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及合理用药对策

2016-11-16梁文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梁文华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现状及合理用药对策,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中的合理应用。方法 选择我院各科室2010年1月~2015年1月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全部130例的不良反应报告中,62例是因为中药注射剂所导致的。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男性,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才能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2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应用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进而也导致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人们也开始更加关注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合理性[1-2]。研究通过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促进中药注射剂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各科室2010年1月~2015年1月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中药注射剂所致62例(47.7%)。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方法: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定标准来检修判断分析,分成以下四个等级,分别为可疑、可能、很可能以及肯定。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不良反应的表现、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规律以及因果关系等进行分析总结。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分析

在所有报告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4~78岁,平均年龄(49.3±1.1)岁。

2.2 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将所有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根据其累及的器官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3 讨 论

中药注射剂是通过现代医学技术和方法,从天然药物中提取供机体静脉和肌肉的灭菌制剂,中医理论是中药注射剂的主要指导思想;然而关于中药注射剂的统一质量标准,临床应用中的给药剂量也存在一定差异[3-4]。中药注射剂作为新型的中药开发的制剂,和传统给药途径也存在较大差异,中药注射剂并没有经过机体肝脏和消化道的处理,所以会让各个系统、器官的损害程度加重,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5]。个体之间对药物的分布、吸收、排泄以及代谢存在差异,所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存在差异[6]。和男性相比,女性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另外因为未成年的生长发育并不成熟,对药物存在较高的敏感性;老年人群的器官功能开始减退,对药物的耐受能力和代谢能力较差,同时老年人群因为常合并基础疾病,需要长时间服用、联合用药以及重复用药,所以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研究中,在全部6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18岁和≥60岁的人数为19例。临床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视觉、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等;本研究中,全部62例(67例次)药品不良反应中,累及患者的皮肤及其附件30例(44.8%),累及患者的心血管系统18例(26.9%),其次分别为胃肠系统、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占比分别为13.4%、10.4%、4.5%,与临床相关研究报道结果相符[7]。

临床研究发现,引起中药注射剂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除了中药注射剂自身的因素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因素:①从源头上分析发现,中药注射剂的取材途径比较多,很难有效保证药材的质量,从而导致药效存在一定的差异。②各个生产厂家的条件存在差异,进而也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程度不同。③在检查药品质量时,没能严格把关,仅仅是检查个别成分,漏检的情况比较严重。④同一注射剂的成分比较复杂,联合用药时微粒存在叠加效应,进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⑤临床中在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使用时,临床医护人员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药物使用说明来进行,对给药剂量进行随意加减。⑥没能正确选择稀释剂的种类,没能有效控制滴注速度,如果输注速度较快则会让患者的不适感增加,而且还会让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增加,尤其是体质较弱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8]。和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在药物作用、给药途径以及药物安全性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完全将中医药理论作为标准,应重点关注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所以在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中,应加强以下几点:①加强质量检查,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查加以强化,适时开展质量跟踪;产地气候、生产车间等因素都会对中药原料造成影响,进而导致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含量不同,所以各个医院应通过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标准来对中药注射剂的剂量进行控制。临床医护人员应熟悉中药注射剂的级别和性质,并认真分类,让中药注射剂之间的差异有效减少。②对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指征进行正确掌握,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加强临床观察,并认真做好相关的抢救措施,对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如果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则应对给药剂量进行及时调整,适时停止注入药物。应用中药注射剂时,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药物说明书来进行,在对剂量进行调整时应小心谨慎。用药之前,应对患者的过敏史进行详细询问,让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能有效降低。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方法和顺序来对药物进行添加,而且还需要对药物配置后的浓度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粉针注射剂。③应对情况进行及时汇报,让药品质量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剂具有比较复杂的成分,在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应对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指征进行严格掌握,并加强药品的使用监控,最终让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 艳.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9):84-85.

[2] 宋淑香.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33):6819-6820.

[3] 张巧玲.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及其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9):1341-1343.

[4] 肖保国.安全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经验总结[J].光明中医,2015,30(7):1569-1570.

[5] 马 丽.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的不安全因素与防范[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9):3934.

[6] 孔佩英.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9):244-245.

[7] 张 鹏.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1):137.

[8] 柴枝楠.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七大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6):30-31.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不良反应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预测研究
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谈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的安全性系统评价
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药品批发企业对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