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班牙内战中的中国志愿者

2016-11-09杨涛

文史春秋 2016年9期
关键词:内战纵队共和国

·杨涛

西班牙内战中的中国志愿者

·杨涛

在人类战争史上,有一场战争极为特殊,那就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初,西班牙左翼联盟取得政权,其右翼军官以圣胡尔霍和佛朗哥为首,发动了叛乱。希特勒借此机会,联合墨索里尼派兵支持右翼,西班牙内战爆发。当时的共产国际向全世界共产党人发出号召,组织起一支反法西斯革命军队——共产国际纵队,支持西班牙政府。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53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军人纷纷响应,来到西班牙与希特勒、墨索里尼及佛朗哥反动势力进行抗争。在他们当中,有海明威、聂鲁达、加缪、奥威尔等著名作家,也有战地摄影师卡帕、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等等。这些来自不同国家、民族的参战者们为了一个共同的政治理想走到一起,这就是人类的公理与正义,因此西班牙内战也被誉为人类良心的一战。而在他们当中,也有一群来自中国的志愿者。

要说起西班牙内战中的中国志愿者,必须要从一个人开始说起——谢唯进。他出生于1904年,上世纪20年代初和同学们一起由四川赴法国勤工俭学,后留学英国、德国。1925年加入共青团旅欧支部,次年转为中共党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是一位语言天才,精通英、德、俄、西班牙等多国语言,熟悉欧洲主要国家基本情况,他同时曾在英国约克郡军校受过3年多军事训练,精通炮兵教程,是一位文武英才。

俗话说,知易行难。尽管谢唯进立下了奔赴西班牙战场的决心,但如何去却是一个难题。根据曾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美国老兵格雷伯回忆,为了阻止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当时法国政府已明令禁止志愿者跨越边境进入西班牙参战,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只能从法国边境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偷渡到西班牙。为了躲避法国哨兵的巡查,他们都是夜间翻山。一路上的行程艰辛又危险,大山一座挨着一座,似乎永远爬不完。许多30岁以上的人,才到半路就爬不动了,有的只好打了退堂鼓。谢唯进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但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正要去西班牙的德国神父。谢唯进与他交谈后,便请他给予帮助。在这位神父的帮助下,谢唯进顺利到达国际纵队集结地阿尔瓦塞特。

在那里,谢唯进先后见到了国际纵队司令员加诺和政委马尔蒂,他们对其高超的语言天赋和炮兵学习经历赞不绝口,在这样一个由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组成的国际战场,谢唯进的到来犹如雪中送炭。正因如此,当西班牙共产党总书记何塞·迪亚斯得知谢唯进的到来后,第一时间就提出要谢唯进先去他们的部队帮助培训炮兵军官。借此良机,谢唯进向迪亚斯提出了寻找其他中国参战志愿者的要求,迪亚斯对此表示同意,并答应尽可能提供帮助。

结合迪亚斯当时整理的名单以及后人收集的资料,目前可以知晓姓名及基本情况的中国志愿者除谢唯进外,只有以下十几个人:国际纵队14纵队13营军需主任、法国共产党员张瑞书,国际纵队工程兵部队工程师、法国共产党员张长官,国际纵队高射炮大队医官、英国共产党员毕道文,国际纵队14纵队步兵战士、法国共产党员杨春荣,国际纵队林肯兵团战士陈文饶,共和国军45师14纵队13营军需主任、英国共产党员张书,共和国军45师14纵队救护队队长、法国共产党员刘景田,共和国军50师195纵队指挥部交通员张树生,共和国军50师195纵队指挥部交通员张树生,共和国军50师195纵队战士、英国华工李丰宁,运输队司机、土木工程师张纪以及中国工人张阿金。

在他们当中,名声最大的是两名英勇的男护士——张瑞书、刘景田。他们的故事最早出现在1938年出版的西班牙《Estampa》杂志中,那期的封面就是在国际纵队做救护工作的张瑞书,他留着一个大光头,眼望远方,露出憨厚的笑容。这期杂志中有一篇名为《张和刘》的文章,报道的就是张瑞书和刘景田的故事。张瑞书和刘景田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法工作的华工,战争结束后,他们没有回国,而是留在法国工作。在此期间,追求进步的他们一同加入了法国共产党。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们舍弃了稳定的工作,毅然决然报名参加了国际纵队。

到达西班牙阿尔瓦塞特国际纵队总部后,张和刘原本要求参加机关枪队。可体检后,他们被分到国际纵队第14纵队第13营卫生队抬担架。在战场上,他们救助了数不清的伤员,成为了国际纵队战士们口口相传的中国同志。张瑞书的知名度之高可以从以下一个小故事中看出,当他走在马德里街头时,看到了自己一张1米多高的“大光头”海报。而周围的西班牙市民发现他后,惊叫着围过来,拥抱他、吻他,向他高呼着西班牙语的致谢和祝福。

张纪是第一位从美国出发的中国志愿者,也是具有高学历的土木工程师。战争开始前,他在明尼苏达州的一家矿场里工作。37岁的他在1937年春天从纽约登上“巴黎”号客轮,在抵达西班牙后,他在参战志愿者报名表中写道:“我来此地的初衷,是想运用我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帮助这场战争。我不反对加入国际纵队,只要我能够为西班牙政府最后的胜利给予具体的贡献。”

国际纵队里的医生毕道文原是印尼华人一直为印尼独立而斗争,从不愿在“国籍一栏填上荷兰,总自称是中国人。1939年春在法国的集中营里,波兰志愿军人自办的小刊物邀请毕道文谈谈“有关遥远中国的事情”,他为他们写下了几个汉字:中国,波兰,自由。

