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与意义重构

2016-11-15范晓光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8期
关键词:研究

范晓光

摘 要 移动网络视频具有双重特性,即移动性和视觉化。移动网络视频的传播技术中的结构物质以及内部符号,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传播媒介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文章对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与意义重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并详细阐述了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意义重构。

关键词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媒介影响;意义重构;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18-0003-02

1 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

媒介传播环境学的理论中,媒介传播的偏向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媒介传播的渠道既没有一定的价值标准,又不是中性透明的,这个渠道只是起一个塑造作用,即塑造认知整个社会的模式,塑造整个社会的态度以及价值观等。最早对媒介传播的偏向性做出论述的是伊尼斯,他的论述认为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主要表现在文明中,并且这种偏向性不仅会对时间观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会对空间观念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媒介传播的偏向性一般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口头媒介的偏向性,二是书面媒介的偏向性,三是时间观念的偏向性,四是空间观念的偏向性。一般偏向性指的是将文化内或者制度内的所具有连贯性以及统一性斩断,媒介传播在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偏向性,主要根据时间观念或者是空间观念来进行确定[1]。并且具有长处的新的媒介,会产生一种新的文明。

继伊尼斯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人的拓展延伸就是媒介传播的理论观点,这位学者就是麦克卢汉。他认为,改造以及发明媒介传播的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对人的感知方式的一种模仿,即对人体的五个感官、四肢以及神经中枢的模仿,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媒介传播过程中产生模仿偏向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人类的认知感官存在差异,因此媒介在模仿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功能差异,例如人体大脑思维中的线性思维主要是由电话来进行模仿的;二是当媒介通过损坏人类的局部感官来实现其拓展延伸的功能时,就会导致其他感官得到较大的发展。在麦克卢汉的论述中所提到的“麻木”以及“截除”这两个概念[2],即指的是选择一个感官来应对外界所引起的强烈刺激,只选择一种能够产生分离、拓展、截除以及延伸的感官来作用于技术当中,这就是所谓的技术会导致使用者或者发明者产生麻木的缘由。在极致延伸的过程中,媒介传播所产生的偏向性,不仅会造成人体的局部肢体麻木,还会导致神经中枢麻木,从而使得人们对媒介产生过度的依赖性,而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也不会运用自己的感官来加以了解和认知,进而湮灭在浩瀚的信息媒介中。

通过电视的摄影镜头所截获的画面,使得电视媒体报道也失去了其原有的认知价值。观众沉浸在通过电视所带来的视觉盛宴中,任意享受,缺乏思考。电视荧屏所提供的画面影响也超过了文字,使得观众们的视觉体验大于思维体验。电视就是利用这一特点来对叙事以及语言描述进行展示,然后慢慢构成一种独特的认知现象。由于电视中构成语言描述的基础模式就是图像,因此图像就成为了最具体可感,最直观形象的感性传播媒介,图像就是事物本身,图像就是感性,很纯粹的展现一种表面现象。电视能够通过图像来对模式进行解释,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特殊的感性认知[2]。移动网络视频在传播的过程中,就依靠的是感性认知,因此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偏向性。

第一,移动网络视频的偏向性具有非常感性以及直观的情感,这主要表现在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内容大都属于娱乐轻松方面。而就电视来说,其传播的文化并不是依靠严谨的或者是有深度的思想内容,而是通过娱乐传播的方式来展现思想以外的内容,这种偏向性也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精神文化,从而使宗教、体育、政治、新闻以及商业都能被娱乐所支配。移动网络视频传播最大的优点在于,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仅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同时还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从而使得信息共享能够更加的便捷。同时与电视传播偏向性中的情感一样,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偏向性也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官情绪,移动网络视频诞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人们碎片化的空闲时间填补起来,因此其传播的内容也就更加的偏向于娱乐休闲方面,这样就能够使得观众得到精神层面和情感层面的双重愉悦。另外由于屏幕的约束,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各种信息也非常的碎片化,这些信息的供应方以及宣传方连续不断的传播奇闻轶事,使得观众的认知感官受到各种刺激,这样一来就能吸引大量的观众,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第二,移动网络视频传播的偏向性还体现在私语化以及个体化这两个方面,而其中个体化指的是对观众进行细分。由于移动网络视频在发布出来时,其所处的周围环境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它的随意性也非常大,发布者所处的时间空间,以及发布之前的心理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且不需要做过多的考虑,因而就导致了移动网络视频的个性化非常的突出。在移动网络时代,各种视频的都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但由于个体想要获得的信息却是单一的,这就使得两者形成了非常尖锐的矛盾。由于观众们对移动网络视频的分层更加的准确清晰,在加上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工作环境的不同,因而人们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络视频,从而产生的主观色彩也更加的强烈。

