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建设:现实诉求与国际经验*

2016-11-14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民办大学哈佛运作

黄 小 灵

(宁波大红鹰学院 高教所, 浙江 宁波 315175)

HUANG Xiao-l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Ningbo 315175, China)



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建设:现实诉求与国际经验*

黄 小 灵

(宁波大红鹰学院 高教所, 浙江 宁波 315175)

当前,我国民办大学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以提高办学质量。然而,目前我国的大多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学费来运行,资金链条十分单一、脆弱。在实现“营利性”“非营利”分类管理的大背景下,开展民办大学基金会的研究,可为非营利民办大学发展提供资金的“蓄水池”。

民办高校; 教育基金会; 经验

HUANG Xiao-l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Ningbo Dahongying University, Ningbo 315175, China)

一、民办大学基金会的发展背景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主题被日益关注,它与政府组织、经济组织同时构成了社会运行的三大部门,在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益建设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民办大学基金会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教育类社会组织。民办大学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参考于传统公办大学基金会,同时又有别于普通公办大学教育基金会。

民办大学基金会的发展是伴随着民办大学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规模化的今天,教育事业开始由政府政策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化,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39。民办大学实行的是一种以学校自主治理为主的办学模式,自身体制机制的灵活性,决定了其与市场、社会互动较多;同时,办学经费的局限性使得民办大学天然具备了较强的自筹款能力,这就为被誉为学校和市场相结合的产物----基金会的产生培育了土壤,也提供了养分。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6号令的继续推行,今后,我国所有的独立学院将逐渐脱离母体学校,转制为普通民办高校,具备独立核发办学许可证的条件。这就意味着,我国民办大学的队伍将逐渐增强;同时,也对民办大学的办学能力,特别是筹资运作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如何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寻找更多的办学资金,将是民办大学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所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成立教育基金会——源于非营利民办高校破解办学经费难题的现实诉求

稳定的资金保障是民办高校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民办高校主要依靠学费来运行,资金链条十分单一、脆弱。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将会更多地接受来自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的捐赠,而民办高校基金会将为民办大学的发展提供资金的“蓄水池”,进一步优化民办高等教育投融资体系,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民办高校向更高的水平发展。而成立基金会又会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筹资能力,可以为民办高校提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保障。课题组调研了12所浙江省民办高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包括3所民办本科高校:浙江树人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以及9所民办专科高校。几乎所有的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而政府拨款则只占少数。仅有少数民办学校已经成立了教育基金会,设想采用多元化的办学经费筹集方法。

“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是大势所趋,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2]5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长久性出发,合理分类和科学管理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迫在眉睫。民办高校进行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高校发展选择何种路径不仅是民办高校,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学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前,分类管理还处于试点阶段,有大量的调研工作正在开展,既需要理论研究,也需要实践探索。我们认为,成立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是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值得探索的发展路径。

同时,民办大学“营利和非营利”分类管理后,非营利性民办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越来越得到学者的关注,而为民办大学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的源泉就是保证民办大学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在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特别是民办高等教育办学经费相对短缺的现状下,民办大学如何筹资经费以求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我们通过相关课题研究得出,民办大学教育基金会必将成为民办大学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3]57,也是促进民办大学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通过对民办大学教育基金会现实的考察和理论的辨析,以国外非营利私立大学基金会的运作为主题来源,结合国内公立大学教育基金会建设的经验,进行新形势下民办大学实现教育基金会建设的治理结构和运作模式的研究。

三、美国私立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以哈佛管理公司为案例

哈佛管理公司,又称哈佛基金管理公司,或哈佛资产管理公司,是哈佛大学拥有完全产权的投资运作机构。成立于1974年,负责对大学的捐赠基金、养老金、备付和营运资本及递延账户进行具体管理和运作,以保持和增进哈佛大学的财政资产。哈佛管理公司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创造长期的投资收益来维持哈佛大学的教学与科研项目的庞大财务开支。在资本市场日趋健全的今天,如何对高校资金进行有效的投资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者和研究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因此,深入了解和借鉴哈佛大学资金管理的特点和运作方式,对于提高我国民办高校资金筹措和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哈佛管理公司的核心投资理念是经验、创新、风险管理和执行力。哈佛管理公司管理了哈佛大学将近350亿美元的资产(参见图1)。*数据来源:哈佛管理公司官方网站,2013年6月7日。为了应对近年来世界投资市场的波动和新变化,哈佛管理公司对长期采用的政策性投资组合策略做了相应的调整与变革。比如在资产种类上进行细微的调整,以鼓励哈佛管理公司内外管理团队在更多的投资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定息债券和不动产领域,以保持哈佛管理公司独特的竞争优势;对投资风险和与大学需要相匹配的关系进行严格的再评估。

在2013年的哈佛管理公司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包括国内股权11%、海外股权11%、新兴市场股权11%、私募股权16%,接近50%的比例;房地产投资约占10%;公共商品、自然资源占总投资的15%。这样,在2013年,哈佛管理公司的固定收益达到9%,有高保障的绝对收益15%。由于政策性投资组合是由哈佛管理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共同协商制定的,经过了反复审查,并能持久地与哈佛大学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市场回报率、波动性和相关性的预测相匹配,所以,政策性投资组合能力为哈佛管理公司在投资组合中实现配置提供了指导,并且成为判断哈佛管理公司积极投资管理活动成功与否的测评标尺。由此可见,政策性投资组合充当了市场投资种类配置的参照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平衡风险和收益。

