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广播电视如何守护主流媒体公信力

2016-11-15刘靖

新闻爱好者 2016年9期
关键词:三贴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导向

刘靖

【摘要】广播电视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一主题,从队伍素质彰显舆论引导力、“三贴近”赢得重要舆论阵地和导向正确激发社会正能量三个方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广播电视必须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关键词】舆论导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贴近”;正能量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必须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精准有力”。“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广播电视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习总书记的教导给广播电视改革创新和守护好主流媒体公信力指明了方向。在当前新闻媒体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亲和力、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提升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是摆在广大广播电视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

广播电视要实现新形势下的改革创新,就要坚持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保证有一支有影响力的编辑记者队伍,保证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如果背离了广播电视传播规律,其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新闻工作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著名新闻工作者郭超人语)。正是因为如此,广播电视工作者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遇事不冲动、不媚俗、不虚伪、不偏激、不盲从、不跟风,以实事求是的心态冷静观察社会问题,以独特的视角报道新闻。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兴媒体进入市场,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界也出现了一些怪现象,部分媒体搞新闻敲诈、有偿新闻、虚假广告,误导受众,严重损害了新闻媒体和新闻队伍的社会公信力,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不满。2014年9月,上海市警方查获21世纪网采编人员和广告经营人员联合采取刊登负面消息或不删除负面报道等方式,要挟国内部分企业出钱刊登广告或签订合作协议这一案件。据报道,该网上自总编辑下至一般工作人员多数人参与,形成了“全员上阵”的局面,俨然抛弃了新闻道德、新闻理想、新闻规范等,先后与100多家拟上市公司和上市公司签订“广告合同”,涉嫌非法牟利数亿元,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影响,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一、队伍素质彰显主流媒体公信力

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现代社会的神经和血液。媒体的竞争,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和人才实力的竞争,但关键是人才实力的竞争。从根本上说,广播电视必须拥有一支庞大的创新型和综合型的人才队伍,必须把那些政治头脑清醒,信念坚定,坚持原则,勇于担当,求真务实,善于学习,与时俱进,善于识别和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侵蚀,经得起各种风浪和考验,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能客观审视各种事件和问题,紧跟时代潮流,正确把握舆论导向和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的人吸收到广播电视队伍中来。

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指出:“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要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谋利。”广播电视人员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主流媒体的社会公信力。它要求这个队伍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精神;坚持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坚持以正面报道和团结稳定鼓劲为主,坚持按新闻规律传递正能量,坚守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并具有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追求,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努力守护广播电视主流媒体公信力。大力宣传依法治国、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牢记使命,认清责任,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以饱满的斗志和正派的作风,投身到伟大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去。

社会责任是广播电视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不能一味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和轰动性,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失守道德底线;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通过广播电视宣传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从公众的良好愿望出发,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弘扬社会正义、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群众情绪,强化舆论监督,担起社会责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尽职尽责。作为一名广电记者,在采访中必须充满激情,敢于担当,拥有必要的勇气和智谋和敏捷,一定要经过实践、学习,达到拥有新闻价值的敏感性,有观察力、推理力、联想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适应目前新闻形式变化的环境。总之,只有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电视人员队伍,才能不断提升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就是一位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的新闻工作人员,他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早年,他多次赴阿富汗、伊拉克等地采访报道阿富汗反恐战争、美伊战争等,他恪尽职守、尽心尽责、不畏硝烟,把第一线消息报道出来,让全国人民及时了解到战争情况。作为记者,他凭借自身文化素质和渊博的学识,先后成功采访了上百位国际名人政要,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中国新闻的发展历程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由于新闻成绩突出,他本人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并多次荣获“金话筒”奖和央视十佳主持人奖以及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央视优秀主持人等奖项。水均益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成就,与他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分不开,更与他坚守新闻人责任、坚守社会责任分不开。

二、“三贴近”赢得主流媒体公信力

广播电视要实现“三贴近”这一要求,就要遵守党和国家的要求,把握好舆论方向,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治意志与人民群众的心声结合起来,把新闻力量和新闻实践统一起来,把思想性与指导性和可听性与可视性结合起来,多用老百姓的语言,多用身边的事例,多用朴素的群众易接受的方式和手段,来采写新闻,编辑、播发新闻,真正做到传递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这也就要求我们把镜头和话筒对准基层、对准群众,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引导社会舆论;多办名牌栏目,提高节目品位,在市场中站住脚,在群众中扎下根。

这是因为新闻的受众最需要关注的群体是生活中的群众,他们在最基层,有着更多的诉求,有着最基础的人生经历,是党和政府服务的最直接的群体。广电工作者就应该走进他们当中,倾听他们的呼声,用话筒和镜头反映他们的诉求,维护他们的利益。政府工作的本质要求是群众是否满意、是否赞成,那么,宣传工作尤其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把群众的满意和赞成作为在新闻实践中衡量工作的好坏与成败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坚持始终如一地走进农村、乡镇、社区、企业,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意,用真诚反映民生,让手中的话筒和摄像头永远记录着乡村的炊烟、农民的朴实、田地的肥沃、庄稼的丰收、社区的安全、企业的改革创新,让人民群众成为新闻中的主角,让他们的呼声成为摄像头中的主流声音,这是我们必须坚守的新闻理念。而要做到这些,离开了“三贴近”是无法实现的。

