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子的“女孩样”

2016-11-11徐民彦

祝你幸福·最家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女孩子校园

徐民彦

我要谈到的这个话题可能会使很多人不快,也有可能因此得罪一批女性,尤其是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不过,我已做好了挨骂的准备。请大家让我把话说完,看看是否有点道理。

我住在一所大学的旁边,有空就去走一遭,常来常往,看到的事就多些。因而这个校园的林林总总,时常出现在我的笔下,不是故意的,只是种自然流露。

今年春的脚步特别轻缓,六月了依旧凉风习习,夜里还要加一件长衣,挡着袭来的风。但这是个毕业的季节,校园里非常热闹,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即将离开校园的学子,尽情挥洒着自己内心的那份不舍。毕业,既是结束也是开始,每个人都有自己存了很久的情愫和心结,每个人都有自己未知的世界和理想的彼岸,于是也有了各式各样的倾诉、表达、发泄。

与我平行相向的一对男女,看样子、闻气味、听话语,是刚聚会回来的同学。突然,那位男生冒出一句话,是说给身旁女生的:我想听你说一个字,女生问什么字,男生说就是那个、那个。男生话音未落,哪想到,聪慧的女生早已心领神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口而出:K……一个20岁出头女孩子的底线,被她一嗓子喊破了。作为路人,我的脑海一片空白,感觉无地自容,此时想到如果我是她的父辈、兄弟,该怎样面对这样一个即将走出校园的花季女孩的所做所为。更让我无法理解和接受的是接下来的一片“喝彩”,男生女生们毫无保留地宣泄,比头顶上呼啸而过的飞机声更有过之而不及。

接下来,这帮孩子还有什么惊人之举,无法预测,但我已经不能承受如此之轻佻与失教,只得逃之夭夭。

想起有一年在韩国,赶上一所高等级专业学校毕业,一群女学生在校门口的广场搞毕业狂欢。说狂欢,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小仪式,她们先是坐在一起鼓掌唱歌,随后每人手持一桶红色的水,在追逐中互相泼洒,浑身都是红色。我猜测,这是一个颇有讲究的仪式,但具体意思不太懂,像女孩的成人礼。而要搞这样的活动,就得到这个广场,等学生们活动结束,洒水车开过来把红色的水冲洗干净,下一拨可以再来。她们也马上就要毕业,也是二十岁出头的妙龄女孩,人生最美丽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告别自己的一段人生经历,无论多么疯狂都显得恰当。疯狂中透着青春朝气,青春的朝气中发散着女孩子应有的那种内秀、内敛、内涵、内在。

还是在我家旁边的这所大学,有一个由毕业生组织起来的跳蚤市场,周六周日连续两天在校园划定的区域举行。所售商品主要是读书期间那些所用之物,以书籍为多,另有各种日用品、衣物,可以称得上琳琅满目。这是一个好主意,把自己不用的物品以物美价廉的方式,交给需要的学弟、学妹们,既是一种节俭精神的传递,也充满了爱的力量。这种形式已在国外的大学校园时兴多年,不仅吸引了学弟、学妹,很多社会上的人也是趋之若鹜,纷纷来到大学校园,分享这临别的盛宴。那年,我到德国去正赶上一所大学在搞这样的活动,第一次见这样的阵势,很是兴奋,挑这挑那问这问那,最后还真挑了几样小东西买下做纪念。当时给我印象很深的是那些即将走出校园的男女大学生,一脸的稚气,幽蓝色的眼睛里藏着很深的秘密,那是他们那个岁数应有的秘密。这里的女学生们穿着得体,把自己的东西摆得整整齐齐,站在边上期待着每一位过往的客人能在自己的摊位前多站一会儿,迎来送往恭恭敬敬,毫无随意。当你把钱给她,拿着东西要离开的时候,在场的几个大学生会一起与你再见,不断地说着:谢谢,谢谢。的确,她们对这样的活动十分专注,不是视作可做可不做,可为不可为,尊重每一位客人,从穿着、举止、言行做起,兢兢业业,让人心生爱怜。

回到那所大学的跳蚤市场。孩子们做也做了,为也为了,烈日炎炎之下,其实际行动理应肯定。但走下一趟,总感觉有一些遗憾和不快留在心间,女大学生们的摊位,摆放得横七竖八不说,摊主的作派实在让我不敢恭维。打牌的,一堆一圈,吵闹声、喧嚣声不绝于耳,穿着暴露,举止适当,态度轻浮,甚至还有十分过度的男女情爱,让人无法驻足。之后不久,我在这所大学出版的校报,看到连篇累牍的新闻报道,无一不是对此的褒扬以及学生的重大收获云云。我也肯定学生们的这个做法,用不着的东西散出去,让给更多的人接力使用,是一种勤俭之美德。但是,在注重形式却忽略内涵的浮光掠影之下,其真正的实践精神并没有得到充值,实践走样,精神乏味。

时下,与读经典有关的读书会及与传统国学扯在一起的游学班越来越多。问一句,有多少人将读书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又有多少人在“倒背如流”的国学语录的熏陶之下“文质彬彬”。当读书成为一种形式,当诵读经典国学被贴上时髦的标签,当校园摆摊沦为毫无秩序的农贸市场,其实,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甚至走向歧途。

