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ICC 置管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16-11-08罗儿雪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外渗静脉炎食管癌

罗儿雪

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惠州 516001



PICC 置管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罗儿雪

广东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胸心外科惠州516001

目的探讨PICC 置管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食管癌围手术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观察组采用PICC输液。比较2组留置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红肿、堵管、静脉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ICC进行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提高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食管癌;营养支持;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需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因此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尤为重要[1]。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具有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且轻,穿刺维护方便,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可减轻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高渗营养液对血管的刺激,避免发生静脉炎和导管相关性感染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3]。2013-01—2016-01,我们选择200例拟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应用PICC途径与浅静脉留置针途径行肠外营养支持,现将两种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00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纳入标准:(1)初诊患者。(2)预期存活期>6个月。(3)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全身性感染者。(2)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3)凝血功能障碍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2组,各100例。对照组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9~75岁,平均53.28岁。高分化癌32例,中分化癌48例,低分化癌20例。临床分期:I期18例,II期27例,III期25例,IV期30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7~77岁,平均53.92岁。高分化癌36,中分化癌42例,低分化癌22例。临床分期:I期19例,II期25例,III期25例,IV期3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经PICC途径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选择适宜的肘部静脉,如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患者去枕平卧,拟行置管手臂伸直外展,并与躯体呈90°角。采用一字型外测量法准确测量拟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距离。常规消毒穿刺区皮肤,铺洞巾。剪取所需长度PICC管,10 mL注射用生理盐水预冲管。扎止血带,左手持穿刺针并使其与皮肤呈20°角,穿刺血管。见回血后保持穿刺针方向持续向前推进插管鞘进入血管。确定血管鞘位置并撤出穿刺针。将导管推入插管鞘至所需长度,拔出插管鞘,退出导丝,旋紧肝素帽。抽回血、冲管、封管,常规固定导管,X线确定导管位置。

1.2.2对照组经浅静脉静脉留置针途径给予围手术期营养支持。选取上肢前壁静脉,常规碘伏、酒精消毒。手持带有头皮针注射器的留置针,以10~25°斜角进针。回血后再向前平行进针0.2 cm左右后退出针芯。将密闭式留置针完全送入静脉。确认静脉通道通畅后,给予胶布固定。

1.3观察指标(1)留置时间:即PICC导管/留置针留置开始至取出的时间。(2)不良反应:液体外渗、红肿、堵管、静脉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留置时间观察组留置时间(61.4±12.3) d,显著长于对照组的(4.7±1.4) 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液体外渗、红肿、堵管、静脉炎、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多存在程度不等的营养不良状况,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尤为严重,可直接影响其生活质量及预后[4]。全肠外营养在消化道恶性肿瘤围手术期营养支持中具有重要价值,可通过静脉输液给予机体所需营养成分及能量。常规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液操作简单,但由于营养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易引起药液外渗、局部肿胀、疼痛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从而缩短静脉留置时间,并极大限制肠外营养的浓度和时间。

PICC是指经由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及头静脉等外周静脉导入导管至肢体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留置时间长等优点。PICC的建立可使输液快速进入血液循环,避免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漏造成的外周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坏死,是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本组结果显示,采用PICC导管行营养支持的留置时间显著长于浅静脉静脉留置针,与文献报道一致[5]。液体外渗、红肿、堵管、感染及静脉炎等是导致静脉置管失败的主要因素。PICC置管后,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等高浓度液体可不经外周静脉直接到达上腔静脉,该部位血管管径大、血流量大、血流速快,可使药液快速稀释,从而避免或减少药物刺激血管壁所致的液体外渗、红肿、炎症及药物性静脉炎。本组结果显示,采用PICC导管行营养支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浅静脉静脉留置针,与有关报道一致[6]。同时采用Seldinger穿刺法结合血管鞘进行PICC静脉置管,可有效避免因患者血管弯曲、管径细小、脆性大及护士穿刺技术生疏等原因导致的穿刺失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可有效提高留置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1]谢书勤, 覃谦, 孙治平, 等. TIVAP 和 PICC 在肿瘤化疗和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并发症比较[J].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3, 5(3): 196-198.

[2]罗儿雪, 邹秋兰, 蔡卫红. PICC 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临床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ISTIC, 2014, 2 (7): 35-36.

[3]覃谦, 陈丽菊, 文燕舞, 等. TIAP 和 PICC 在肿瘤患者化疗和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并发症比较和临床意义[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10): 843-844.

[4]王俐, 稔韦英, 孙晓春.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与中心静脉置管在外科营养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1, 19(6): 417-421.

[5]刘翔宇, 谌永毅, 许湘华, 等. 循证护理在预防 PICC 置管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2013, 21(5): 309-312.

[6]王文锐, 王玉玲, 卢丽.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 Seldinger 技术 PICC 置入法在肠外营养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 104-106.

(收稿2016-01-28)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ICC on nutritional support in esophagus cancer with perioperative period

LuoErxue.

DepartmentofcardiothoracicsurgeryofHuizhoupeople'shospital.HuiZhou, 51600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ICC intratrachea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Totally 200 cases of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tra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nfus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CC.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indwelling tim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ResultsThe reten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liquid leakage, swelling, plugging, phlebitis, inf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PICC for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perioperative nutrition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indwelling tim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esophageal cancer; nutritional support;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473.6

B

1077-8991(2016)05-0004-02

猜你喜欢

外渗静脉炎食管癌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高渗性药物导致静脉炎的研究现状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miRNAs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食管癌术后远期大出血介入治疗1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
VEGF、COX-2 在食管癌中的研究进展