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互联网+出版”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2016-11-10谢湖伟杜俊成刘惠芳

出版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纽约时报媒介融合虚拟现实

谢湖伟 杜俊成 刘惠芳

[摘 要] 以《纽约时报》的数字出版为例,探讨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从办网站的“早期数字化”,到机构、产品全方位调整的“中期数字化”,并基于《纽约时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VR),探索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以“纸质出版+移动互联”实现“互联网+出版”的可能。

[关键词] 《纽约时报》 媒介融合 互联网出版 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 G2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6) 05-0030-04

“Internet + Publication ” Study of Traditional News Publishers: New York Times as an Example

Xie Huwei Du Juncheng Liu Huifang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Wuhan University,Wuhan, 430072)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the New York Times digital publishing as an example, studies how the traditional descrip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institu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Plus”to transform from the website of digital early, to the whole mid digital adjustment of organization, product, and based on the New York Times using VR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traditional press using the“print +mobile”to realize the“Internet + publishing”.

[Key words] New York Times Media convergence The Internet publishing Virtual reality

1 《纽约时报》概述

《纽约时报》是纽约时报公司旗下的流程最完备、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其以报业为经营核心,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紧跟传播潮流趋势,经营广播电视和网络。随着“虚拟元年”的到来,《纽约时报》在 VR 虚拟现实技术的试水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纸媒为基点的媒体转型,本质在于如何利用互联网在革新过程中为数字出版开拓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纽约时报》作为行业先驱,在发展中仍存在难以突破的局限,新旧媒介传播形式的交接未能使新旧用户群自然衔接。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将使《纽约时报》有机会建立“实体报纸+新闻众包虚拟平台”的“互联网+出版”模式。

2 《纽约时报》“互联网+”路径分析

2.1 第一阶段:传统出版物的数字化出版(1995—1998年)

1995年,《纽约时报》公司积极尝试网络转型,其中原有的三个报社部门——报纸、杂志、广播,都组建了自己的网站。此后,集团用4年的时间先后建立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web网站。这些网站中包括了如NYTimes.com之类的新闻网站,又包括如Boston.com之类的地区门户网站。到1998年,经过数年耕耘的NYTimes.com和Boston.com已经成为美国报业公司中最优秀的新闻网站和地区门户网站。

2.2 第二阶段:独立的互联网出版业务(1999—2015年)

1999年2月,《纽约时报》开始了新一轮调整,组建数字时报公司(New York Times Digital,NYTD),对网络业务进行改版,将网站从其隶属的传统媒体中独立出来,直接向CEO负责。

改组后的纽约时报公司按照媒介的性质将所属业务分为四个战略单元:报业集团、广播集团、杂志集团和数字时报公司。虽然报业仍是整个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推动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任落到了数字时报上。这标志着纽约时报公司作为传统出版机构,开始运营独立的、与传统出版相分立的互联网出版业务。

这一阶段,《纽约时报》在整体规划上,增加了网络业务所占的比重,从制度上明确了网络业务的盈利责任,使得网络业务的运营情况得到改善。其中,NYTD网站流量逐年增加,2002年开始实现盈利,2003年利润达到2043.1万美元[1]。

2006 年,《纽约时报》进一步调整采编结构:将四大独立的报纸经营公司——《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国际先驱论坛报》和地方性报纸公司——统一归入“新闻媒体部(News Media Group)”管理。调整后的《纽约时报》集团管理团队分两部分:新闻媒体部和 About.com 网络运营部。其中,新闻媒体部下设三个部门:纽约时报媒体公司、新英格兰媒体部、地区媒体部。每个部门分别统一管理各自的报纸发行、网站以及其他业务。经过调整,公司组织结构更加清晰,进一步强化了互联网业务。

2010年以后,《纽约时报》公司紧跟移动互联网发展,推出两款移动端的新闻产品:NYT NOW和NYT OPINON。《纽约时报》公司认为:“我们在把我们的新闻产品送达读者的艺术和技术方面——却落后了”,并希望通过这种“移动先行”的模式将触角延伸到新的用户群体。在采编人员上,为了探索全新的新闻报道模式,NYT NOW由一支独立的20人的团队组成[3]。NYT NOW的角色定位更像是信息过滤器,通过精心挑选新闻内容并编写摘要,对每一条人工挑选的文章进行定制。而NYT OPINON 是与NYT NOW同期推出的另一个App。用户通过这个App阅读著名评论员的评论性文章。

2.3 第三阶段:沉浸式还原现场的出版业务

2015年11月6日,《纽约时报》正式上架虚拟现实新闻客户端“NYT VR”,为读者提供“浸入式”虚拟现实新闻视频服务,并宣布向其订阅者赠送免费的“谷歌纸板”(Google Cardboard),用户可以通过“谷歌纸板”观看“NYT VR”中的虚拟现实新闻视频,获得身临新闻事件发生现场的沉浸式体验。