2 移动网络视频偏向性的媒介影响

媒介是一种隐喻方式,它指的是媒介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进入到人们的现实世界中。媒介传播是人们认识周围环境的重要途径,并且它是通过隐喻来对文化进行塑造和传播。电视则是通过图像来认识周围的世界,同时它对整个社会的文化造成较大的影响,因而它主要是通过图像的方式来模拟现实世界、定义现实世界、传播现实世界。例如在电视传播中,新闻报道里的图像更换的速度非常快,并且超越了声音,即它将图像与瞬时的结合完美的发挥了出来。电视图像这种完美的处理技术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环境以及符号环境,因此其慢慢替代了文字,形成了认识电视图像的时代理论[3]。图像的瞬息万变,将电视本身传播的思想内容以及信息价值都大大削弱。对于观众而言,思考被观看所替代,观众只通过图像来判断信息,并且他们的潜意识里更热衷于电视图像,且这些图像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观众们对话题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电视的塑造,所有的事物都能变得具体可感,并且图像也逐渐发成为观众们认识世界的主要符号。

电视构造了一个看似真实、独立以及一致的现实世界,其传播的偏向性以及叙事的特点,都是对于现实世界的构建和关注,且电视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将世界正在发生的事件传播给观众们。而电视传播的现实性作用在移动网络视频被放得更大,同时发挥得也更加充分。它主要是将虚拟与现实这两种空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一来观众们就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同时还能够将自己身边的生活状态上传到网络上。例如美拍软件,尽管它只能记录十秒的瞬间,但是它能够将其上传到微博或者脸书,从而成为娱乐大众的工具。用户所持的手机具有非常强大的功能,它能将任何东西都记录下来。移动网络视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占满了观众们的空间和时间,并利用快速更换的屏幕来将大脑进行替换,从而将人们的想象力利用精致的图像进行封存,使得他们在得到短暂的满足后又变得空虚。当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向各种终端偏移时,其关注社会的程度也会逐渐的降低。

3 移动网络视频偏向性的意义重构

移动网络视频关注的重点是现在,不包括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因此是一种非常典型的传播碎片化信息的方式[4]。这种碎片化的方式是当下社会语境传播中一种非常形象化的表达。媒介传播的平台和形式在新技术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因此其传播的信息也更加的多元,同时文本也更加趋向于碎片化从而塑造出了碎片化与多元性一体的传播主体。移动网络视频传作为当下运用最广的传播媒介之一,传播的速度非常迅速,信息变换的速度也非常快,同时传播的内容还具有一定的拼接效果和动态性,因此又被称作视频领域中的微博。移动网络视频的终端非常轻便,又方便携带,还便于开启和关闭。既能够通过无线连接的方式连接视频信息源,又能够将视频信息流畅清晰的传播出去,这样就实现了视频传播的片段化、草根化。视频制作软件的智能化使得很多草根都能进行视频的制作以及传播,因而就产生了大量的视频播放的客户端,视频信息也变得更加的泛滥。

移动网络视频也导致了符号意义加剧流失,使得传统意义的影响逐渐被削弱。传统意义指的是对符号权威的一种肯定,是对符号形成的叙事意义的肯定。移动网络视频对符号的消耗非常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影像意义的湮灭。这种消耗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其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途径使得影像片段化,这样就能够满足人们片段化的时间以及空间[5]。二是移动网络视频的终端使得一些固定视频所传播的内容或者是电视传播的内容再次片段化,并以话题的方式将其重复传播,这样就使得视频中的原始内容以及所包含的意义被解构了,因此就造成了严重的叙事意义的流失。由于娱乐与消费两种文化浪潮的不断兴起,将“价值”与“意义”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精神逐渐被解构,而将“娱乐”“轻松”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感官则逐渐凸显出来。另外将“深度”“意义”两者作为表面特征的社会概念就会被重构。

4 总结

综上所述,国内的移动网络视频从2013年开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各类视频网站也迅速的抢占了市场。当观众们在为进入时尚生活而兴高采烈时,他们也必须运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各种网络视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确认识移动网络视频的传播的偏向性以及片段化,不仅仅是为了有效的控制移动网络视频信息,更重要的是为了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介素养,使得更多的网民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有用的视频信息是如何进行传播的,从而让广大网民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科学地甄别和共享。因此,正确对待文化和新技术,保持清醒的头脑来应用技术,避免盲目的崇拜,就能使得媒介的传播获得真正的

自由。

参考文献

[1]张秀敏.媒体与城市文化认同[J].传媒观察,2009(2):32-33.

[2]张兰英.大众文化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挑战及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87-89.

[3]王晓楠.经典电视剧翻拍的传播学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9(9):101-102.

[4]赵陈胤,项宗飞.我国新闻娱乐化的现象分析与对策建议[J].大家,2010(10).

[5]袁靖华.媒介转型时代的受众身份认知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2):113-117.

猜你喜欢

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关于辽朝“一国两制”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声、光、磁、触摸多功能控制的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关于反倾销会计研究的思考
焊接膜层脱落的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