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油藏研究技术在宁夏浅层油藏建产中的应用及推广

2016-11-12刘玉峰沈复孝侯景涛杨国斌张永平王碧涛周飞徐宁

石油化工应用 2016年10期
关键词:侏罗系刻画浅层

刘玉峰,沈复孝,侯景涛,杨国斌,张永平,王碧涛,周飞,徐宁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精细油藏研究技术在宁夏浅层油藏建产中的应用及推广

刘玉峰,沈复孝,侯景涛,杨国斌,张永平,王碧涛,周飞,徐宁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6)

随着本厂稳产400万吨形势的日益严峻,侏罗系建产比例逐年增加,宁夏地区目前已发现多个浅层出油井点,但目前油藏富集规律不清,缺少有针对性的研究技术,导致产建方向难以有效把控,产建落空风险大。本文借助多种技术手段对宁夏浅层油藏进行深入剖析,有效指导快速建产。

浅层油藏;沉积背景;精细油藏研究技术

1 建产中面临的困难

1.1宁夏浅层油藏特点

宁夏浅层油藏具有点多面广,油藏规模多在0.5 km2以内,油藏遍布浅层17个层系,油藏类型以断块型、砂岩尖灭型、底水油冒型为主,成藏条件受古地貌、断层、砂体、构造等多重因素控制的特点。

1.2宁夏浅层油藏建产中存在的问题

古地貌刻画不够精细,不能有效指导产建;砂体及构造刻画不够精细,产建方向难以有效把控;断层在油气运移及成藏中的作用认识不清;地震资料在侏罗系的应用程度不够。

2 精细油藏研究技术

2.1沉积背景的再认识

以往的古地貌刻画方法:利用Y10+富县的砂体厚度作为划分标准来刻画古地貌。该方法未考虑到古河在能量变弱或左右摆动所沉积的泥岩厚度,划分不够精确[1,2]。

本次主要采用印模法恢复古地貌,该方法既考虑了沉积前构造的影响又将古地貌半定量表示。首先选择Y9底部作为基准面,将该基准面拉平,然后度量不同井的基准面到剥蚀面的厚度,将其转化为平面厚度等值图,最后选择地貌划分标准,细分出地貌单元,同时在古地貌刻画过程中充分结合了地震对Y9底部及C1底部不整合面的识别作用,使本次古地貌恢复更加精确。

古地貌划分标准(见图1):厚度大于130 m-二级古河厚度130 m~90 m-三级古河厚度90 m~50 m-四级古河。

图1 印模法古地貌恢复模型图

通过本次古地貌的重新刻画,宁夏地区三四级古河更加发育,油气运移方向指向更加明确。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油藏及出油井点主要分布于宁夏地区南部缓坡部位,同时该部位与靖安地区所处的古地貌位置相似,为下步侏罗系勘探开发的重点部位。

2.2区域构造精细刻画

以往的构造刻画主要以砂体顶部构造刻画为主,没有考虑到沉积背景构造对砂体顶部构造的影响,刻画的不够精细,不能有效的反映地层真实的构造变化情况。

本次以Y4+5顶煤为标志层进行全区背景构造刻画,在刻画过程中充分结合地震等时面在区域上的构造变化规律,使构造刻画更加精细化、准确化。同时通过贯穿全区的构造剖面可以看出,整体构造东高西低,局部发育小型隆起。

在对Y4+5顶部煤层背景构造刻画的基础上,分别对Y4+51、Y4+52砂顶构造进行了精细刻画,构造继承性好,整体表现为东高西低,局部发育小型鼻隆及穹隆构造。

2.3砂体展布精细刻画

研究区发育多期河道,反映出河道摆动剧烈,砂体连续性差,局部高部位发育底水油冒油藏,油藏规模小。

Y4+5砂体为网状河沉积,结合砂体剖面取得认识,对Y4+51及Y4+52层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砂体呈近南北向展布,Y4+52砂体相对比较发育,河道宽度1 km~1.5 km、砂体厚度4 m~7 m。

2.4构造及砂体展布特征对成藏的控制

构造:小型穹隆及鼻状构造为油气聚集提供条件。

砂体:Y4+51网状河道砂体为油气运移提供通道及有效储集体,泥岩的侧向遮挡为油气富集提供了条件。

成藏条件:砂体(有效储集层)+构造=油气聚集成藏,油气沿砂体从低部位向高处运移,从而形成了沿河道砂体的“串珠状”小型油藏。

2.5油气运移规律

天环凹陷西部:发育大规模逆断层,其为油气的运移提供通道的同时,为油气的富集起到侧向遮挡富集成藏(见图2)。

图2 

天环凹陷东部:来自三叠系的油气沿古河向上运移,侏罗系主要沿叠置砂体及微裂缝纵向运移,遇到合适的圈闭富集成藏(见图3)。

图3 

2.6四性关系再认识

根据研究区57口井Y4+51小层测井解释,本区Y4+51油层含油下限:含水饱和度小于66%,电阻率大于7.76 Ω·m,渗透率、声波时差、孔隙度相关性不强(见图4)。