因为该款虚拟现实产品是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生产、传播及观看的,和纸质出版物的产品使用流程有着十分明显的不同,故笔者对此产品使用流程进行介绍。

使用NYT VR来获取虚拟现实新闻视频,必须使用iOS系统8.0版本及以上或者是Android系统4.3版本及以上的智能手机终端,苹果手机和安卓用户分别可以从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上免费下载该应用,并在智能手机终端上进行安装。

打开该应用,从弹出的主界面中选取任一自己喜爱的虚拟现实新闻视频,并进行下载。下载视频后,用户可以选择NYT VR该款产品的三种主要功能模式:谷歌纸板观影模式、智能手机观影模式和PC端观影模式:谷歌纸板观影模式可以使用户获得沉浸式的最佳观看体验,为用户创造出逼真的新闻场景;智能手机观影模式适合没有谷歌纸板设备的用户,用户在手机上同样可以观看下载完毕后的虚拟现实新闻视频,通过移动智能手机终端感受360度新闻场景,但无法感受到谷歌纸板观影模式中的沉浸式体验。而PC端观影模式需要访问www.nytimes.com/VR网站从而选择观看的虚拟现实影片。用户只能通过鼠标点击和拖拽来实现视频界面的互动,浏览到360度的视频内容。NYT VR界面清晰,操作简单。打开应用后的界面十分简洁,用户只需按照屏幕上的引导就可以使用该款应用。NYT VR提供的三种观影模式,可以供不同硬件设备条件的用户观看,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提供的全新“沉浸式”体验,构建超真实的新闻场景,能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时,利用新技术,能够吸引年轻读者成为订户。

NYT VR的缺点在于视频更新速度慢,视频数量较少,截至2016年2月,该款产品中的新闻视频只有9段。尽管《纽约时报》致力于成为虚拟现实新闻视频的先行者,但是由于虚拟现实视频高昂的拍摄成本和较大的技术难度,保持内容持续更新并非易事。下载过程漫长,且操作复杂。由于虚拟现实视频文件较大,用户在下载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操作也较为复杂。在使用谷歌纸板设备观看影片时,由于谷歌纸板是简易化的设备,在观看影片时会出现手机屏幕没有与谷歌纸板设备对齐、贴合的情况,从而出现重影、模糊的现象。

NYT VR的表现形式是通过“超现实”的方式实现的,即把3D模型、动画或者视频叠加到智能设备中。这种虚拟现实产品相较于纸质出版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多感知性。随着计算机科学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在目前阶段,虚拟现实可以为用户提供沉浸式视觉感知。日后的虚拟现实技术将会配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功能,虚拟现实技术与新闻产品的结合将会为人们提供认知和体验周围事物的全新方式。

二是实时交互性。在NYT VR中,用户不仅能够与周围的空间中的虚拟对象融为一体,还可以将自己的交互行为扩展到整个环境中。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变感受的内容。

三是构想性。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拓展人类的认知范围,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重构客观存在的场景,还可以创造不存在的甚至是不可能发生的场景。从认知的角度延伸了人们的认知空间[4]。如NYT VR在表现战争、灾难等新闻事件时,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一个虚拟环境,从而给用户带来传统出版物不可比拟的体验。

3 《纽约时报》“互联网+出版”的问题

《纽约时报》触网较早,至今仍未获得实质突破。虽然《纽约时报》的数字付费用户数还在增长,但是广告收入却在持续下滑。在其公布的年报中,2014年《纽约时报》广告收入6.62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了0.7%。曾被寄予厚望的NYT OPINION因未能吸引足够的订户而被关闭。

3.1 移动互联应对不力

《纽约时报》的互联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强调其门户网站,在网络化媒体发展的初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移动互联网阶段,纽约时报公司仍然更重视新闻内容,对于移动化、个性化、场景化的移动端手段未给予足够重视,直到2014年,NYT NOW及 NYT OPINION才作为实验性的平台出现。

3.2 采编团队转型不彻底

《纽约时报》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但长期的办报传统却成为其转型的阻力:内部晋升考核重点仍然是传统报道技能,报纸的编辑思维在移动应用中得到了沿袭,大批编辑难以具备互联网思维,产品的推广力度不足。现有技术人才不断流失。

3.3 传播模式依然传统

虽然纽约时报在转型过程中使用了网站、移动端App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但是传播模式仍然传统,其新闻分发方式仍是传统“点对面”传播,媒体扮演的是传播网络中心点上的“发声者”角色,仍是从编辑到读者的单向传播过程。不论是依托《纽约时报》纸质版的NYT NOW, 还是利用了虚拟现实技术的NYT VR,都是“记者采集信息——编辑收集信息——读者接受信息”的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模式,相较于之前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网络空间中,信息的流动是“点对点”的传播,媒体扮演的更多是搭建信息传播平台的作用,让用户可以自由地、低门槛地发声,从用户到用户多向传播,新闻内容的生产工作不再是全部由新闻编辑来承担,而是由用户来生产。但是,纽约时报至今仍未能实现对传播模式的根本改变。

