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与路径探析

2016-11-09申梦园刘玉振

地理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化发展农村中学

申梦园 刘玉振

摘要: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前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主要针对河南省部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专业化知识结构、专业化能力水平、专业化发展意识等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路径,为提高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教师是我国教师队伍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发展水平普遍较低,这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和路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农村教师人数居多,其专业化发展状况与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紧密相连。此次调研以河南大学2015年国培计划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形式,对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目前河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1.教师职业信念不够坚定

第一,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够强烈。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42.22%的地理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基本上是满意的,但也有57.78%的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感到一般甚至不太满意。这些教师对自身目前发展状况的评价也不是太高,仅1.11%的教师对自己目前的发展状况感到满意。

第二,大部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理念认知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73.34%的教师对专业化发展的认知为一般了解,仅有4.44%的教师对专业化的发展是非常了解,还有22.22%的教师只是听过或从未听过;而他们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看法,50%的教师认为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和教育发展的要求,42.23%的教师认为想法很好但缺少实践性,7.77%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甚至无所谓;这些教师有86.67%的人考虑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但不知怎样着手或者听从上级的安排,仅有8.89%的教师常思考且有自身的发展规划。这说明,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已经意识到提升自身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理念认知不到位大部分都止于思考,而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划并付诸行动(图1)。

2.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河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各类专业化知识都有待完善。从横向看,教师对知识类型的满意度情况大部分都倾向于一般水平,这说明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知识整体水平不高。从纵向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对自身的知识类型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占36.67%;社会科学知识占26.66%;自然科学知识占33.33%;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占36.67%;地理教学法知识占25.55%;地理学科前沿知识占12.22%;个人实践知识占31.11%。由此可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整体知识类型的满意度都较低,但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相对较高,而地理学科前沿知识和地理教学法知识相对较低。

3.教师专业化能力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是成就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撑点,而河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能力方面有强有弱,但整体水平不高。首先,在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方面,有65.56%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是满意的,仅4.44%的教师感到不满意,认为自身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还有待加强;其次,在教学表达及师生交流能力上,有64.45%的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是满意的,仅有5.55%的教师认为自己比较欠缺这方面的能力;再次,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有52.22%的教师认为自己教育科研能力水平一般,31.11%的教师感到不满意,仅有16.67%的教师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感到满意;最后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有44.44%的教师认为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一般;32.22%的教师认为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较差,仅有23.34%的教师对此是满意的,认为自身能很好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从整体来看,河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教学表达及师生交流能力相对较高,而教学评价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相对较弱,教育科研能力最低。

4.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意识相对较弱

河南省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自我发展意识相对较差,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都有待加强。据调查,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参加教学观摩公开课的机会相对较少,大都是通过同行交流来反思、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并且很多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都是止于思而达不到用的境界,能真正做到“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教师很少。对于公开课和教学观摩活动,有33.33%的教师能够经常参加,有52.22%的教师对其积极性不高,只是偶尔参加,还有10.00%的几乎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在与同事之间的交流互动方面,有62.22%的教师经常与同事共同探讨地理教学方面的问题,还有34.44%的教师偶尔进行交流探讨,仅有3.33%的教师不愿意去交流;在地理教学中,有23.34%的教师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进行教学反思,有53.33%的教师能经常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但是能把反思的成果运用到实践的教师却相对较少,仅占教师总数的23.33%。

二、推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1.强化教师职业信念

教师的职业信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它是教师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师劳动价值方面所产生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农村教师应致力于做“发展型”教师,让其怀着崇高的服务社会的理想走进教师职业,将学生的成长、自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三者在教师职业中融为一体,努力成为一个理性的有思想、有见解、有独立判断和决策能力的人[1]。将教学的成功与持续不断的学习结合起来,以终身自我教育为目标,强化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职业信念,使其专业化发展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

2.养成自主反思习惯

“教学反思”作为校本教研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据调查数据显示,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专业化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教育科研能力和教育评价能力。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基础,是完善教师专业化结构的有力保障,但教师多是止于反思而不能运用实践反思。反思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调动反思的积极性,用心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自觉自主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并认真记录,在反思中形成自己的新观点、新方法以指导教学,并在新一轮的实践中得到验证[2]。这样“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3.灵活开展校本培训

教师培训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平台,但是校外培训机会对于农村教师来说相对较少。针对这一情况,农村学校应大力开展校本培训,为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灵活借鉴运用“参与式培训”、“课例式培训”、“互动式培训”、“案例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探索开创出一种适合本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并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为教师量身定制培训计划。针对部分中学条件较差、规模小、教师少、资源配置不全的情况,兄弟学校之间可以横向合作,共同开展校本培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并为教师提供观察、互动、评比的机会,共同致力于农村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4.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前教学评估工作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学校评价方式仍然以考试分数来衡量教师的水平,这样教师的教学重心就围绕在如何提高考试分数上,忽视了自身专业化的发展。教学评价不仅能为教师晋升、评优、课程建设等方面提供依据,更能为教师的职业规划指引方向。针对目前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教育行政部门应将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各方面作为教师评估的主要方面,制定统一的评价细则,引导、管理和评估教师自我专业化发展,推动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5.深化教师培训质量

数据显示,河南省大部分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的专业生涯处于分化期,要么停滞要么发展。而要想度过这一瓶颈期,使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生涯朝着发展方向迈进,教师培训至关重要。现阶段教育培训机构要加强教师培训质量管理,根据参训教师所处的专业发展阶段、当前学习需求、学习支持条件,制定菜单式培训课程,完善培训学分制的审核认定,分层、分类、分科提供培训项目与培训课程,对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培训课程赋予相应学分,并要求参训者在一定周期内完成相应学分的应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3]。▲

参考文献:

[1] 李斌.论教师的职业信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31.

[2] 刘俊杰.谈地理教学中高校教学反思之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161-162.

[3] 赵敏.教师培训学分制管理制度探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06-107.

猜你喜欢

专业化发展农村中学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策略浅谈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英语教师水平
农村数学教学中的后进生转化
学科教学知识对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化途径的研究影响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通过研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