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何遭遇落实难

2016-11-11河南

师道(人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升学压力教育观体育锻炼

(河南)盛 会

“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何遭遇落实难

(河南)盛 会

鉴于一些学校存在简化运动项目、降低运动强度和难度的问题,北京市拟立法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7月20日上午,北京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对 《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 (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草案修改稿中特别增设了单章对 “学校体育”进行细化规定。对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提出明确要求,确保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同时,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业绩考核评价指标,加强统筹协调。

多年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其中,关于 “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最早可以上溯到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就在 《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出,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2007 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建议》中,明确了学生要每天锻炼一小时。2008年, 《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发布,将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完成情况等列入评估内容。2011年,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然而,这么些年过去了, “每天锻炼一小时”依然只限于会议上讲讲,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此次北京市出台条例,能否促进 “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地生根,恐怕也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一位大学教授曾这样评价:同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青少年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被 “搞死在起跑线上”。体育锻炼在中小学仍然面临 “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由于升学的指挥棒,一些学校没有开足体育课程,课外活动也是能省则省。因此,要顶着升学压力,分出时间来运动,光靠规定肯定不够。教育部提出, “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保证运动负荷”,可类似的讲法早就存在,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对于学校是否真正按规定开展体育课而不是放水,教育部门在核查和处罚上都存在困难,空有规定却难以落实。

由此可见, “每天锻炼一小时”遭遇落实难,关键还是畸形的教育观惹的祸。大部分学生应该都是欢迎体育锻炼的,挡住他们运动的不是主观意愿,也不是学校家长的阻力,而是沉重的学业。要让学生有更多时间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是该从减轻他们的升学压力着手。笔者以为,如果教育部门能花大力气监督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应该会见到实效。同样,如果调高体育成绩在学业考试中的比重,多半也能将学生逼上操场。总之,只有健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扭转畸形的教育观,为学校管理者架设高压线,通上高压电,让那些热衷于搞应试教育的管理者得不偿失,才能真正让 “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升学压力教育观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浅谈如何用科学教育观培育孩子
金钱教育观,从现在开始
中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
加强心理辅导,提高高考成绩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
论王十朋的教育观
基于工程教育观的GIS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