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的效果观察

2016-11-17孙宏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慢性心衰老年患者舒适护理

孙宏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舒适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5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并加强患者随访,可有效改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老年患者;慢性心衰;舒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2

慢性心衰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心脏排血量下降,机体新陈代谢不足所致,老年人是高发群体。而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发病后多卧床休息,进而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加强细致、全面的护理十分必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及对照组52例。所有患者中男63例,女49例,年龄61~89岁,平均年龄76.5岁;对所有患者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112例患者中包括Ⅱ级者16例,Ⅲ级者79例,

Ⅳ级者1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遵医嘱给予药物护理、饮食指导及健康指导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心理的舒适护理

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就有所下降,患者易产生悲观、焦虑的情绪,再加之疾病的困扰,患者会产生较大的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主动帮助其排除焦虑情绪,给予其更多的关心与鼓励,帮助其树立积极对抗疾病的信心。

(2)舒适的基础护理

吸氧时双侧鼻腔需要反复插入鼻导管或鼻塞,并且心衰时不得摄入大量水分,因此患者会感到口鼻干燥,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加温湿化氧疗措施,及时用石蜡油滴入鼻腔或擦拭口唇[2]。静脉输液时要注意观察输液管,防止出现扭曲、受压等,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液体外溢、疼痛等现象。在不影响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的前提下让患者尽量保持舒适的体位。

(3)环境的舒适护理

病房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加强空气流通;病房布置温馨、舒适,可摆放一些装饰品,以缓解患者的陌生感。保持病区环境安静,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4)电话随访及家庭支持

慢性心衰具有较高的复发性,因此护理人员要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指导其掌握更多慢性心衰相关知识,包括药物的作用及副反应、并发症等,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家庭护理支持。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出院3~5天内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主动询问患者出院后的身体情况、用药情况等,提醒患者准时复诊[3]。

1.3 观察指标和效果评价标准

采用院内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统计所有患者入院治疗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0.7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院治疗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8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慢性心衰的发生与发展与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心室存在压力、心室容量长期负荷过重等因素有直接相关性,其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能力减弱、无法维持正常心排血量等。慢性心衰患者五年生存率极低,且病情危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针对慢性心衰患者要进行及时的诊断及全面的护理,才能更好的提高效果,改善预后。随着人们医疗服务意识的不断增强,舒适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基于整体化、个性化、创造力的护理理念,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环境等给予优质的护理服务,以达到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的护理目标[4]。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其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舒适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并加强患者随访,可有效改善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并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 柳.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5(8):113-114.

[2] 李明娥,霍红梅,王梅林,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5,21(3):221-225.

[3] 尹 璐,康晓新,曲 妍.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19(23):307-309.

[4] 郑晓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5,1,18(7):1378-1379.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慢性心衰老年患者舒适护理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舒适护理在小儿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用于肺癌患者护理的观察效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贫血及低蛋白血症与其预后相关性研究
黄芪生脉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