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

2016-11-17张晓庆王海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医证候

张晓庆++王海军

【摘要】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闷、心悸情况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出现的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具有明显地改善作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瓜蒌薤白半夏汤;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011.0.02

从病因病机及病理变化方面来看,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的“胸痹、心痛”范畴[1]。中医学理论认为胸痹的主要病机为饮邪痹阻胸中[2]。其发生发展与诸脏器的盛衰均有联系,多因素体阳虚,寒凝心脉;或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 ;或久病不愈,房劳伤肾,进而损及心之阴阳等引起。实发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遏于胸阳、阻痹心络,致使心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故属本虚标实之证。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对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的临床效果,并取得较好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并属中医痰浊闭阻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52.7±8.5)岁,病程3个月~32年;对照组男1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1.8±6.7)岁;病程3个月~31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扩张血管、抗血小板凝聚、降压等西医常规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瓜萎薤白半夏汤治疗。瓜萎15 g,薤白15 g,法半夏15 g,丹参15 g,香附15 g,川芎10 g。水煎,1剂/d,分3次于饭后30 min服用,150 ml/次。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采用计分方式记录胸闷、心悸、头晕等中医证候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中医证候(主证胸闷)计分的变化

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中医证候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闷情况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中医证候(次证)计分变化

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中医证候(次证心悸、胸闷)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悸、头晕情况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瓜萎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原方由瓜萎、薤白、半夏、白酒组成,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本研究在原方基础上加味治疗,方中瓜萎、薤白行气化痰,温阳化饮;法半夏清化痰热;燥湿和胃;丹参、香附、川芎活血通络,祛瘀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泄浊,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薤白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对冠心病所造成的机体损伤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薤白提取物甲基烯丙基三硫可通过对血栓素A2合成的抑制作用提高血清中前列环素I2浓度进而达到调节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效果,可有效增强介导舒血管作用的5-HT1D mRNA和蛋白表达,瓜蒌可通过对缺血心肌氧化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机制来提高对机体的保护作用[3]。临床实际常以两药配伍成药对共同应用,具有改善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痰浊内阻型胸痹,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89.5%,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第2、4周末,两组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计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胸闷、心悸情况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瓜蒌薤白半夏汤可有效改善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胸闷、心悸等中医证候,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毕颖斐,毛静远.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与季节关系的文献调查[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11(11):1020-1022.

[2] 李大峰,赵金龙,管益国,等.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原发病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6-137.

[3] 谭 斌,刘 韵,谷 彬.瓜蒌皮提取物对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2(9):9-11.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猜你喜欢

中医证候
中医证候理念的更新者张震研究员
帕罗西汀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味治疗抑郁症42例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右归丸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双唑泰棉栓联合中药冲洗、定君生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分析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毒瘀虚”诊断结合的研究
心血管多重危险因素与中医“风痰毒瘀虚”诊断结合的研究
原发性失眠症中医证候群筛选的研究
对于加味逍遥胶囊治疗中度抑郁症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