前几年,我曾到过位于芬兰北极圈上的罗瓦涅米。那是个初春的季节,万物复苏,幼嫩的草木青得泛绿,明媚的太阳照得人精神焕发。罗瓦涅米的中央广场坐满了前来享受阳光的人们。一杯啤酒或饮料端在手里,他们或她们聊天说笑,行为得体,含情脉脉却毫无过分之举。一群看上去像是高中生的女孩子正在广场的一个角落举行活动。孩子们的声音非常小,我站在不远处看了一会儿,活动的主旨大概是每人说一句什么话,不知是寄语还是祝福,然后把一件包装精美的礼物送给自己的一位同学。这样的事当然不能没有我们的同胞掺和,不一会孩子们就被好事的中国人围了起来,一阵狂拍还嫌不过瘾,有人开始试探着进去合影。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女性先是把活动叫停,然后给我们说了几句,他们是从赫尔辛基来度春假的,再过两个月学生们就要中学毕业。现在的活动是向曾经因为什么事让哪个同学不开心表示歉意,送一个礼物请求原谅。老师说这个活动很正式也是诚心诚意的,希望我们拍完照片之后就离开,不要打扰他们了。

原来如此啊,难怪孩子们那么真诚地站在那里,甚至有一些微颤的话语。虽然我们无法听懂她们说了些什么,但从孩子们的表情和语言的表达形式,可以想见是发自肺腑的道歉。而接受者也是一脸的真诚,百分之百地将同学的歉意深情地藏在心底。

说点题外话。

传统的中国社会和家庭,对女孩子的基本要求是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女孩子是个什么样呢?产生于我国明代的《女儿经》对此描述可谓详尽,诸如“凡笑语、莫高声”“坐起时、要端正,举止时、切莫轻”“慢开口、勿胡言”。最后的结尾是:“遵三从、行四德、习礼仪、难尽说、看古人、多贤德、宜以之、为法则。”在今天我们这个开放的社会中,肯定不能以《女儿经》作为女孩子成长的金科玉律,但是无拘无束的放肆以至毫无约束的荒诞,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一时一念之为,必有其成长的温床和土壤。

举个简单的例子,有的家庭出来的女孩子从小到大不会说一句脏话,干干净净文雅清静。有的则是打小就有骂人的“天赋”,长大之后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出口闭口皆脏话,一副地道的街痞模样。

有人把成长在民国时的林徽因和陆小曼拿出来比较。同样是富家之女,颇受家人宠爱,从小几乎受到同样严格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一样的天生丽质、天资聪慧、仪态万方、情才兼具,然而成人之后的人生之路却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林徽因听其父言抛弃浪漫诗人徐志摩,与梁启超之子结婚,走上夫妻志趣相投的大师发展之路。陆小曼则是挥霍无度,挥霍钱财又挥霍自己的青春貌美与才华,历经抽大烟、堕胎以及多变的婚姻,最后走上一条不归路。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不是读了多少书,与多少社会名流交际往来,就成了名媛。一如现在的孩子们,冬去暑来,寒窗苦读,书看了不少,课上了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沉淀于心,消化于脑的东西有多少。读书是为了育人,是人生的一个必经段落,是每个人走向社会、谋生求进的敲门砖,同时又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树立自尊、强化自爱的人生之旅。

希腊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量的古希腊文化保留下来,奥林匹克运动即之一。在希腊无论小学还是大学毕业,女孩子的必修课就是模拟奥林匹克圣火的采集仪式。可能很多人从电视转播中看到过这个活动,所有参与者雍容华贵,姿态典雅,步履有秩,一丝不苟。而在希腊的城市街头,你也会看到与此相近的不同年龄段的女性走在街头,一片的优雅和宁静。这就是希腊为什么坚持在毕业的时候放进奥林匹亚采火仪式,既可藉此传承光大奥林匹亚精神,同时又藉此从小培育女孩子的精致高雅和华贵尊严,让女孩子有女孩子的样。

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的样,这个“样”或许没有一定之规,起码得让人看了不反感吧。行文至此,本来已经打住,忽见媒体疯传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国女子,在美国洛杉矶机场两次出手狂抽免税店女导购员的新闻。事件的起因我们不去追究,也许是被打者该打,但是有一个细节让我揪心。在耽误了一个多小时之后,飞往上海的东方航空公司的航班载着三百多名乘客,走了。而那位打了导购员的女子却被警察扣留,接受进一步调查。门外,是女子年迈的父亲,大伙走了,他留下来等待女儿的下一步消息。这是一段怎样的美国之旅,此刻的父亲在想什么?老人家有没有回忆从小到大自己对女儿的教育。看上去女儿也孝顺,陪父亲去美国,应是过上奢华日子有头有脸的人家。坐在门外煎熬等待女儿的老父亲,是心疼女儿还是反思自己……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我喜欢女孩子脸上点点泛红的羞涩与腼腆,那是她最沉静的内心世界。

猜你喜欢

女孩子校园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那个文科班的女孩子
为何称女孩子为『丫头』?
Q爆校园
再见,我的校园
一个女孩子,干嘛非要出国留学?
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要努力?
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