哈佛管理公司对资产的分配设置了标准投资组合(Policy Portfolio),并以此来引导其实际资产分配,但其每年的实际投资回报率都远远超过其标准投资组合的基准回报率,比如标准投资组合20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为9.1%,但实际投资回报率为12%。正是因为投资组合的高度多样化,哈佛管理公司为哈佛大学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成为永久的“蓄水池”。

图1 哈佛管理公司投资组合图

四、来自美国私立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借鉴

1.创设基金会是美国私立大学的常态 教育基金会作为私立大学的重要筹资渠道和载体,在欧美发达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成熟的运行管理体制。以美国为例,私立大学占其大学总数的59.4%。这些私立大学的筹资结构较为合理,其中教育基金会的运作是美国私立高校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几乎所有的私立大学都建有基金会,基金会不仅接受和管理社会捐赠,同时还拥有自己的专业团队,通过投资运作管理来获得收益。美国私立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大量实践也促进了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如一些美国学者开展了对高等教育捐赠动机、高教成本分担理论、捐赠的可持续机制、教育基金会管理等的研究(D·B·约翰斯通、威廉·O·布朗、威廉·B·哈里森、加伯里勒·伯尔曼、辛克莱尔·戴维森等)。这些研究反过来又为美国私立大学乃至公立大学的教育基金会运作和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

以美国为例,基金会作为一种慈善机构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根植于美国悠久的慈善传统和文明,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美国私人捐助高等教育的历史十分悠久,捐赠已经成为一种被公众普遍接受和认可的社会习惯和传统。在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著名私立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的创立初期都是依靠私人捐赠运转的,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始终依靠私人的捐赠。可以说,美国高校发展至今,争取社会捐赠并成立基金会进行运作管理已成为一种传统,大学募捐已经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美国大学的捐赠基金及其投资收益已经成为美国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

2.美国大学基金会的成功具有显著的特征 其中就包括建立了较为科学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它们有完善的组织结构、专业的基金会运作队伍、专人负责制(如哈佛是由副校长负责基金会工作),这是美国私立大学基金成功的重要因素。专业的团队和运作让美国基金会的资金蓄满池水。另外,成熟的社会捐赠文化和深入人心的社会助学传统,也让其每年不断地收到来自各方的捐赠,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富商的捐赠。最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详尽的教育捐赠法律,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高度透明的管理运作模式等都是其成功的秘诀。

五、总结与启示

1.激活筹资来源渠道,集聚多方位资源,将大学资金的投资运作作为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路径 学校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影响力、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以形象提升来获取社会捐赠[4]264;开展多渠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如研究筹资项目的开发与设计,挖掘各个主体的捐赠兴趣点,创设以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捐赠机制,如学校项目、资源输出方式,调动群体、社会组织、协助单位、公益基金会、企业设定多元创新的募捐机制;创立符合校情的新型基金,如,结合学校毕业生的特点设置校友小额基金会、校友惠赠金,共同合作项目专项基金、社会定向捐赠基金等。

2.建立专业高效的资金运作和投资机制 哈佛大学投资管理的成功经验就在于,成立了专业的资金管理机构,组建了高素质的内外管理团队,并采取了有效的运作策略。高校资金运作管理要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就必须创立相对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组建专业的投资管理队伍,制定科学的投资管理制度,以控制风险,确保投资收益[5]27。由于投资管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市场化的投资理财活动,它不仅需要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熟悉各种现代金融工具和运作方法,拥有精通投资理财业务的一大批投资专家,而且需要一套能保证资金安全、确保投资收益、调动资金运作人员积极性的管理制度。

3.建立风险管理与评估机制 成功的资金运作固然给高校带来可观的收益,而一旦出现判断和操作失误,高校可能遭受重大的投资损失。在资本市场,由于高校资金运作者无法完全精确地认知、预测客观环境的变化,以及对风险控制能力有限等原因,致使资金运作面临着诸多现实和潜在的风险。哈佛管理公司对资金运作风险有十分清醒的认识,他们将风险管理融入到投资战略全程,并对资本市场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都制定了周密的应对措施。我国高校的运作资金来之不易,应将投资理财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放在首位,在保证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寻求较高的收益。因此,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理程序及体制,制订科学的风险控制的策略,将是我国高等院校资金运作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

[1] 孙惠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及转型三阶段[J].教育发展研究,2012(11).

[2] 徐绪卿.关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

[3] 资中筠.散财之道----美国现代大学教育基金会述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 陈秀峰.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基金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王云儿.畅通民间资本进入民办高等教育领域研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

Private Universities Education Foundation Construction:Reality Demands a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Stable financial guarantee is vita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universities. Substantial capital is indispensable for them to improve their schooling. However, they are run mainly on tuition without other varied and stable capital chains. Private university foundation serves as a “funding reservoir” for private universi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lassified “profit”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private universities; education foundation; experience

2016-05-13

本文系2015年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构建与运行研究》(2015B027)的研究成果,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转型视角下民办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治理结构与运作模式研究》(15YJA880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黄小灵(1985-),女,浙江浦江人,讲师,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G648.7

A

1672-2388(2016)02-0084-04

猜你喜欢

民办大学哈佛运作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多源流理论视野下我国营利性民办大学的政策过程及未来思考
民办大学国际化教育50强出炉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夺冠
以开放的心灵走进《哈佛中国哲学课》
从《朗读者》大热看纸媒读书版的运作
党春雄:我看“政府主导与专业运作”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PPP项目运作中的法律保障
让主诊医师负责制健康运作
女儿考上哈佛 妈妈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