3.4 互联网发展脱离传统介质

《纽约时报》的互联网出版,主要发展新用户群体,如在移动端上的NYT NOW、 虚拟现实新闻作品等,对自身纸媒读者并未进行有效的转化。纽约时报更像是从纸质出版物之外重新开辟了一个平行战场,新用户群体和旧用户群体之间产生了割裂,而没有将纸质媒体作为连接点。

反观其余纸质媒体在转型中的尝试,如发行了增强现实版本的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5]。用户打开特定的App——“Junaio”,然后用手机扫描杂志页面,就可以激活多种增强现实体验,包括3D的插图、字谜游戏答案、与内容匹配的交互式的视频等。在一篇关于德国农民担心国家申办奥运将增加停车场,破坏他们的农田的配图短文中,其中一张照片是一个农民站在空旷的土地上,当你用智能手机的摄像头对准这张照片时,照片中原有的空地将被一个巨大的停车场取代。

4 结 论

对于《纽约时报》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融合发展战略,本文提出如下展望。

4.1 进一步改造生产形态,VR+AR 实现 MR

混合现实(Mix reality)简称MR,是虚拟现实 与增强现实的有机结合:合并客观物理现实和网络虚拟世界,通过技术创造的崭新的可视化环境。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对象和虚拟对象不仅能够共存,而且可以实现丰富的实时互动。

《纽约时报》VR新闻产品已经起步,但仍需要围绕沉浸式新闻体验研发VR+AR的产品,并进一步改造原有的生产形态。

(1)将 VR 与 AR 两者深刻结合,以纸质出版结合沉浸式还原现场。《纽约时报》的专业内容生产能力与前期技术准备,都为 MR 技术的推进创造了先发优势。《纽约时报》应当用VR设备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还原现场,并以AR在纸质出版物上实现增强现实,并让二者形成相对统一体——MR,即:《纽约时报》读者借助AR,在纸质报纸上获得对应新闻内容的VR延伸。

(2)建立基于用户生产内容的虚拟现实新闻分享平台,充分利用用户生产力。

在“专业生产与大众生产”融合的大趋势下,《纽约时报》应重视读者的内容生产力。《纽约时报》可以建立虚拟现实新闻分享平台,在提供技术支持和制定生产标准的前提下,使读者可以利用《纽约时报》的互联网平台制作、上传自己的虚拟现实新闻作品,并通过社交网络促使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成为传播新技术使用体验的一员,同时也反作用于《纽约时报》,不断优化技术满足用户需求。这对于提升媒介体验将是富有开创意义的举动。

(3)建立基于《纽约时报》纸质出版物的增强现实新闻阅读应用,充分利用专业公信力。对于虚拟现实新闻分享平台来说,《纽约时报》扮演的角色是工具提供者和内容挑选者,原有的新闻采编团队不再是内容的生产者,而是可以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热点把握能力成为用户内容的挑选者,精选后的虚拟现实视频以增强现实的方式,“刊登”在《纽约时报》的纸质出版物中,用户以智能移动终端扫描报纸二维码等增强现实的方式,就可以观看经过《纽约时报》专业推荐的虚拟现实作品。

4.2 传统新闻出版机构建立互联网平台

(1)使传统新闻出版机构的“互联网+出版”,成为专业生产与大众生产的融合体。互联网平台上用户生产与传统出版机构专业生产融合,弥补彼此的短板——用户生产内容缺乏专业性、传统出版机构内容素材具有局限性。由此,在传统出版机构与用户之间建立共同合作的氛围,实现双赢。

(2)使传统新闻出版机构的“互联网+出版”,成为专业公信与民意公信的融合体。《纽约时报》的公信力得到了广泛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媒体机构必然有自身的政治倾向及议程设置,也会为自身利益规避特定话题。用户生产内容的开放性,使民意得到更充分表达,专业公信与民意公信在互动中融合。

(3)使传统新闻出版机构的“互联网+出版”,成为点对面传播与点对点传播的融合体。传统出版机构的点对面传播,将与互联网出版的点对点传播融合,构成新的融合传播体系。二者并非简单的结合,而是二者原有体系的解构与重构,以重塑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的新景观。

注 释

[1]毕小青,王代丽.纽约时报公司新媒体战略及对中国报业的启示[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47

[2]董朝.媒介融合背景下《纽约时报》的转型与升级[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24

[3]王之月,彭兰.纸媒转型的移动化尝试:《纽约时报》新闻客户端NYTNow的探索与启示[J].新闻界,2014(23):66

[4]陈立,吴一凡,李春.论虚拟教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71

[5]王旖旎,莫梅锋.增强现实技术在手机出版中的应用[J].现代出版,2012(3):52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媒介融合虚拟现实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浅谈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