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槽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2016-11-08陈朴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实验区牙槽骨上颌

陈朴

河南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项城 466200



微种植体支抗对牙槽骨密度影响的临床分析

陈朴

河南项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项城466200

目的评价微种植支抗钉对周围牙槽骨密度和邻近牙龈组织的影响。方法选择需后牙强支抗患者26例,在上颌两侧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间牙槽骨各植入一枚,共52枚微种植钉,作为实验区。以上颌第一和第二双尖牙之间牙槽骨作为自身对照区。分别在微种植钉植入前(T0)、植入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拍摄全口曲面断层片,并用相关软件评估不同时间点实验区和对照区牙槽骨骨密度的变化。结果有43颗微种植钉持续存在到植入后6个月,男性牙槽骨密度显著高于女性,3~6个月微种植钉周围牙槽骨密度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区骨质密度在实验期间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种植体周围骨密度在种植钉植入3个月后明显增加。

种植体支抗;骨密度

在正畸治疗中,支抗控制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正畸治疗的成败。种植体支抗是将种植钉植入牙槽骨内,形成部分或全部骨融合,以承受矫治力,达到加强支抗的目的。种植体支抗提高儿童和成人矫正的效能,避免常规强支抗技术依赖患者配合,矫治效能不稳定等问题。并因体积较小可以灵活应用于口腔内的各个部位。目前,种植体支抗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正畸治疗中。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在植入微种植钉并加载力的过程中,其周围牙槽骨密度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10—2016-04在我科接受正畸治疗的2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10例,女16例;年龄13~28岁,平均19岁。纳入标准:(1)恒牙列,无正畸治疗史、拔牙史。(2)无缺失牙和活动性牙周病,口腔卫生良好,体健,精神佳。(3)覆合正常或深覆合安氏II类1分类,推上颌第一磨牙远移的非拔牙矫治。(4)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正畸治疗中,在患者两侧的上颌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各植入微种植钉支抗一枚(浙江慈北公司,直径1.6 mm,长11 mm),共52枚,作为实验区。以上颌第一和第二双尖牙之间牙槽骨作为自身对照区。

1.2方法采用MBT直丝弓技术排齐整平上下颌牙列后,在患者上颌两侧的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磨牙之间植入微种植钉。植入方法:植入区常规消毒,麻醉。以自攻法把种植钉以45度角植入膜龈联合下方的附着龈。植入后2周,用链状橡皮圈在上颌尖牙和种植钉之间施加200 g的初始力。在种植钉植入前(T0),植入后1个月(T1),植入后3个月(T2),植入后6个月(T3)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使用KODAK Dental Imaging软件对研究区和对照区牙槽骨密度进行评估。选择种植体周围7个区域进行观察,分别为种植钉两侧平均位置的三个区域,及顶部一个区域。分析软件将骨质密度分为0至256不等,0表示最黑,骨密度最低,256为最白,骨密度最高。在对照区,第一和第二双尖牙之间的牙槽骨也划分为同样的7个区域。记录每个观察区的平均密度,牙槽骨的平均密度由7个观察区的平均密度表示。

2 结果

本组患者在矫治过程中,共种植52枚种植钉,43颗(82.7%)种植钉未脱落,9颗在T1或T2期内脱落。实验区和对照区骨密度男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区,从T0~T2期骨密度有少量增加,到T3期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区骨密度从T0~T3期无显著性变化,见表1、表2、表3。

表1 实验区和对照区骨密度男女对比±s)

表2 实验区种植钉周围骨密度各期变化±s)

表3 对照区骨密度各期变化±s)

3 讨论

本组微种植体成功率为82.7%,与文献报告一致[1-2]。T0期男性骨密度明显比女性高,这是因为男性骨皮质明显比女性的厚。本组T0~T3期实验区骨密度变化,发现从T0~T1期有所下降但并不明显,可能是植入种植钉时骨质剥离或破碎造成的。从T1~T2期实验区虽出现骨密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从T2~T3期,骨密度明显增加,可能是由于种植钉周围骨质沉积造成的。这与以往的动物实验结果相符[3]。在一些临床报道中,也发现种植体周围骨质随加载力值增加,种植体与骨结合更为紧密[4]。

本组对照区骨密度明显变化,说明正畸治疗本身并不能引起牙槽骨密度的变化。在实验区发现牙槽骨密度显著增加意味着牙槽骨密度的变化与微种植体相关,而与牙齿自身的移动和固定矫治器无关。

[1]雷菲菲,梁芮,张咏梅.不锈钢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研究[J].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2015,22(2):65-68.

[2]李静.不同加载时间对生长期青少年微螺钉种植体支抗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J].山东医药,2010,50(52):97-99.

[3]Melsen B, Verna C. Miniscrew implants: The Aarhus anchorage system.Semin Orthod 2005,11:24-31.

[4]曾晨光,周彦恒,林久祥. 不同加载条件下国产微螺钉种植体的支抗稳定性及组织学表现[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9(2):300-303.

(收稿2016-05-30)

R782.1

B

1077-8991(2016)05-0108-02

猜你喜欢

实验区牙槽骨上颌
20例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中牙槽骨高度的研究进展
牙周膜干细胞BMP-2-PSH复合膜修复新西兰兔牙槽骨缺损
牙齿松动,越拖越难治
磨牙根柱对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6年国家文创实验区规上文化产业收入近2000亿元
上颌无牙颌种植固定修复中种植体位置对应力分布的影响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玻璃纤维桩在上颌前磨牙根管治疗后的生物力学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