这份西班牙内战中国志愿者名单中的张阿金是一名来自上海的工人,他不同于其他志愿者,而是直接从中国跑去西班牙的。因为在厂里尝试组织工会,他被国民党追捕情急之下,跳上一艘法国汽轮避难,而这艘轮船的目的地是开往欧洲。旅途中,他和船上的一名越南厨子成为了莫逆之交。据他说这位厨子有一肚子学问,不光会讲法语,还会5种中国方言。他告诉张阿金,如果是法西斯在这场西班牙内战中得胜,又一场世界大战将近在眼前。当船驶入西班牙西北角的海港拉科鲁尼亚时,张阿金已经决定下船参战,那位力劝其参战的越南厨子后来被研究者广泛认为是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

战争开始后,形势极为严峻。1936年月8日,驻摩洛哥殖民军司令佛朗哥飞往摩洛哥的德土安指挥叛军。叛乱在西班牙各大城市蔓延,这时西班牙共和国军队的80%的官兵被叛乱者所控制,加之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直接出兵支援,造成敌人实力过于强大,即便是国际纵队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也没有挽回日益被动的战局。

保卫马德里的战斗进行了3个多月,叛军在德、意法西斯军队的配合下,从北面的瓜达腊马山脉向马德里推进。而马德里市内只有共和国军的少数部队,训练和装备都很差。由于西班牙共和国军原来多是步兵,没有受过系统的炮兵训练,因此谢唯进担任了炮兵队长,尽心尽力对各营、连长进行了炮战训练,教给他们炮兵指挥技巧。而新组建的炮兵纵队战士们来自几十个国家,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于是精通多门语言的谢唯进同时兼负责思想政治工作。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部队了解情况,组织炮兵纵队的官兵宣誓。这支“多国部队”的战士都是来自各国的优秀共产党员和热血青年,但由于语言不通,听不懂上级的指示,相互之间也很难交流而引起矛盾。经过谢唯进的耐心工作,部队开始稳定了,战斗力也得到极大提升。

此后的战斗中,国际纵队林肯支队、季米特洛夫支队、台尔曼支队等多支部队,不断派人接洽战斗中的炮火配合问题,繁重的联络工作自然也落在谢唯进肩上,每次都要通过谢唯进协调解决。在1937年3月的瓜达拉哈拉战役中,共和国军及国际纵队经过5天5夜的英勇战斗,夺回了许多阵地。但在这场战斗中,谢唯进因负伤,被迫入院治疗。

随着战争进程不断推进,德、意法西斯和佛朗哥的军队已推进到了市区,共和国军和国际纵队在战斗中伤亡很大,部队减员严重,西班牙到了危急的关头。在这紧急关头,谢唯进收到了由国际纵队总部转来的毛泽东在1937年5月15日写于陕北延安的一封信:“西班牙人民及武装同志们:我们中国共产党红军和中国苏维埃认为,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现在所领导的战争,是世界上最神圣的战争,我们很喜悦地知道有中国人和日本人参加其间。”与此同时,一位中国海员从上海经马赛辗转带去了一面锦旗。这面锦旗足有一人高,用黄色的中英文双语写着“中西人民联合起来!打倒人类公敌——法西斯蒂!”,落款是“朱德、周恩来、彭德怀同赠”。来自中国共产党同志们的亲切问候给予了中国志愿者极大鼓舞,他们深深感受到即使远隔万水千山,也和祖国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终于,决战时刻到来了。西班牙共和国领导人担心佛朗哥继续南下,切断了马德里与地中海的通道,于是发动了埃布罗河战役。这场战役是西班牙内战中最残酷的一场战役,也是国际纵队的最后一战。共和国方面参战的7000名战士牺牲了四分之三。刚刚治愈脚伤重返战场的陈文饶,也牺牲在了这场战役中。

1938年9月,就在国际纵队浴血奋战时,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迫于节节败退的战局,加之德意法西斯及英法绥靖政策的压力,西班牙共和国发布命令,国际纵队再也不许参战。他们将国际纵队和共和国军的各国志愿人员交给一个叫做“国际监督遣反志愿军委员会”的组织。大批国际纵队官兵在“国际联盟监察撤退外国志愿军委员会”的监督下,被送进了集中营。谢唯进和毕道文、张书等人,在卡萨德拉赛尔瓦镇集中营相遇。在谢唯进的提议下,他们在集中营里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继续开展斗争。直到二战爆发后,在经历了整整一年的集中营生活的谢唯进、张书等人才得以重获自由。

在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谢唯进、张瑞书、刘景田、张纪等人全都回到祖国,继续参加抗战。谢唯进回国后,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担任对敌工作和对外联络工作。1946年曾作为中共代表团成员赴南京参加国共谈判。解放战争时期,他担任四野特种兵政治部副主任,参加了平津战役。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空军工程部政委、副部长,并于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1978年病逝。

张瑞书和刘景田离开西班牙战场后,由于在法国工作多年,很快就被朋友搭救出来。虽然没有进集中营,却也被法国驱逐出境,他们于1939年抵达延安。由于他们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多次被评为边区劳动模范。新中国成立后,张瑞书在新华社做后勤工作,于1968年去世。而张纪、李丰宁、杨春荣、张树生、张长官等人离开西班牙后,音讯全无,湮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他们当中,也许有的人留在了海外继续自己的理想,也许有的人牺牲在了抗日战场。

据谢唯进回忆,参加过西班牙内战的中国志愿者有近百人之多,他们当中绝大多数都没有留下姓名,我们能够收集到其生平资料的更是寥寥无几,但他们铁肩担道义的侠骨柔肠,以天下为己任的国际主义精神,将会被历史所永远铭记。

猜你喜欢

内战纵队共和国
向共和国最闪亮的星,致敬!
共和国的春天
共和国的春天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