藏上市公司智力资本投资——员工培训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西藏大学学报,2003(2):13-17.

On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Listed Companies'Core Competence to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ibet -Multiple-case study of Tibet’s listed companies of medical industry

YANG Fu YAO Mei-fang

(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022)

The listed companies’core competence affects directly the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ibet.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the major elements of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 and the specificity of human capital,the paper illustrates the particularity of listed companies’core competencies in Tibet.On that basis,a relational model of core competence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s establish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revealed by doing multiple-case study so as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Tibet by strengthening their core competence.

listed companies;core competence;enterprise performanc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human capital

10.16249/j.cnki.1005-5738.2016.03.018

F275.4/F271

A

1005-5738(2016)03-127-007

2016-07-20

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TMT变更、创业战略选择与企业成长绩效的关系: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案例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7137207

杨富,男,汉族,辽宁沈阳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会计。

[责任编辑:蔡秀清]

猜你喜欢

高管西藏核心
都是西藏的“错”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高管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