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2016-11-14曹春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6期
关键词:右心阻塞性心血管

曹春强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研究

曹春强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

目的 研究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与发病机制与临床意义。方法 经多导睡眠图(PSG)9 h监测。确诊GSAS患者320例,随机选取其中200例,分别观察其血压、血脂、内皮素(ET)等指标。对其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进行随访观察2年。结果 OSAS组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受试组。结论 OSAS患者与其并发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防治OSAS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心血管疾病;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每小时呼吸暂停(呼吸道停止气流达10 s以上)加呼吸不足(基础气流量减少达50%或由气流量部分减少致血氧饱和度降低超过4%)达5次以上,或每晚二者相加达30次以上者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流行病学研究表明,OSAS已成为并发高血压、进而导致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主要对OSAS患者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主要指高血压、冠心病,包括心绞痛、心律失常、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住院及部分门诊OSAS患者,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随机选取200例确诊为OSAS的患者,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为63岁,其中男性140例,女性60例。选取正常健康受试者200例,其中男性154例,女性4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两组在体质量、身高、年龄等方面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均使用“北京东方万泰多导睡眠分析系统4.0.1型”,尽量保证受试者在安静正常睡眠条件下同步记录9 h(晚10点至次日早7点)睡眠期间的脑电图(EEG)、眼动图(EOG)、肌电图(EMG)、口鼻气流、鼾声、胸式和腹式呼吸动度、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等指标。获取全部记录资料后,由专业技术人员编辑校正,排除伪差和期前收缩。测定内皮素(ET)、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纤维蛋白原(Fig)血压等指标。血压测定值取得方法为非药物状态下两次或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血压测定所得的平均值。

1.3统计学处理: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所有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两组在血压及血浆生化指标方面的比较:见表1。

2.2OSAS组心血管病患病情况2年的随访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OSAS组与对照组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追踪随访结果比较

3 讨 论

目前研究表明,OSAS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3],OSAS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增高[4],打鼾可以使男性心绞痛的危险性提高2.2倍,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1.8倍,其他的一些研究成果也支持打鼾为冠心病的独立因素[5-6]。OSAS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增多的机制[7]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缺氧使冠状动脉内皮受损,脂质易沉积在内膜下;②OSAS患者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在受损内皮表面聚集产生血栓,引起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③OSAS患者多有肥胖、脂质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血压升高等冠心病易患因素。此外,OSAS患者心力衰竭增多,尤其是与许多原因不明的左、右心衰竭有关[8-9]。其对心功能的损害,主要是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心脏结构异常而引起。呼吸暂停时肺血管收缩,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后负荷增大,加之回心血量增多,血容量增加,右心前负荷也增大,易促发右心衰竭。同时,右心负荷增加可引起室间隔移位,降低左室顺应性、血容量和泵出量;外周小动脉收缩致血压升高,除后负荷增加外,还可使心室肥厚,左室质量指数增加,易导致左心衰竭。并且由于睡眠时反复的呼吸暂停伴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使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率可大幅下降,甚至下降到危险的程度或引发致命性心律失常而猝死[10-13]。

表1 OSAS组与对照组BS、TG等检测结果的比较()

表1 OSAS组与对照组BS、TG等检测结果的比较()

注:t检验: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BS(mmol/L) TG(mmol/L) CH(mmol/L) Fig(g/L) ET(mg/L) SBP(mm Hg) DBP(mm Hg)OSAS组 6.0±2.1* 2.7±1.0* 6.4±1.0* 4.8±1.2* 3.2±1.5* 150±20* 100±25*对照组 4.6±1.3 1.2±0.8 5.3±1.3 3.2±0.8 2.0±0.9 130±20 90±20

本组资料表明,OSAS患者BS、CH、Fig、E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S、CH、Fig升高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故如果OSAS这种疾病能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将明显改善其预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病死率[14-15]。

[1]龙阳,江山,付瑶.OSAS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3):120-121.

[2]郭振辉.PGEI联合氧疗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J].中华内科杂志,2014,53(3):170-171.

[3]黄席珍.睡眠呼吸障碍疾患诊治进展与国内16年来的经验[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7):463-465.

[4]Chan HS,Chiu HF,Tse LK,et al.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resenting with nocturnal angina, heart failure,and near miss sudden death[J].Chest,2014,121(9):1023.

[5]Hoffstein V.Snoring[J].Chest,2014,127(1):201-202.

[6]Mooe T,Rabben T,Wiklund U,et al.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in men with coronary disease[J].Chest,2014,127(3):659-660.

[7]Douglas T.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sleep apaea[J].Clin Chest Med,2013,34(7):459-460.

[8]James M,John W.Cardiovascular effects of sleep disorder[J]. Chest,2012,119(12):1220-1221.

[9]Douglas T.Right and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mpairment and sleep apnea[J].Clin Chest Med,2014,26(4):236-237.

[10]Shopard JW.Hypertension,cardiac arrhythmis,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relation to obstractive sleep apnea[J]. Clin Chest Med,2013,54(3):437-438.

[11]He J,Kryger MH,Zorick FJ,et al.Mortality and apnea index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Chest,2014,35(7):436-439.

[12]戴玉华,黄席珍,邹丁,等.睡眠呼吸障碍与心血管疾病[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4,37(7):460-463.

[13]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686-689.

[14]林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9):24-25.

[15]欧阳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观察[J].疗效分析与评价,2015,8(2):44-45.

R563.9

B

1671-8194(2016)26-0152-02

猜你喜欢

右心阻塞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miR-124过表达对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重构的影响*
累及右心房右心室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的病理生长及术中配合
代价敏感的算法在超声诊断右心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