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沈从文湘西小说中的生命美

2016-11-15李召胜

卷宗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性美

李召胜

摘 要:沈从文在他的湘西小说中,以细腻温婉的抒情笔调,通过对湘西山水景物的精心描绘,对独特、古朴的湘西风俗的热情颂扬,对纯真、美丽、善良的“边城”居民的细致勾勒,展示了湘西的自然美,表现了湘西浓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一个遥远、亲切、淳朴而带点神秘色彩的“湘西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本文试从沈从文湘西小说入手,论述了湘西小说无形中构筑的湘西世界及其主要构成,进而阐述了其中表现的自然美,蕴含的人性美,使得沈从文旨在颂扬的生命光辉更加瞩目。

关键词:湘西小说;人性美;生命形式

新时期以来,沈从文研究已成为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一个引人注目的方面。对沈从文湘西小说的研究成果更是斐然。但多数关注于其道德、精神、民族反思等方面。而对湘西小说中讴歌的生命形式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关研究相对不足。本文试从沈从文湘西小说的作品入手,对其中的人、事、物进行深入探讨,以便我们更好的了解、体会沈从文所讴歌的生命形式,并对其做更好的审美把握。

1 湘西世界的主要构成

(一)、自然中的湘西

湘西地处三省交界的沅水流域,古称“五溪”,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屈原《楚辞》中的山鬼、云中君所在之处。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和瑰丽灿烂的荆楚文化,为湘西蒙上了神秘而美丽的面纱。湘西的“生命世界”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这种“生命世界”的精神内核是人与自然相契。

(二)、古朴的民风民俗

沈从文小说中的湘西古朴、自然,所以那儿的人善良、美丽,有着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淳厚质朴品格,所以沈从文进行艺术创作时,很自然的在笔端就溶进了对湘西口头语言民俗、民间游艺民俗、岁时节令民俗、婚姻民俗等的描写。

第一,口头语言民俗。《长河》、《三三》、《萧萧》、《秋》、《雨后》等作品中都反映了湘西唱民歌的风俗,使人一进入这些作品,就如同到了民歌的故乡,领略到一种特殊的边地风情。《边城》中,翠翠在祖父进城,自己渡口守船时所唱的那首充满稚气的民歌更是令人难忘:“白鸡关出老虎咬人,不咬别人,团总的小姐派第一。”这首不完整的民歌,恰恰在无所谓、不完整中给人一种“残缺美”,这种无意识的歌唱,唱出了翠翠的天真和可爱,唱出了她的一丝忧郁。

第二,岁时节令民俗。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中对当地民俗事象是极力描摹的,并使其成为自己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在小说《边城》中,作者就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湘西端午节赛龙舟的民俗,从赛龙舟中人们的装束、打扮到龙舟的形状,及其龙舟竞发的场面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第三,婚时民俗。沈从文对湘西人民淳朴的民俗表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态,这些同样在他的湘西题材的作品中有较多的表现。这可用婚时民俗来加以说明,这种民俗各地不尽相同,湘西自然也就有它独特的婚时民俗。

(三)、和谐的人伦关系

清新、宁静、素朴的湘西孕育了勇敢、勤劳、善良、淳厚质朴、诚实热情的湘西人民。湘西世界是一个保留着自然人性,充满人间温情的风光绮丽的理想世界,湘西的自然风光是美的,湘西人是和谐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热情诚恳、慷慨无私。湘西边民对人总是热情、慷慨的,不论是对亲戚同乡、熟人朋友,还是对外乡的陌生人都是这样。如《边城》中的老船工豪放豁达,他摆渡,虽然辛苦,但从不抱怨,也从不额外收人送的钱。

第二是见义勇为、济弱扶贫、樂于助人。《边城》的后半部写到翠翠因为祖父去世,孤苦无依。船总顺顺得知消息后,派人去帮忙,城中杨马兵同一个老军人,砍了几根大毛竹,用葛藤编作筏子,充作临时渡船也去帮忙……。

第三是重亲情、尚礼俗。湘西世界中,年轻人对老年人总是以礼相待,表现出谦虚和尊敬,如《边城》中的傩送、天保见了老船夫总要叫“伯伯”。老年人对年轻人则表现出关心、爱护和信任:老船夫对翠翠是既疼爱,又体贴;顺顺对儿子的婚姻既关心重视,又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

2 自然美与人性美相映相衬

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他不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乡野秀美的山水画,更为我们描绘了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力和人性的至善,使自然美与人性美达到高度统一。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人物,以沅水、辰河上的水手和山乡的苗民为对象。他们保持着古朴的民风,与自然同在,人际之间纯属一片天然。

在众多人物形象中,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尤为动人。《三三》中的碾坊主人的女儿三三,《边城》中摆渡船夫的孙女翠翠,无一不散发着原始生命的美质,简直可以说是山野间的精灵。这两篇小说中出现的其他人物如三三的母亲,总爷家的少爷,城里来的护士小姐,还有老船夫,船总顺顺父子以及商人水手,都是那么善良、淳朴、热情,显示出人性的美好。

沈从文通过这些作品,展现了湘西儿女在大自然的牧歌中自由成长过程,颂扬了湘西山民原始、单纯、雄健、热情的生命美。

3 爱是生的一种形式

“爱是生的一种形式”是沈从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他在自己的湘西小说中表明“如何去生”并将这“爱”诠释的淋漓尽致,描绘了一个爱与美的极致世界。

首先是男女之间的情爱。沈从文以翠翠母女两代的经历为爱情做了生动的诠释。男女对歌是湘西边地的一种独特的风景。男女之间相互对歌,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倾慕,并在歌声里求得对方的爱。翠翠父母就是在这种对歌中从相恋到相爱的,而翠翠也就是这种对歌习俗的结晶。

其次是家人之间的那种亲情。老船夫对女儿、对外孙女护雏般的慈爱,如女儿与军人发生关系后,做父亲的知道后却没说一个有分量的字。船总顺顺对两个儿子的爱,从所取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天保的意思是希望老天爷保佑,而傩送是傩神所送来的,因为当地人非常崇拜傩神,傩神的地位在其他各神之上。

再次是邻里之间的友爱以及陌生人之间的关爱。在这块土地上,无论在邻里之间还是在陌生人之间,都充满了温情,如顺顺喜欢结交朋友,慷慨大方又能济人之急;陌生人过渡,有时过意不去硬是要塞给老船夫钱,而老船夫总是不肯接受,还跟对方认真。

“人性”是沈从文全部文学理想的基石,也是他在创作中极力追求和表现的艺术精髓。所以无论是湘西世界,还是人性美,又或者是沈从文表现的各种爱,都是沈从文对生命美的歌赞,对此种独特生命形式的执着追求。吴立昌在《论沈从文笔下的人性美》中认为,“对人性的执意追求”,是贯穿沈从文世界观的一条主线,也是解开沈从文创作之谜的“一把钥匙”。沈从文湘西小说中所表达的优美、理想、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生命形式,是沈从文理想化的生命形态,其纯真、独特、神秘、安逸,令人神往。

猜你喜欢

人性美
浅谈《项脊轩志》的人性美
《云中记》的人性美与灾难文学的美学意蕴
追寻美的踪迹展现语文魅力
论《边城》中人性美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