20世纪末,河南尉氏县庄头乡是远近闻名的落后乡,群众收入低,民风粗陋,各项工作不好开展。乡党委书记韩顺风上任后立志改变这种风貌,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农业技术跑地头、蹲田间,为群众讲授蔬菜种植技术知识,迅速带领群众搞起“科技农业”来。短短的几年间,全乡就发展了万亩反季节韭菜、万亩大棚西瓜和万亩“矮化”蜜桃,使全乡农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000多元。开封广播电视台抓住这一典型,派出骨干记者到该乡深入采访,挖掘第一手资料,撰写了长篇人物通讯和连续报道,分别在《开封新闻》《今日开封》和《菊城报道》节目中滚动播出,由于报道材料扎实,内容真实感人,在开封城乡引起强烈反响,全市上下掀起了向韩顺风学习的热潮,为配合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苦干兴汴和古城复兴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看,人民群众也是最困难、意见最多的群体,由于一些制度的不健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广电新闻舆论监督的及时、有效开展,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多年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等节目坚守正义,经常揭露某些地方的黑暗面,抨击一些不公平现象,为群众讨回利益,在舆论监督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备受全国观众称赞,其根本原因在于广播电视工作者坚持了“三贴近”。2013年,央视《焦点访谈》记者深入采访曝光了我国八成进口奶粉都是贴牌生产的内幕,记者采访了超市售货员、多位消费者、奶业协会副会长以及高级研究员等,把国内某些企业采用此种方式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揭露得淋漓尽致。节目播出之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因为这涉及成千上万孩子的成长,这正是家长们最关注、最关心的事。央视新闻报道真正实现了贴近群众生活,所以说,这种新闻是成功的,也是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

开封电视台和开封广播电台立足公正立场,采访报道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的新闻事件,为群众讨回正道,受到领导和群众的表扬。近几年来,开封广电中心播发舆论监督稿件50余条,报道内容包括事件处理不公、商品质量、违法行为等等,收到群众送来的锦旗、感谢信30面(封),大大提高了开封广电中心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望和威信,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三、导向正确增强主流媒体公信力

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大众传媒发生了戏剧性变革,互联网从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双重变化,使新媒体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目前已成为集信息、观点、民意表达于一体的舆论平台。手机媒体和微博符合网络发展趋势,实现了信息传播零时间。再加上网络视频、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的用户及经营、生产等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传统广电受到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

广播电视在新形势下面临机遇和挑战,必须提高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必须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和方针政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针对社会上的热点和敏感问题,广播电视媒体要敢于说话、敢于说真话、敢于说实话,更要善于为政府和群众出谋划策,理性而不失亲和,超前而不偏颇,走在新闻宣传的前列,才能实现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共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时政新闻要讲导向,娱乐类、社会类新闻也要讲导向;国内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国际新闻报道也要讲导向。”可见,导向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开封既是闻名世界的八朝古都,又是河南对外开放、加快中原经济区发展的新兴副中心城市。开封广播电视台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开封新闻》《菊城报道》等重点栏目进行改革创新,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担起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完善传播手段,突出广播电视特色,通过丰富多彩的音频、视频宣传,进一步扩大主流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拉大旅游框架、创建国际旅游名城,国有企业改革,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新兴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等为主要传播内容,创新宣传形式,讲究宣传艺术,在服务中引导,在引导中教育,使群众喜闻乐见,提高了舆论引导水平和宣传效果。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如上海申华集团、奇瑞汽车集团等纷纷来开封投资兴业,为开封经济发展注入勃勃活力;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开封经济社会发展搭上郑汴同城的快车,呈现出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

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还应该兼顾受众尤其是普通群众的信息需求和视听兴趣,绝不能强制灌输,不能一味宣传而不顾效果与受众的情绪,要不就会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尴尬以及自身公信力丧失的悲哀。广电媒体在发布信息时,要牢牢掌握价值有力、内容有力、深度有力的特点,实现舆论引领、掌控主位。比如,在做好新时期核心价值观的报道时,广电媒体一定要正确认识社会环境和受众信息接收兴趣和选择性习惯的变化,要摈弃以前说教式的宣传,采取最灵活最接地气的形式。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一定要提供全面、具有实用性和解释力的新闻,避免大话、套话、空话,要显出真诚和尊重的成分,增加双方的互动模式。开封电视台在报道县区举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演出时,改变了以前直接报道文艺节目和专访组织者的形式,把舞台和演出作为背景,把该县区的政策、思路、措施穿插其中,大大渲染了气氛,让受众更加关注舞台背后的东西,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广播电视必须承担起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引领导向,服务大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到基层调查研究,坚持把话筒和镜头对准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始终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鼓与呼。

(作者单位:开封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编校:郑艳

猜你喜欢

三贴近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舆论导向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联系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渗透
习作指导须“三贴近”
广电工作者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头脑
德育工作中的那些事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论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下的我国媒介审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