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2016-11-08张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试产指征出血量

张洁

河南许昌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许昌 461000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

张洁

河南许昌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许昌46100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将112例有剖宫产史产妇分为A组(阴道试产46例)、B组(再次剖宫产66例)。选取同期收治的108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产妇,分为C组(阴道试产例45)、D组(剖宫产63例)。对比分析4组孕妇的分娩结局。结果A、C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试产成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新生儿窒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C组孕妇阴道分娩失败原因包括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胎儿宫内窘迫等,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需进行正确产前评估。若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以避免再次实施剖宫产造成的不良妊娠结局,全面提升产妇分娩的安全性。

剖宫产;再次妊娠;分娩方式

2013-07—2015-07,我们以11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和108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妊娠产妇为对象,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年龄24~40岁,平均30.9岁。孕36~42周。与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1~8 a(4.0±1.2)a。按分娩指征分为A组(阴道试产,n=46例)和B组(再次剖宫产,n=66例)。108例无剖宫产史的正常产妇,年龄23~41岁,平均31.2岁。孕37~42周。按分娩指征分为C组(阴道试产,n=45例)和D组(剖宫产,n=63例)。4组产妇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A组(1)阴道试产指征:术后无盆腔感染史;无明显剖宫产指征;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 a;自愿要求试产。(2)剖宫产指征:距上次剖宫产时间<2 a;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体部纵切口;仍存在剖宫产指征;首次剖宫产后出现子宫损伤;孕妇不接受阴道试产。

1.2.2B组均遵循无剖宫产史的正常产妇的阴道试产和剖宫产适应证选择分娩方式。

1.3观察指标观察A组、C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试产成功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析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观察B组、D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2 结果

2.1A组、C组分娩情况对比2组孕妇总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试产成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组、C组分娩情况对比

2.2B组、D组分娩情况对比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窒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组、D组分娩情况对比

2.3A、C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原因分析A、C组孕妇阴道分娩失败原因包括宫缩乏力、持续性枕后位、胎儿宫内窘迫等,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A、C组产妇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分析[n(%)]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剖宫产适应证也逐渐扩大[1]。剖宫产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异常妊娠、难产等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但并不能真正减少孕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2]。特别是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孕妇中,多数孕妇仍选择再次剖宫产终止妊娠,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因此,选择合理的妊娠方式,改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妊娠结局,提升其分娩安全性,已成为医务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当前,对剖宫产术后孕妇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存在较大的争议[3]。多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并不了解上次剖宫产方式及术中相应情况,临床上无法准确评估剖宫产孕妇子宫瘢痕的牢固性和宫腔压力。因此,有部分学者主张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实施剖宫产术。

但有文献报道[4],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不低于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产妇,故主张首先采取阴道分娩。本文A、C组总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试产成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B组与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有显著性差异,但2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不再是剖宫产的必要指征,若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存在阴道分娩指征,可在严密观察尽量选择阴道分娩,以提升产妇分娩安全性。

[1]李永华,廖小清.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5):66-67.

[2]陈诚,常青,王琳.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探讨[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4):278-281.

[3]俞秋珍. 271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 661-4 662.

[4]Deline J.Low primary cesarean rate and high VBAC rate withgood outcomes in an Amish birthing center[J].Ann Fan Med,2012,10(6):530-537.

(收稿2016-03-23)

R714.3

B

1077-8991(2016)05-0092-02

猜你喜欢

试产指征出血量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瘢痕子宫妊娠阴道试产可行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指征的多因素分析
晚期胃癌切除治疗的手术指征和效果分析
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化分析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