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2016-11-14宋铭玉

中学化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石灰水结论气体

宋铭玉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为了更好的实现该目标,有很多问题需要去思考和探索。其中,如何在习题教学中实现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是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习题教学的目的

高中化学习题教学是指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例题讲解、习题巩固、作业和试题讲评等活动,它是化学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习题教学不但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手段,同时也是沟通知识和创新的桥梁。新课程改革要求实现两大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化学习题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化学习题训练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及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以使习题教学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二、习题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现状1:做题多总比做题少好。

有些教师认为:学习理科,特别是学习化学不做练习是不行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在许多情况下习题教学逐渐变成了盲目的、简单重复的“题海”练习,采取“以量制胜”的策略,大量讲解各式各样的习题,寄希望于能押中考题。其实这样做无助于提高学生成绩,更无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最终影响了学生发展。

有些教师认为:做习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习题好比将士的武器,锋利的武器使将士在疆场上所向披靡,而好的习题能大大提高习题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选择恰当的习题是搞好习题教学的基础和保证。同时,要根据教学要求、教学原则、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练习目的选择习题。

1.好习题特点

(1)好习题应当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好习题应当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化学学习方法的培养。

(3)好习题应当与现代科技联系有助于增强学生服务于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好习题应当注重知识面拓宽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提高。

2.好习题来源

(1)课本材料的改编

新课程材料相比旧教材而言,新教材除了与旧教材相同的“练习与实践”外,更多穿插于新教材中的有“交流与讨论”、“问题解决”、“整理与归纳”、“化学史话”、“你知道吗”、“拓展视野”、“资料卡”、“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信息提示”、“调查研究”等内容,它们可以作为习题的很好来源。

(2)优秀试题进行改编

每年的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应该是优秀试题的代表,它不仅是优秀专家学者通过深思熟虑,仔细推敲的结晶,而且代表了高考命题的趋势和方向,所以必须进行仔细的研究,最好能对其中的一些试题进行再利用加工,使它们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3)根据需要原创

试题原创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深思熟虑。但一个好的原创试题常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现状2:要求高总比要求低好。

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教师也总希望自己教的学生比别人好,知识掌握扎实,还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因此,教师有时会不自觉的对学生提出一些过高的的要求,甚至出现“一步到位”的现象。其实这样做对学生的学习是极其不利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设置就是对知识点螺旋式上升,而不是一步到位。当学生初次接触到某个概念,理论时,总会有一个逐步学会的过程,如果把过难的试题“一步到位”地摆在学生面前,甚至把高考试题,综合试题放到学生面前时,学生

(2)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用玻璃棒沾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操作),若试纸变蓝(现象),有氨气放出(结论)。

(3)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

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用玻璃棒沾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操作),若试纸变蓝(现象),溶液中有铵根离子(结论)。

2.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气密性检查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封闭体系气体的压强变化时,导致外部可见的现象,从而做出实验判断结论。表述时,一定要清楚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时间,是在组装好装置后,添加药品之前。

(1)检验如图1装置A的气密性

在B中装水,将导管浸在水面下,用手握住圆底烧瓶(操作),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放开手后导管液面上升(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结论)。

(2)检验如图2装置A的气密性

将B中长导管浸没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操作),若水不能滴下(现象),说明装置不漏气(结论)。

3.溶液中离子的检验

(1)C1-的检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AgNO3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操作),若生成不溶于HNO3的白色沉淀(现象),则溶液中含有C1-(结论)。

(2)溶液中只存在A13+、Mg2+、Fe2+、Fe2+等一种阳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操作),首先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后沉淀溶解、有白色沉淀生成加过量NaOH溶液不溶解、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生成红褐色沉淀(分别呈现的现象),则溶液中分别有A13+、Mg2+、Fe2+、Fe3+存在(结论)。

4.气体的检验

(1)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将无色无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操作),若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结论)。

(2)燃烧法鉴别H2、CH4、CO三种单一气体

在导管口点燃气体,将一只干燥的小烧杯倒扣在火焰上,片刻后,往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操作),火焰为蓝色,若烧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则气体为CH4(结论);若烧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现象),则气体为H2(结论);若烧杯上无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则气体为CO(结论)。

5.物质的提纯与分离

如2013年高考全国卷Ⅱ题27: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含有Fe(Ⅱ),Mn(Ⅱ),Ni(Ⅱ)等杂质)的流程如下:

(3)反应④形成的沉淀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

沉淀没有洗涤干净时,其表面一定沾有SO42,这时,只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有so24即可得出相应的结论。三段式的答案:“取少量水洗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和少量B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是确保得到满分的法器。

其他情况不再枚举,基本大同小异。从上述基本实验操作的典型例子可见,“三段式”表述模式是一种最基本的、条理清晰的完整表述方法,是一种基础的答题模板。学习成绩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智力因素,良好的习惯和合理的答题模式等非智力因素,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石灰水结论气体
树木为啥穿“白衣”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树木为啥穿“白衣”
树木为啥穿白衣
结论
善变的石灰水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