图4 四性关系图

2.7地震资料的应用

通过对地震等时面标志层的研究,根据等时面的特征可以有效的识别小幅构造,识别断层类型及判断断距,判别砂体连续性,同时利用Y9底部煤层等时面拉平,度量延长组顶部不整合面到Y9底部煤层等时面的距离,可以帮助恢复古地貌。

3 精细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3.1精细研究技术的应用-以盐111区为例

3.1.1盐X区建产面临的困难

(1)侏罗系古地貌刻画不够精细,不能有效指导产建;

(2)以往认为侏罗系南北向展布砂体与东西向鼻隆匹配成藏,砂体及构造刻画不够精细,产建方向难以有效把握,落空井几率高,产建风险大。

3.1.2精细小层细分根据沉积旋回,将Y8层划分成Y81、Y82,Y82层为主要含油层位,通过对物性及岩心资料对比,同时结合产建需要,我们重点追踪Y822小层。

3.1.3精细构造刻画以往的认识认为盐X区发育西倾鼻状构造,通过结合地震资料及对Y8底煤层构造背景的刻画,盐X区共发育2个小型穹隆,Y822层与Y8底煤背景构造继承性较好。

3.1.4精细砂体刻画通过细分小层及对Y822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盐X部位砂体展布由近南北向变为北西-东南向,砂体规模变小,盐X部位发育厚层砂体。

3.1.5成藏特征盐X区处于古地貌丘咀部位,成藏条件有利,经过对Y822砂顶面构造及砂体的精细刻画,结合地震及试油试采资料,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建产潜力。

3.1.6取得的成果在地震资料的指导下,通过精细刻画构造及砂体展布,优选有利部位优先实施盐X-X井,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该区目前共完钻开发井7口,投产4口,投产初期平均日产油3.7 t,含水38.1%,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下步可向西北及东南方向继续滚动建产。

3.2精细研究技术的推广

综合以上研究,对宁夏地区已发现的未上产浅层18个出油井点进行梳理,优选出具备上产潜力区3个。下步需继续加强精细研究工作,有效指导宁夏地区下步产建。

4 结论

(1)本次研究通过精细古地貌刻画技术、精细分层技术、精细构造刻画技术、精细砂体刻画技术、四性关系研究技术、地震资料应用技术等六大关键技术的开展,可有效确保宁夏地区浅层产建的展开。

(2)本次研究创新提出了沉积背景构造刻画在宁夏浅层油藏构造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地震资料对研究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通过“印模法”同时结合地震资料能更加精细的刻画古地貌,宁夏地区南部缓坡与靖安地区相似,可作为下步侏罗系增储及建产的有利部位。

(4)本研究技术在盐X区的成功应用为本方法在宁夏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支撑,共有选出3个潜力区,下步继续加强精细研究工作,提出下步产建方向。

[1]高阿龙.长2及侏罗系油藏成藏富集规律及增储建产潜力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0,29(10):51-58.

[2]王碧涛.陕北地区侏罗系油藏古地貌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1,30(10):57-59.

Fine reservoir research techniques in Ningxia shallow oil reservoir was built during the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LIU Yufeng,SHEN Fuxiao,HOU Jingtao,YANG Guobin,ZHANG Yongping,WANG Bitao,ZHOU Fei,XU Ning
(Oil Production Plant 3 of PetroChina Changqing Oilfield Company,Yinchuan Ningxia 750006,China)

As our stable yield 4 million tons of the situation of increasingly severe,the Jurassic built production scale increases year by year,Ningxia has found more shallow wells points,but the current reservoir enrichment regularity is not clear,lack of targeted research techniques,to build direction is difficult to effectively controls the production,production building risk through.In this paper,through a variety of technical means of ningxia researches in shallow reservoir,and effective guidance to build production quickly.

shallow reservoir;sedimentary background;technology of fine reservoir research

TE122.1

A

1673-5285(2016)10-0077-04

10.3969/j.issn.1673-5285.2016.10.019

2016-08-08

刘玉峰(1982-),200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为地质研究所油藏研究室副主任。

猜你喜欢

侏罗系刻画浅层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准噶尔盆地东部侏罗系西山窑组层序控制下的聚煤规律研究
包气带浅层地热容量计算方法商榷
台北凹陷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天然气序列性研究
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油特殊的介观孔缝储渗体
柴达木盆地柴北缘侏罗系烃源岩特征分析
ℬ(ℋ)上在某点处左可导映射的刻画
浅层砂过滤器在工业循环水使用中的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